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吃西瓜,有人喜歡吃黑籽的,認為帶黑籽的西瓜才是自然的西瓜,吃的時候享受吐籽的過程,邊吃邊將黑碩厚實的籽一粒一粒吐出來,也有人喜歡吃無籽,覺得有籽的西瓜,吃起來太麻煩了,不能享受大口大口的吃,不然會咬到厚實的黑籽,影響體驗感,蘿卜青菜個有所愛,反正我覺得冰一冰,都好吃,在好吃想吃的情況,吐不吐籽都是小事,本章來了解一下,黑籽與無籽的果實結構及形成原因。 黑籽西瓜的黑籽也叫實生籽,為可以正常栽培繁衍下一代的植物種子,而無籽西瓜的無籽,指的是白籽,籽粒退化,形成白色瘦少的“癟”籽,不能用于栽培繁衍下一代的種子,因為在食用時感覺不到明顯有籽粒的存在,所以白籽西瓜也叫無籽西瓜,但又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籽。 有籽與無籽 籽房 一般來說自然狀態下的西瓜都是有籽的,而無籽瓜(白籽西瓜)是人們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培育出來的新品種,無籽西瓜多為三倍體,不能進行后代繁衍的個體,是由四倍體的母本與二倍體的父本雜交,培育而成,并在開花結果時,需經過人工授粉刺激形成坐果,其種子不能正常結實成長,從而退化成類似無籽狀態的白籽現象。 對于紅肉西瓜來,很多人認為,用刀切開時,果肉的紅色是西瓜果肉的顏色,而實際上西瓜果肉的顏色是偏粉白一點,而切開的紅艷,為切瓜時刀子壓使果肉所形成的,在銷售時,特別是大量促銷時,則需要進行果肉展示,俗話說的好“人靠衣裝馬靠鞍”,一個好的果肉展示,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因此在切取果肉展示時,需要一定的方法。 切西瓜 展示方式 在切取果肉展示的西瓜時,一般多數采用,用小刀沿果實中間,環繞一圈,然后再用手掰開,使中心果肉呈現自然色,淡粉色,這樣切的好處:①可以延長展示時間②使切口整潔,用保鮮打包展示時,果面無汁水匯集③不容易切到籽,從而避免劃傷果肉。 若用大西瓜刀,一刀切開①則會形成切面處汁水較多,在包裝展示時,容易看到有汁水殘留現象,也容易使切面處形成水漬現象,展示時間短②刀子容易切到籽粒上,籽劃到果肉上,形成劃痕,影響美觀(用小刀環繞時,小刀切的深度,隨果實大小而定,大一點深一點,小一點的淺一點,把握不了的,多試幾次就可以了,當然在家自己切著吃的時候,怎么切都行,怎么方便怎么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