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對不起你,你完全可以與他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在對方遇到麻煩時,還是忍不住會伸出援手。是非善惡面前,做自己認為對的,別讓自己后悔。 小楊跳樓了,最后的定性結(jié)論為精神分裂癥引發(fā)的突然行為,單位及相關(guān)當事領(lǐng)導也給予了一定的賠償,事件可以風平浪靜了。 但是吳塵卻覺得這件事不應該這樣完結(jié),因為在接受調(diào)查中過程中,他提供了小楊的一些資料,在定性中并沒有體現(xiàn)。 幾年前發(fā)生過類似的事件和定性,大家都知道原因,但是沒有人去為逝者說句公道話,但是這一次,吳塵感覺自己非說不可了。 因為小楊是自己帶的實習生,而導致小楊做出過激行為的最初事件,是他和林簫提供的線索,小楊一意孤行時他沒有阻攔住。 雖然那件事之后,小楊遭遇不公平對待時,只有他一人站出來替小楊說話,但是小楊卻恩將仇報,甚至對他多次背后捅刀子。 他倆反目成仇了,小楊成了大家眼中的神經(jīng)病、白眼狼,吳塵也不愿意和他有過多的交往,只希望小楊早點結(jié)束實習離開單位。 但是小楊卻被上級領(lǐng)導坑了,自己的小算盤失敗了,就要去為自己討一個說法。而直到最后,才知道整個單位自有吳塵是值得信賴的。 于是只有吳塵知道真相,但是小楊已經(jīng)跳樓了,盡管小楊曾經(jīng)那樣傷害他,但是吳塵還是決定要為想要討一個說法。 《媒戒》第一部結(jié)尾的沖突就這樣展開了,鑒于之前小楊的那種忘恩負義,吳塵完全可以不管,但是他自己過不了內(nèi)心的那道坎。 人生有時就是這樣,別人對不起你,你完全可以與他老死不相往來,但是在對方遇到麻煩時,還是忍不住會伸出援手。 因為這個時候,你做的不是在對別人的一種責任,而是在對自己的一種負責。在是非善惡面前,我們往往做的都只是自己想做的。 所以也沒有必要糾結(jié)對于別人該不該,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妨去做,因為那是你內(nèi)心的標準。如果不做,你一定會后悔。 ——長篇小說《媒戒》隨筆,靜心簡語2021.7.25于勉縣(原創(chuàng)作品,嚴禁侵權(qu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