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翹嘴的地方,小翹嘴會非常多,跟成群的白條一樣,發現食物會蜂擁而至。翹嘴的生長跟水面大小有關系,小水面中的翹嘴長不大,大水面中的翹嘴可以長很大。不過想要釣獲大翹嘴,釣點一定是比較深遠的,沒有輪子基本釣不到大翹嘴。但是手竿釣小翹嘴,其實非常愜意。三伏天高溫,翹嘴能夠忍受高溫,而且所在水層會比較淺。當大魚難釣的時候,釣釣小魚也是不錯的選擇。再說凡是中上層的魚類,基本都沒有泥腥味。
翹嘴的分布雖然很廣,但是想要釣得多還是建議選擇較大的水面,大水面中翹嘴體型也會大不少,手竿釣筷子長得還是比較容易的。水庫、湖泊、河流都可以。在選擇釣點時一般會選擇灣子、橋墩等位置,緩流或者靜水中會比急流好很多。翹嘴是中上層魚類,如果水面較多漂浮物的地方往往翹嘴也會比較多,建議釣漂浮物和明水之間。如果有靜水和活水的交界處,那翹嘴也會比較多,而且個頭會偏大,因為這種魚對水中溶氧有較高要求。 手竿釣翹嘴的方法比較多,比較好用而且輕松的釣法還是臺釣,其實凡是定點釣,臺釣確實會更愜意一些。魚竿在4.5米以內就行,釣翹嘴時需要一定的頻率,長竿會不太利于操作。釣組比較常規的鯽魚釣組就可以,比如1-1.5的主線,搭配0.8-10的子線,魚鉤可以稍大一些,袖鉤的3、4、5號都可以,太小了容易跑魚。子線要短一些,還是因為“頻率”,子線短打結、彎曲、纏繞的現象會少很多。浮漂使用短支的浮漂即可,因為翹嘴在氣溫高時水層會比較淺,比較短的浮漂更適合釣淺水層。
翹嘴其實是非常有攻擊性的魚類,哪怕只是比較小的翹嘴,對動態的餌料更加有興趣。所以在釣法上一般都會使用飛鉛釣,上提鉛墜,增加子線長度,讓餌料的擺動幅度更大,到位的時間更短,跟翹嘴更多的時間追上餌料,這個就是這種釣法的經典所在。選擇好釣點,確定好垂釣水深,鉛皮座上拉20厘米以上,拉雙餌調漂,這樣基本就可以垂釣了。在垂釣時根據魚情的數量,再調整垂釣的深淺,以及鉛墜的位置,控制餌料開始擺動的水層。 通常來說,腥味餌料效果會比較好,在拉小翹嘴時也有不少釣友會不打窩,采用抽窩的方式聚魚。一般來說先進窩的是成群的白條,過不了一會成群的翹嘴就會進窩。不過打窩聚魚明顯會節約成本一些,打窩一般就是使用炒香的麩皮,打濕之后拋到窩點。麩皮入水就會化開,在中上層形成誘魚帶。餌料一定要使用腥味的餌料,比重一定要輕,餌團也要小一些,否則就失去了擺動誘魚的效果了。餌料的狀態一定要注意,如果抽窩的方式,建議餌料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霧化好點,抽窩專用。一部分多揉搓幾次,粘軟一些,附鉤性好釣,窩點有魚之后就可以用這個餌料拉餌垂釣了。
窩點魚變少,就需要抽窩聚魚了,所以在實際垂釣時,是抽窩兼拉餌垂釣結合使用。其實拉白條,基本也是這么一個套路。釣小翹嘴時,釣點遠點,水層深點往往翹嘴會大一些,但是數量較少,而且需要使用較長的魚竿,這就看各位釣友怎么取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