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山萸肉、遠志、益智仁各15克,當歸、熟地、茯苓、枸杞子、何首烏、丹參各20克,黃芪30克,天麻、地龍各12克,甘草6克 加減: 兼見頭重,體倦,下肢浮腫者,加陳皮、白術、澤瀉各12克; 失眠多夢者,加棗仁15克,龍骨30克; 納呆惡心,加半夏、萊菔子各10克; 心煩易怒、口苦咽干、溲赤便秘者,加龍膽草15克,黃芩10克; 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舌質有瘀斑點者,加川芎、紅花、桃仁各10克。 王xx,男,70歲,1990年3月初診。患高血 壓病9年,2月前出現動作遲緩,反應遲鈍,記憶力明顯減退。查腦血流圖示: 兩側波幅不對稱,腦電圖示: a節律性減退,腦CT掃 描示腦萎縮。給予腦復康、腦復新、降壓靈、安定等藥物治療2個月,療效不佳,要求中藥治療。刻診: 表情淡漠,精神恍惚,反應遲鈍,言語不清,面色少華,目暗耳鳴,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四肢麻木,爪甲不榮,小便清長,舌淡紫體胖苔白,脈沉細。證屬肝腎不足,腦髓不充,痰瘀阻絡,治以補肝益腎健腦 ,活血祛痰開竅為法 。 上方加棗仁、川芎、半夏、制附子各10克,日1劑,水煎2次服。5劑后精神轉佳,反應較前靈敏,言語漸清。繼進5劑,癥狀大減 ,唯腰膝酸軟,體倦乏力明顯,上方加續 斷、黨參各15克,之后隨癥化裁, 共服藥30余劑,諸癥悉除 。 腦萎縮是以記憶力減退,判斷識別能力下降、失語、失用及精神變化為主要表現的老年性神經精神衰退性疾病。祖國醫學認為,心主神志,脾主運化 、統血、藏意主思,腎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腦而生智 ,腦為元神之府。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失所養,脾失健運,水津不布,變生痰濁,蒙閉清竅; 或年老體弱,氣血虧虛,肝腎不足,精虧血少,腦髓空虛,致使陰陽失調,氣機逆亂,元神被擾,變生諸癥。故治以補腎健脾益髓,活血祛痰開竅為法,方中枸杞子、山萸肉、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充髓海; 黃芪、茯苓補氣健脾,化生氣血; 當歸、熟地、丹參補血活血,氣血充足,腦神得養; 遠志、益智仁安神益智; 地龍、天麻、石菖蒲活血通絡,滌痰開竅。諸藥合用,機體得健,氣血充足,臟腑協調,陰陽平衡,氣機通暢,則諸癥自除。另外配合針灸、按摩及 適當的鍛煉,并注重飲食 (低脂飲食)和精神方面的調養,對病情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