本篇是很早以前就寫過的,我只是希望各位有空看一眼就行,有一個基礎的自救常識。 我個人主張對于商業地產中的風險點應以防范措施為主。所以臨時寫了一篇應急預案要點,供大家參考。 商業企業篇 一、地震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值班負責人 成員:值班安保人員、運營人員 發生突發事件是在項目總經理達到之前,由總值班負責人負責處理。 如項目總經理已失聯或死亡,則順位要求副總經理或高層管理人員到場。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綜合處理抗震救災有關事宜;掌握地震救災和災情,隨時向上級匯報,向指揮部各工作組通報;籌集、調拔救災經費和救災物資;負責處理指揮部的日常事務。 值班人員應現在第一時間向其家人及同事互報平安,確認自身安全及地理位置。此后向項目總經理、集團人員通報。 地震時期電話線路可能存在異常情況,請盡量少撥打非緊急情況以外的電話。 二、步驟及分工 一)應急步驟 負責人工作: 1、震后第一時間清點在班人員安全,統計災害情況,并要求值班人員迅速關閉、切斷輸點、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廣播系統除外)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同時向當地公安、消防、醫療機構進行電話溝通,匯報現存人數及受災情況; 2、清點現有物資,主要盤查水、食品、藥物、御寒物資,并統計傷亡人數; 3、就近尋找空曠場地,嚴禁在幕墻、石材外立面下、玻璃穹頂或周邊有危險設施、殘破設施等地點休憩。如再夜晚,則應就地等待救援,不應盲目疏散; 4、保證通信聯絡設備的暢通,確保能夠隨時接受和發布信息; 5、搶修供電、供水、供氣等管線和設備,迅速恢復供電、供水、供氣主要職責; 6、組織指揮工作人員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包括搶救壓埋人員,但應避開危險地帶,以免造成危險擴大; 7、根據災情情況,部署救護力量,妥善安置重傷員; 8、組織人員加強單位內治安巡邏、檢查、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中心安全穩定; 9、檢查各部門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況; 10、疏導中心交通。 二)人員疏散組 1、告知員工與顧客,地震是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擁擠,第三不能靠近危險地帶,應等待專業救援; 2、應組織安排顧客與員工從安全通道下樓,要避免碰撞、擁擠、踩傷、絕對禁止使用電梯。 3、場內員工應指揮顧客和員工疏散過程,不應擅離崗位。 4、如樓層較高,建議顧客與員工在衛生間等小開間場所就地僻險。 (三)物資供應組 1、在確保安全的情形下,第一時間收集水、食物、藥品及御寒物品并進行統計和調配; 2、接受公司內外援助,統籌安排; 3、為本單位的或的災民提供食品,飲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4、運送人員,傷員和救災物資。 三、臨震應急反應 1、根據震情災情安排心理疏導工作,妥善安置顧客,保障顧客和員工的基本生活和安全,并向受災人員提供精神及心理衛生方法方面的幫助; 2、盡快恢復被破壞的建筑、設施和設備,做好服務經營的恢復工作; 3、注意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保衛部門要加強中心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協助轄區公安部門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四、在破壞性地震時期有下列行為之一者,應予防范: 1、阻擾抗震救災指揮部緊急調用物資、人員或占用場地的; 2、趁機哄搶國家、集體或者公共財產的; 3、散布謠言擾亂社會次序,影響破壞性應急工作的; 4、有危害應急救援工作的其他行為; 五、合同防范及現場管理 1、應在租賃合同等協議文件中對于不可抗力進行詳細約定,確保將地震等危機情形進行明確約定; 2、在有管理手冊的情形下,對于險情發生的情況下進行免責約定。并對于險情發生后,禁止商戶進入場地內自行搬離物資。如無管理手冊,則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 3、收集商業場所的損害情況,并錄音錄像,以備后期保險損害鑒定(如有); 4、向官方機構報程受損情況,盡早取得證明文件。 本方案還可適用于常規救護。 附:緊急救助措施 1)被埋壓時的自救 首先要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手腳活動方便,可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 要節約飲食,應急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使用,并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延長生命的作用。 2)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一時被埋壓、又不能自救脫險時,千萬不要哭喊,切忌心情急躁和盲目行動, 不能精神崩潰,也不要拼命掙扎,要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生存獲救要有信心。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并尋找一切可以充饑的物品;利用一切辦法與外面救援人員進行聯系(如敲擊器物),積極主動配合地面營救。如幾個人同時被埋壓時,要互相鼓勵,團結配合,等待救援。 3)尋找被埋壓者 根據房屋結構,先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再行搶救,以提高效率。如地震發生在用餐時間,則被壓人員很可能在餐廳或廚房位置;如發生在晚上睡覺時間,則被埋壓人員應在臥室位置。了解房屋結構,就可在最短時間內救出被埋壓人員,搶救生命。其次,應在容易形成安全三角區的地方和部位尋找,因為地震時,被埋壓人員有可能在安全三角區避震。還可以找熟悉情況的人指點,通過呼叫以及敲擊器物與被埋壓者聯系。俯身趴在廢墟上面仔細聽尋被埋壓者發出的生命信息。盡可能借助一切有效的工具或手段,不要輕易離開尋 找目標及環境,有組織地分戶包干徹底尋找。 4)扒救被埋壓人員時應遵循的原則 應當先搶救醫院、學校、幼兒園、影劇院等人員密集地方的人,因為人員密集地方可能埋壓著大量的人員。應先易后難,先近后遠,先輕傷后重傷,先扒活人后挖遇難者。先救容易救的和先救近處的都是為了盡可能地抓緊時間多救人。對于被埋壓程度淺,傷勢不重的但又不能馬上完全挖出者,可先將其頭、胸露出,無生命之虞后,交給護理人員照顧,隨即再扒救周圍的其他被埋壓者。總的原則是爭取時間,擴大戰果,最大限度地減少由于扒救挖掘的拖延和失誤造成的傷亡。 5)扒救人員時應遵循的次序 首先確定頭部位置,將頭部扒出,并清除口鼻內的塵土,設法將呼吸道堵塞物排除,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然后清理胸部上的埋壓物,再將其上肢和下肢解脫出來;扒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拽,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 6)如何保護難以施救的人員? 一旦尋找到被埋壓人員,如果難以扒挖,應保證被埋壓處通風,保護好支撐條件,在條件允許時將適量的飲水、食物或者藥品送到被救者處,以增強其生命力,確保幸存者安全。同時,以言語進行鼓勵和安慰,并立即做好標志,招呼專業救助人員來施救。 7)救人時應避免被救者遇到新傷害 扒挖接近被埋壓人員時,不可利用利器。扒挖時要注意分清支撐物和非支撐物,不要破壞支撐條件,以免造成新的坍塌。扒挖過程中灰塵太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造成被埋壓人員呼吸困難。在無法確定傷情之前,嚴禁強力牽拉四肢。切忌因救人心切,忽略周圍環境傷害其他未被挖救者。 8)被救人員的護理 對于埋壓后處于黑暗、饑渴狀態過久的被救者,救出后應給予必要的護理,應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不能一下給予大量的食物和飲水。同時,應避免被救者情緒過于激動。對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傷員,應盡可能在現場急救包扎后,迅速送往醫療點。 9)如何判定被救人員的生命跡象? 輕輕搖動或呼喚被救者,判斷有無反應,是否清醒。如被救者毫無反應,表明其已無意識,可壓其額頭,托起下巴,使其呼吸道暢通。然后靠近其口鼻,判斷其是否有呼吸。如欲判斷被救者有無心跳,最方便的方法是觸摸其頸動脈搏動,如無搏動,說明心跳停止。如被救者是嬰兒時應觸摸肱動脈判斷。 10)脊椎損傷傷員的救護 只要被扒挖、救出的傷員感到頸、脊椎、腰劇痛者,均可按脊椎傷員處理。挖掘時,決不可用力牽拉未完整露出者的上肢或下肢,以免加重骨折錯位。搬運時避免脊柱的彎曲或扭轉,要用硬板擔架搬運。最好將傷員固定,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錯誤搬運方法。 家庭生活篇 地震應急和救助常識 一、平時的準備工作 做好平時的準備工作,是將災害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的基本條件。 一)家庭的安全措施 1、對大衣柜、餐具柜櫥、電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 2、在餐具柜櫥、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 3、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柜櫥門敞開,里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柜櫥、壁櫥的門上安裝合頁加以固定。 4、不要將電視機、花瓶等放置在較高的地方。 5、為防止散亂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傷人,平時備好較厚實的拖鞋。 6、注意家具的擺放,確保安全的空間。 7、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險品的管理和保管。 8、加固水泥預制板墻,使其堅固不易倒塌。 9、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火源較近的地方。 10、做好建筑物檢修、加固工作(尤其是地基柱子、屋頂瓦等)。 二)緊急備用品的準備 1、飲用水,常備未開封的礦泉水及保溫杯一個; 2、食品、嬰兒奶粉,以速食食品為主; 3、急救醫藥品。以止血、消炎、包扎為主,輔以常規的感冒及止瀉藥; 4、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 5、現金、貴重品; 6、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三)每季向老人孩子告知一次如下內容: 1、家里安全的地方在哪里? 2、避難場所、避難道路的確認; 3、學習應急處置救護的知識; 4、家庭成員的分工; 5、萬一情況下,家人的聯絡方法和匯合場所; 6、緊急用攜帶袋子的檢查、放置場所的確認; 7、周邊最近的空曠安全區域(學校操場、廣場等),以及危難時的安全聯絡人及電話。 四)建立平時的良好習慣與冷靜認知 發生大地震后,會在很大區域內造成嚴重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時到達,所以從平時起就應當清晰認知逃生路線和自救方案。 1、抓住時機,科學避震 地震發生時應沉著應震,立即采取行動避震。假如你的行為鎮定自若,就會獲得安全,躲過災難,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了一定準備,震時又能利用預警現象,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預警現象:預警現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顫動、建筑物的晃動、強烈而怪異的地聲、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預警時間:可以逃生的時間。從感覺到地動到房屋倒塌,有大約十幾秒的時間,只要你事先有準備,就可能利用這寶貴的十幾秒鐘逃離險境,轉危為安。 避震空間:廢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間。不要以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條,室內有家具、物品等的支撐,廢墟中總會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 2、地震應急時應注意什么? 1)震時是跑還是躲? 地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現象很短,由于劇烈地動,人們行動往往無法自主;但若住在平房,發現預警現象較早,則應力爭跑出室外到開闊、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謂就近避震,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對策。 2)身體應采取什么姿勢?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爬下,盡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3)怎樣保護身體重要部位? 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3、大震之后的余震 許多建筑物受到主震沖擊以后,雖然還未破壞,但已變得不太牢固,這時如果再來一些較強余震,盡管其震級小于主震,但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主震還大,所以請在盡快尋找安全區域進行避險。 4、不同環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 1)在家中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千萬不能滯留在床上; 千萬不能站在房間中央,如果家中有吊燈、吊扇等懸掛物時應當遠離; 這都是身體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 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 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低矮、牢固的家具邊; 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 內承重墻墻角; 震前準備的避震空間。 地震時不應采取的行為: 千萬不能跳樓; 不要到陽臺上去; 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墻上的扶手。 不要到處亂跑,特別不要到樓道人員擁擠的地方去。 不要躲在屋頂大梁下; 不要躲在窗戶邊; 不要靠近不結實的墻體; 2)在學校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一切行動聽老師的指揮; 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特別對年小體弱、有殘疾的同學要多關照。 正在上課時: 要在老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震時千萬不要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后再由老師帶領,有組織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樓房,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等等。 在操場或室外時: 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 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后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3)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 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 如不得已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雙手交叉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而動,避免被擠到墻壁處或柵欄處; 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待地震過去后,聽從服務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玻璃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吊燈、廣告牌等高聳懸掛物。 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事故時受傷;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4)在戶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迅速離開各種高大危險物; 就近選擇開闊地避震;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和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等。 注意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注重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5)在野外怎樣避震 特別提醒: 假如,地震時你正在郊外旅游;或者,你家住農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這時你該怎么辦呢? 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 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風,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如果附近有化工廠等)。 避開以下水邊的危險環境: 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上游水庫坍塌而漲水,或出現海嘯; 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洪水; 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或遭遇洪水。 避開以下山邊的危險環境: 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或危險倉庫,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 6)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么辦? 在室內: 遇到火災。千萬別亂跑,更不要到擁擠的地方去,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轉移;注意要匍匐前進,逆風而進; 燃氣泄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設法轉移。 在室外: 如果江河湖海漲水,要向高處跑;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向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要特別保護好頭部; 遇到化工廠等著火,并有毒氣泄漏,不要朝順風方向跑,要盡快繞到工廠的上風方向去;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5、地震后被埋壓怎么辦? 震后,余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 1)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 2)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礫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 3)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時再被埋壓; 4)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6)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后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 二、必須注意地震后的次生災害 地震包括直接、次生、三次災害乃至形成一個災害鏈。有時次生、三次災害帶來的損失比直接災害還要大。 地震時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設施的破壞稱為直接災害;因建筑物、工程設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災、水災、煤氣和有毒氣體的泄漏、細菌和放射性物質的擴散等對生命財產的威脅稱為次生災害;由次生災害引起的因抗震救災體制不健全、人們防災意識淡漠、指揮系統失靈而造成社會恐慌動蕩,使震災加重稱為三次災害。 因此震前對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設施要認真檢查妥善處理,震后更應嚴密監視,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一定先做到保護好自己再去救助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