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水循環養殖原理為:用無任何污染的地下或地表水蓄滿養殖池,把投放的蝦苗或魚苗按標準放入。當水流出池外,直排的水源到拐回點經多層級過濾設施和量子機殺菌消毒,再從流出的地方拐回池中,池水周而復始循環,保持循環水養殖模式。通過空氣泵向養殖池不斷補充氧氣,使池水氧氣保持不變,不僅養殖的水產品質量不含任何藥殘,而且能減少地下水源消耗、提高水利用率,避免流水懸浮物直排河道造成河水生物繁衍,影響水產品品質和人體健康。 前段時間,筆者對流水漁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展開了調查,發現現有流水養殖方式已不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亟需改進,有針對性地大膽改進傳統養殖方式、提出科學養殖模式。現進行歸納整理,供漁業管理者和養殖戶參考借鑒。 量子水循環養殖 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廢水排放,必須對現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這是推動漁業傳統養殖向現代化節約型漁業轉變的必由之路。當前重點做好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完善管理機制,創新資源利用方式,完善法律法規,規范和理順產權關系,保護各種資源產權權益,合理利用和使用資源,最大效能的減少資源利用。另一方面改變“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不循環、不協調、低效能”現狀。對高物耗、高能耗的漁業生產產業如流水漁業,實行大浪淘沙,盡快建成以節能、節材為中心的資源節約型水產養殖產業,徹底解決費水量大,懸浮物排水量大,水質環保不達標等問題。 1.循環水養殖材料 在城關街道劉家田村,利用房前空閑地建立了簡易棚,在棚內用金屬方管和結實塑料布等材料焊、粘成長×寬×高=2米×2米×1.2米,2個養蝦池,分別采用了粗、細過濾器和量子水技術等設施進行循環養蝦試驗。 2.蝦苗引進時間 蝦苗為南美白對蝦,由廈門育苗場空運至青島。外裝泡沫保溫箱,箱有尼龍袋盛5萬只蝦苗、2/3水和氧氣,盛蝦苗袋外放一些碎冰,以降低水溫、減少蝦苗活動和蛻殼。 3.蝦的養成技術 一個月內完成建棚、建池、安裝量子循環系統等工作,去年9月中旬引入蝦苗。當時南方水溫30℃以上,蝦苗非常活躍,蛻皮很快。運輸途中在保溫箱內放置一些碎冰和冰瓶,用于降低保溫箱袋內的水溫,防止蝦苗蛻殼。蛻殼的蝦苗皮嫩,在運輸過程中未蛻皮和蛻皮的蝦苗極易相互創擊刺傷,影響運輸成活率。 養蝦苗調水是關鍵。放蝦苗前2-3天,先控制養蝦水體鹽度,因南美白對蝦屬于海水繁育逐漸淡化生長,放苗前一定把握蝦苗池水鹽度,用海鹽調節到適合蝦苗場養殖的鹽度。養蝦池水施用生物劑把水體透明度調到30厘米,通過肥水添加生物菌群,加速有機質分解,提高肥水效率,使水體保持較長時間的肥度。使用微生物制劑能夠調節水色和透明度,其目的是維持水體生態平衡。 養殖過程中,殘餌、對蝦的排泄物、尸體以及蛻下的殼等,有的漂在水面撈出,有的通過池底排水口粗、細過濾器擋在池外,凡是過濾過的水源均由量子機殺菌,變成小分子水,又回到養蝦池中再通過增氧機增氧,使水體又恢復到高溶氧。留下單細胞藻類再繁殖、生長,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單細胞藻類通過大棚透光性進行光合作用,增加水體溶氧量,最終循環往復使蝦池的菌相和藻相達到良好生態循環平衡,穩定水色和透明度,營造良好水體環境。 粗過濾器過濾的廢棄物每3-6天清理一次,基本上用一池水養一茬蝦。這種養蝦模式既保持水體生態平衡,又保持水環境的穩定、蝦池的生態平衡和生態防病的效果。 剛運到蝦池邊的蝦苗,用手或溫度計測試盛蝦苗的袋外部水溫,因蝦苗3-5毫米長,對水溫差敏感,溫差≤0.5℃,溫差越小蝦苗受傷害越小。蝦苗放池前,先備好一個1立方米(長×寬×高=1米×1米×1米)小蝦苗池,將水幼苗的袋子一塊放入小池中待一段時間,待到袋內水溫和池內水溫基本相同,再解開蝦袋口,蝦苗慢慢游入蝦池后,不要急著投喂飼料,先讓蝦苗在池內活動2小時適應一下環境,觀察蝦苗在池內活動是否正常,若是活動正常就可投喂專用蝦料了。喂蝦法:初次投喂時間:6:00、10:00、15:00、18:00。投喂量6.6克/次。一周至半月投喂量13.2克/次。半月后至一個月投喂量19.8克/次,投喂時間:6:00、8:00、10:00、14:00、16:00、18:00。一個月后逐漸每日改喂三至四次,日投喂量按體重增加3%-5%。投喂飼料前先查明水體溶解氧、pH值、亞硝酸鹽、鹽度、水溫等項目是否有變化,如果有變化先查明原因,再投喂飼料,查不明不投飼料。因使用量子水循環養蝦(南美白對蝦以下簡稱蝦),蝦最適水溫在26-32℃,最佳水溫30℃。對鹽度的適應能力很強,其鹽度適應范圍為5-45,最適鹽度10-25。鹽度愈低,生長愈快。蝦池內的鹽度逐漸淡化最終至0-2。養半月左右蝦苗就長到2厘米,此時,小蝦池內開始擁擠,密度增加,開始向大蝦池轉移。 移入大蝦池后,隨著蝦攝食量和排泄的不斷增加,蝦池中循環水極易造成O2、P、氨氮、NO2-等變化。每日早、中、晚亞硝酸鹽必須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一旦發現水體水化變化,必須采取措施。尤其亞硝酸鹽對幼蝦影響很大,池水中不能存超量亞硝酸鹽,這是由氨轉化成硝酸鹽過程中的中間產物,一旦硝化過程受阻,亞硝酸鹽就會在水體內積累超標,蝦血液中的亞鐵血紅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抑制血液的載氧能力和爆發性疾病。亞硝酸鹽≥0.5毫克/升,蝦代謝器官功能失常,體力衰退和患病死亡。 移入大池飼養一定注意蝦的相互掙窩,大蝦吃小蝦或者脫皮蝦,做好兩點。一是用吊頂PVC塑料板,鋸成20厘米長,70厘米為一串,中間串一鐵絲,200串為宜,上邊掛在池上邊橫梁上,有孔的一邊與無孔的一邊間隔距15厘米,作為蝦窩用。二是池底排水口要用沙網擋住,預防蝦逃跑。 4.效益分析 用量子水循環養一茬蝦,60天后即達上市規格。用時2個月就可長10-12厘米,初池產蝦300千克,單產150斤/立方米,4立方米蝦池收入2.4萬元,第一池第一茬第一次養蝦利潤0.72萬元,一年可養5-6茬,一年純收入3.6萬-4.32萬元。產品是真正的無公害產品,能夠順利投入市場買賣。另一池水作為養蝦備用水源,用于調節水質。這種養殖方法不投喂任何藥物,投喂飼料減少近一半;兩個月用水量在4立方米左右,用水量少,直排量更少,每兩月排放一次水,這些水可以澆花澆菜,蝦糞可制作成漚肥。 討論小結 對量子水循環養蝦進行初次試驗,取得了較理想的成果。但水質變化(水溫、pH值、氨氮、亞硝酸鹽、溶氧等)缺少自動化配套設備,須用自動傳感器方式顯示數字到屏幕上。下一步,繼續搞好蝦或魚試驗工作,掌握好現代化技術手段,編寫成技術手冊,向群眾總結推廣易學、易懂、易處理問題的量子水循環養蝦、養魚方式,讓老百姓多引進蝦和魚新品種,一邊搞好量子水循環養魚試驗技術,一邊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效益,提高收入實現脫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