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就像一個金字塔,底層都活在金字塔的底端,而走向成功,便意味著我們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可以俯視更好的風景,所以每個人都渴望成功。 于是大家拼了命向上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位置,看到更加遼闊的天地,期待很美好,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愿。 更多的人終其一生掙扎在社會底層,一輩子郁郁不得志。究竟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卻不能成功?或許你會說運氣問題,不可否認,有運氣成分的存在。 但這里面還夾雜著其他因素,成功人士也很難說清楚。我確定的是,如果你身處底層,想要擺脫貧窮,最關鍵要遠離窮人。 01.人很容易受環境影響 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聽過,由此可見環境于一個人的深遠影響。孟子的成離不開他母親的先見之明。人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 如果你身邊都是狐朋狗友,整天只會吃喝玩樂,你也會一直頹廢下去。如果你身邊都是優秀的人,你們在一起討論的全是工作,賺錢有關的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如果你身邊都是窮人,張開閉口離不開娛樂八卦、生活瑣事,某新店有折扣,某明星出軌了等等,你自己的層次也會越來越低。 因為整天環繞你身邊的都是很多沒有營養的話題,難保不深受毒害,也讓你自身的目光和格局變得越來越膚淺。 02.一個人的思想認知層次決定Ta的命運 窮人活著的目的無非就是繁衍生息罷了,窮人沒有精神追求,對于人生意義,對于理想,對于目標,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繁衍生息沒錯,可是生下孩子后呢? 窮人光是為了生存,養大孩子,就消耗自己一生的精力了,哪里有時間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條件有限,物質上談不上富養、滋潤孩子,精神上的啟蒙和教育,更不要提了。這也是為什么寒門難出貴子,窮人家的孩子,難以跨越階級的根源問題。 一個人一直窮肯定有原因,和他的生活方式有關,尤其和他的思想認知層次有關。人不可能會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你窮,就是因為你思想認知層次太低。 拿吃飯這事說。很多窮人都喜歡在家里做飯,哪怕要開火、洗菜、切菜、炒菜等等,花個兩小時也毫不在乎,還美其名曰吃外賣不干凈,自己做更健康。 說白了,窮人的時間不值錢,他們就是打工的,沒有自己的副業,也沒本事提薪,憑他們的能力,也就一小時賺20塊錢,所以他們的時間不值錢,故而會為了省20塊錢吃飯的費用,犧牲兩小時,自己下廚做飯。 但富人做事的時候考慮的往往不是金錢成本,而是時間成本。確實他們有頭腦,就他們的地位來說,一兩個小時可以賺窮人一兩個月甚至一年的錢。 所以他們更在乎自己的時間,而不是簡單的錢的問題,畢竟只要他們愿意,他們完全可以拿那兩個小時,看書、學習或者工作,幫自己贏得更大的收益。 03.成功的人都有一段很孤獨的時光 我以前打工的時候,身邊也有一群窮朋友窮親戚,他們總是給你多出去社交、不要輕易辭職這樣的建議。我慶幸,放棄了自己工資比較高的那份工作,出來為自己做事。 起初過得艱難,工作也苦逼,但我的思想認知層次一下子拔高了幾個層次。放棄打工族這個圈層后,我意識到窮人的價值觀大多是錯誤的,不值得聽取這個問題。 窮人告訴你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但其實哪怕成功人士,雷軍、王健林、董明珠,他們都是晝夜不息工作,沒有多少休息時間。 窮人告訴你要多社交,但其實窮人最缺的不是資源,也不是朋友,窮人的最大問題是他們的能力不夠。 也許你問那我身邊都是窮人怎么辦?《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說過:
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泛泛之輩,所以他們隨波逐流,他們熱衷社交,喜歡熱鬧。但你渴望成功,與眾不同,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孤獨。 所以你生活在底層,就不應該有朋友——直接去做事。屏蔽外界一切無意義的社交活動,只專注一件事,或寫作,或編程,或創業,反正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能,把自己孤立起來,每天做事情,逼著自己成長。 因為窮人缺的是錢,不是朋友。等你有錢了,就有富人愿意跟你交朋友了。總之你得經歷一段艱難的、沒有朋友的、完全需要個人奮斗,依賴自己弄個東西出來的決心和狠勁的日子,如此才可能跨越階級,走向成功,改變你出身底層的命運。 |
|
來自: Bond72 > 《認知能力匯總認知能力匯總認知能力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