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養了8年的兒子,居然是妻子給別的男人生的孩子! 英國一名男子在發現自己被妻子戴綠帽,并且就連他平時疼愛有加的8歲兒子竟然根本就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之后,氣到直接將妻子給告上法庭,要求妻子必須把過去以來他花在孩子身上的“每一分錢”都給吐出來還給他↓ 據《每日郵報》,《太陽報》,《鏡報》和《泰晤士報》等眾英媒的報道,這名男子懷著滿腔怒火把他正在分居的妻子告上法院,除了要求她得歸還過去他在兒子身上的所有開銷之外,也要求妻子必須賠償他因為這件事所造成的憂慮和痛苦。 同時,男子還要求妻子必須公開兒子真實的親生父親的名字,也就是妻子的外遇對象。 他倆更針對是否應該將真相告知給兒子爭論不休。男子認為不論是他或者孩子,都必須得知道孩子的生父究竟是誰,可妻子卻極力反對這么做,不想讓孩子牽連其中。 這起案件在倫敦高等法院的家庭法院(Family Division of the High Court in London)中,由法官科恩(Justice Cohen)負責審判。 法官科恩在整個審判過程中都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名男子有多么氣憤,而他也同意男子的說法,命令他的妻子必須讓男子和兒子都知道生父的名字。 只不過法官有給出一個前提,那就是不能那么快告訴孩子事情的真相,必須等到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之后才可以告訴他。 而至于何時才是最適當的時機,法官則表示這必須由社工人員來進行判斷,社工人員會提出建議并且決定出合適的時間點。 同時法官也下令,這個案件當中的所有關系人員,包括該男子、妻子和兒子的個人信息都不能公諸于媒體之下。看到這里大家應該知道為什么,這個故事講到現在我們幾乎沒有能夠提供更多的當事人信息出來了。 至于男子要求針對妻子對他的“欺騙”索取的賠償,法官會在稍后開庭來針對這方面做出裁決。 → 從以上故事可以得知些什么呢? 在英國,上述故事中妻子的行為一般可以視為“親子詐騙”(Paternity fraud)。 “親子詐騙”通常是發生在婚姻當中,比如一方可能暪著另一方在外偷吃,結果不小心懷孕后,并沒有告訴配偶真相就直接讓對方以為孩子是自己親生的,并且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這種“親子詐騙”一般可以通過親子鑒定(DNA test)來證明。 基本上,親子詐騙和通奸(Adultery)一樣都不是刑事犯罪,一般會以民事賠償來解決的。 但是在官方文件上“填寫虛假資料”卻是刑事罪。也就是說,假如當事人在孩子的出生紙上虛報生父資料,嚴格來說就是一種刑事犯罪。 如果當事人不清楚生父的資料的話,也是可以選擇把該欄留白不填寫的。 只不過,根據英國兒童局(Child Support Agency)的統計,截至2008年底,從來沒有一位女性因此而被起訴。 在該統計中,同時也指出了在英國,每50名男人中就有一名是親子詐騙的受害者,被妻子欺騙而去養育別人的孩子。 → 難道這些受害人都不能保障自己了嗎? 其實并不是的。根據過往的案例,一般親子詐騙的受害者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賠償。 受害者在提出起訴和要求賠償時,基本要符合以下幾點: 1. 對方曾經通過言語或行為表示出受害者是孩子的親生父親; 2. 對方明知受害者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仍然做出該陳述(指受害者就是親生父親); 3. 該陳述是一種欺詐,無論對方是有心還是無意的,在做出該陳述后受害者就因此而做出相對的行為(以親生父親的身份去照顧孩子); 4. 受害者需要證明自己有因此而蒙受損失。 要注意的是,受害者必須要在“得知事實”后的6年內起訴。 這么看來,上述案件中的該名男子,最后應該是可以得到賠償的。 只不過,如果說他想要拿回花在孩子身上“每一分錢”的可能性基本較低,但是一般比較大的支出,例如是家庭旅行的開支,孩子的學費等等,可以取回的機會就比較高。 → 孩子的知情權 在上面故事中,法官要求先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心理,擔心只有8歲的他會無法理解事實,并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 一般來說,社工會建議等到孩子年滿18歲了才告訴孩子,但這也要依實際情況而定。 因為有些孩子的心智比較早成熟,或者孩子也可能會主動問起有關父親的問題,那么如果母親或當時的監護人認為孩子已經有足夠的心智去理解并處理這件事情的話,選擇向孩子坦白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 再進一步,如果夫妻離婚后,受害者還需要支持孩子的養育費嗎? 當法官判定當事人是親子詐騙的受害者的話,那一般來說,由於該孩子和當事人嚴格上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所以當事人并不需要支付離婚后的孩子養育費。 其實在這種親子詐騙的案件中,最大的受害人應該是孩子。孩子是無辜的,但是他們的出生卻陰差陽錯地成為了母親通奸的證據。 當父親發現真相后,種種的爭執、抓奸及提告過程中的激烈對立,往往很容易就會撕裂家庭關系,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 所以當夫妻雙方發現感情生變,可能在某些價值觀上有了分歧,或一時沖動做了不可挽回的錯誤時,最好的處理方法還是坦誠相待、良性溝通,并且以冷靜成熟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
|
來自: 昵稱7614315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