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才是真正的豹 如果有人問我那些食肉”大貓“我最喜歡哪個,我的回答一定是豹紋...... 很多著名的“貓”我都有講過,比如說...... 不好意思,小廣告四連發,如果你想看上面那四種“貓”的詳細解說就請在我的微信公眾號里尋找一下吧。 本期的主角就是我最喜歡的豹紋...咳...豹這種大貓,確切的說是真正的...... 豹 Leopard 目:食肉目 科:貓科 亞科:豹亞科 屬:豹屬、豹亞屬 分布范圍:非洲和亞洲 “大貓”們的分類一直讓我感到頭痛,尤其是豹這種動物,如果按照生物學分類,獅子和老虎也應該算“豹”一族,可問題是...... 并非開玩笑,獅子和老虎的生物學分類就是“豹屬”動物,而且相互之間還能像馬和驢那樣產生后代——獅虎獸或虎獅獸。雄獅雌虎產生的后代就是獅虎獸,反之就是虎獅獸。 獅虎獸大多會有“雜種不育”的生殖隔離現象(極個別案例沒有),這至少證明獅和虎是非常接近的動物了,但它們的外貌和生活習性區別又很明顯,于是獅與虎在同為”豹屬“動物的結果下被生物學家劃分為”獅亞屬“和”虎亞屬“進行區分。 獅虎獸看起來比獅虎都要威猛,但因為基因的問題,它們有些會長得過于龐大,基本一輩子都要被人類圈養,不過,它們倒是顯得比父母更“通人性”一些。 至于豹反而較少聽說過和獅或虎雜交產生后代的事(應該有),這是不是證明了獅虎只是豹的某種進化形態呢?這里牽扯生物學各種復雜學說,說了你也不愿看,不如認識下各種豹吧,我個人認為,真正的“豹中之豹”只有下圖這一種動物。 非洲豹(African leopard)。在亞洲混的俗稱金錢豹,在非洲混的則被稱為花豹,是豹的指名亞種(最先發現或者最先命名),生物學分類為貓科、豹屬、豹亞屬。 根據分布區域不同也被叫做遠東豹、阿拉伯豹、印支豹、爪哇豹、波斯豹、斯里蘭卡豹等,均為同一種動物,這個同一種更像是名叫張三的中國人到了美國改名 Sam Zhang 是一個意思。 說到這里,我想一定會有人對此表示...... 接下來就是我最討厭解釋的部分,首先說美洲豹,雖然它無論怎么看都很像豹,但它偏偏是豹屬下的美洲豹亞屬動物,這說明它絕不是“豹中之豹”。據研究,美洲豹更接近虎(可與獅虎雜交),因此,它也被稱為“美洲虎”(Jaguar),也就是著名汽車品牌“捷豹”的原型。 它也是在視頻里經常把鱷魚干翻的那位,細看的話它其實更像是披了豹紋的老虎。(性格和行為也更像虎) 至于怎么區分豹和美洲豹,除了它們的分布區域不同外,我個人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身體上的花紋了。(實際區別可不止這些。) 而美洲豹才是真正的世界上體型僅次于獅虎的第三大貓科動物,至于它在美洲創造過什么“豐功偉績”以后會單獨開一次解說,這次先簡單認識認識吧,請記住,雖然它很像豹,中文名字也有個豹字,但和豹并非是同一種動物。(與豹的區別類似獅與虎) 至于常聽說的美洲獅,其實并不是獅子,它的學名是美洲金貓,英文名比中文名更出名,PUMA指的就是它,也不是豹一族的成員。 接下來簡單說說最讓我頭大的雪豹,它生活在高原地區,人工圈養馴化非常困難,外貌相對“其它豹”來講應該很好分辨吧? 但雪豹也并不是任何時間都很白,隨著季節變化,雪豹身上的顏色或花紋總會和棲息環境相近。(野生動物大多如此) 雪豹從未有過與獅虎豹成功雜交產生過后代的記錄,不會發出獅虎豹那樣的咆哮,曾經差點被人類徹底團滅,如今因為保護的比較好,種群數量稍有恢復,可喜可賀的是,中國野生雪豹的數量是最多的。 雪豹因為這些特點曾被劃分為單獨的雪豹屬,但這次查資料我驚奇的發現,雪豹屬被廢除,雪豹被劃分為豹屬,亞屬的劃分則不明......看來生物學家們還在為它的分類進行各種學術碾壓,所以,這次也不細談它了。 再稍微說一下云豹,其實不說分類,光看造型就知道它絕不是“豹中之豹”。 云豹是豹族(注:貓科動物也被粗分為”貓族“和”豹族“兩大類。)中體型最小的動物,現在的劃分是云豹屬,和獅虎豹是差得有點遠的,而且它無論怎么看都像是大一號的家貓,長得不咋兇惡,也是脾氣最好的“豹”。 但喜歡“鬧事”的生物學家正在大戰,有很多人建議把它分進豹屬,所以,“云豹小弟弟”也得以后單獨開了。但請記住,云豹并不是“豹貓”。 “貓族”的一些家伙們,也有批“豹紋”的存在,比如說生活在亞洲深山老林中的豹貓,它并不是有一身豹紋的家貓或被遺棄的流浪貓,而是貓科、豹貓屬動物,和家貓還是有區別的。 僅是貓科動物這些復雜的關系,很容易造成各種各樣“豹”的混淆,就連專業搞生物的也是各種拎不清,生物學家之間的論戰,咱就不摻和了。真遇到幾個嚼數據、翻論文還能罵街的,那你是怎么也掰扯不過他們的,不如輕松點,知道豹貓不是我們常說的那種貓就行了。當然嘍,它肯定也不是豹。 至于獵豹,我早就在獵豹的解說中說過,它只是長得很像豹的貓科動物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豹。 雖然獵豹的外貌看起來野性十足,戰斗力其實不咋地,而且相當好馴化,因為古代印度人曾馴化它打獵。 說到這份上,你要還是不知道獵豹是誰,我就不做廣告讓你“復習”了,它就是最高時速可達近120公里的陸地最快那位,雖然《動物世界》一說豹就播放它飛奔的英姿,但它反而是現在生物學中最無爭議的“非豹”。(也保不齊哪天生物學家一頓板磚群毆后又給劃分成別的什么) 好了,扯了這么多淡,豹家族(個別不是)的幾位著名角色也算露臉了,希望多少能讓你看出它們的區別。然后才是本期的主角,真正的豹,也就是生物學劃分的貓科、豹屬、豹亞屬動物。 之所以說豹是最讓我著迷的大貓不光是它有一身“性感”的豹紋,還有它比獅虎更加孤傲的個性,可馴化程度比獅虎要低,豹的性格比較偏向貓,對人那是愛答不理,獅虎通過馴化至少還能“被迫營業”..... 通過人類的馴化,獅虎甚至會對飼養者產生“好久不見,想死我了”的感情,馬戲團經常能看到獅虎的表演,馴獸師完全可以放開手進行表演,玩的花樣也多。 而馬戲團中關于豹的表演就很少見,即使有,鉆個圈就算頂天了,馴獸師更不會輕易放開手中的韁繩。怕的就是它獸性爆發,難以控制。
世事無絕對,總有一些人喜歡吃螃蟹,真豁出去了,豹倒是也能擼兩下,搞笑的是,豹被擼爽了也會發出像貓一樣的咕嚕聲。 反過來想,說貓科動物大多不愛群居其實也沒那么絕對,只要有人摻和,這話就不能說死。不過呢,能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還能對飼養員起“殺心”的“大貓”,豹是最明顯的(或是美洲豹)。 當然了,光看豹這個造型就知道不咋好惹,雖然沒混成世界第三大貓,但第四大貓的戰斗力是不容置疑的,豹的軀體細長,四肢粗短有力,就算沒有獅虎那樣的“麒麟臂”,四肢也是相當發達。 成年豹體長最長可達1.7米,尾長0.7-1.0米,體重最重可達130公斤,應該說比不上獅虎和美洲豹,但最起碼它看起來比獅虎都顯得更輕盈矯健一些。爬樹技能很強。 應該說是所有猛獸級“大貓”中最擅長爬樹的動物就是豹,十幾米高的樹說爬就爬,在樹上閃轉騰挪的能力也極強。 野生的豹十分孤僻,性情機敏,嗅覺聽覺視覺都很好,喜歡獨來獨往,除雌豹哺育幼崽時,基本無固定巢穴,白天大多在樹上睡覺,只在黃昏或夜晚時才出來活動。 它的眼睛虹膜成黃色,強光照射下瞳孔縮為圓形,應該像貓一樣有夜視能力,因為它在晚上捕獵得手的概率比早上更高一些。 豹的舌頭也有角質化的倒刺,牙尖嘴利那是必須的,此外,它的爪子也非常鋒利,可以像貓那樣伸出或收回。 豹用來威脅對手的吼叫聲雖然不如獅虎那么霸氣震撼,但在靜夜深谷里咆哮起來也能傳音數里。(結尾處有視頻,可以聽一下),在求偶期豹也會鳴叫,叫聲不如平時那么響,但聽起來也挺滲人的。 貓科動物大多是天生的捕獵高手,豹也不例外,豹的性格比獅虎更加兇殘嗜血,經常會攻擊看起來比自己大的動物,除了是真打不過的,戰斗力一般的動物基本都在它的食譜上,算是個戰斗力過八十的“斗士”。 主食當然是肉類,收拾個比它弱雞的動物基本沒什么問題,在食物特別短缺的情況下偶爾也會啃點漿果之類的素食果腹。 除了能打會爬樹,豹的奔跑速度也不慢,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80公里,但豹大多是對獵物進行偷襲,有條件的話會直接從樹上跳下襲擊獵物,有時會截殺飛行在半空中的獵物,性格殘忍的它對其它貓科動物下手也從不手軟。 豹的牙齒比獅虎要細一些,但很鋒利,咬合力極強,只要被咬住要害,獵物基本就只能等死了。 但豹也不是無敵的,就不說大象河馬那些戰斗力爆表的動物,僅陸地上的鬣狗、非洲野狗和獅子都是能跟它正面剛的狠角色,為了防止得手的獵物被它們搶,豹通常會把獵物掛在很高的樹上。 但獅子也會爬樹,沒關系,豹能混到現在自然有它的辦法。 雖然在陸地上干不過獅子,但在樹上的身手,獅子明顯不是個兒。 豹在食物極度短缺的時候會在夜晚潛進人類的村莊偷雞摸狗,一般來說在沒被逼急的情況下不太主動襲擊人類,不過也有一些心理變態的豹會給人來上一發,但這種景象也只有豹比較多的非洲和印度偶見。 人類想降服一只發飆的豹可以說非常費勁......至少,比殺豬要困難多了。 但總的來說,豹并不是太喜歡湊熱鬧的動物,要是食物有保障自然也不會冒險侵犯人類,它的領地是根據獵物的多少來確定面積的,領地觀念不如獅虎那么強烈,可以允許其它猛獸重疊領地,但對同類中的同性十分排斥。 豹的同性相見大多會掐上一架,雌性相對雄性的爭斗心要差很多,豹之間的格斗和貓很像,它們不會像狗那樣產生主從關系,輸的從領地滾蛋就行了。 對同性不歡迎,自然是歡迎異性,豹的交配期在冬季和春季(12月-5月)。雌雄會主動相互尋找,配偶期為數日或十余日,配偶期過后雌雄便各自分開。 有多快?差不多就這么快吧?而且獅虎豹這方面能力是一點也不威猛,想靠什么“虎鞭豹丸獅子蛋”之類的玩意兒以形補形的人還是別琢磨了...... 若沒有受孕,雌獸過20余日或一個多月又繼續發情尋找配偶。懷孕期約90-100天左右,3-8月份產仔,每胎2-4仔。初生幼仔體重550-750克,約至10日左右睜眼,野外生存環境十分殘酷,能順利活到成年的小豹子并不算多。 小豹子的行為和小貓也沒多大區別,樣子還是萌萌噠。 約一年的幼豹即可離開雌豹獨立生活,在這期間,小豹子要和媽媽學習爬樹,捕獵等各種生存技能。 特別是爬樹,盡管小豹子連站都有點晃悠,也要盡快學會,這不光是捕獵必備技能,更是保命的大招。 在“享受單身貴族的日子”之前,小豹子會在雌豹的庇護之下和兄弟姐妹們一起成長。 幼豹從出生開始算兩、三年后性成熟,如果運氣好,豹可以在野外最長生存20年左右。(極少見) 雖然豹長得“虎頭虎腦”,但不像老虎那么喜歡水,大部分豹都很討厭弄濕自己,還有就是在水邊混實際上是有點危險的,如果沒有極強的戰斗力,很多動物在水邊都會很謹慎,豹顯然還沒混到無敵的地步,小心翼翼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不是饑渴到極致,豹一般不會在大白天去水邊討生活,在食物極度短缺的情況下也會去泥塘抓些擱淺的鯰魚吃。 所以,我們看到的涉水襲擊鱷魚的豹大多是美洲豹,并不是真正的“豹中之豹”。我知道這種說法很繞,但你把這種區別看成獅與虎馬和驢就好理解一些了。 豹的適應性很強,它可生存于多種多樣的環境,包括森林、灌叢、熱帶雨林、山地、丘陵、平原、干旱地、濕地、甚至荒漠等,算得上是野外生存的能手,并沒有什么太專門以它為食物的天敵,如果有,非洲鬣狗或野狗倒可以算得上,尤其是對幼年豹,那是相當可怕? 豹VS獅子VS鬣狗VS非洲野狗(不是流浪狗),并不是豹的戰斗力差,而是真的打不過,畢竟這三種動物都非常擅長“群毆”。 至于野生豹的種群數量,在非洲或印度大概共有50萬只,在中國原本也曾有東北豹、華北豹、華南豹生活,由于50-60年代“打虎除害”同時也除“豹”,加之棲息環境的改變,以致許多地區的豹數量急劇減少或已絕跡不見,如今,估計中國境內只有幾百只野生豹還在茍延殘喘,此外,中國的豹種群過小且相互隔離,導致種群退化,也是致危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實野生豹的數量遠比野生的獅、虎、美洲豹要多得多,談不上瀕危,這是不是證明了它有更好的野外生存能力呢?畢竟美洲豹那么厲害,野生的也只混到一萬多只而已,野生的獅子和老虎就更甭提了,在人類面前,多強的野獸也是一槍撂倒,真是只有更慘,沒有最慘。 這期是沒機會了,有機會一定會講美洲豹的,當然了,想在中國野外看到野生豹的概率可能比看到野生大熊貓還要低多了,看豹只能去動物園,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看到豹的基因變異種——黑豹。(不是漫威大俠,據某些專家說,黑豹的黑有點類似白化病,也就是“黑化病”。) 至于養豹當私人寵物之類的想法?我認為除了有點錢外,要沒個一腳就能把對方踢出幾米遠實力的人還是別想了。 如果你問我到底喜歡哪種顏色的豹,我沒啥可多說的,只要是豹紋...... 截取自樸孝敏的單曲《mango》(節目效果,非哈韓) 畢竟豹紋透漏出一種野性原始的美感讓我欲罷不能,我最喜歡的就是...... 每次寫到最后都要找個理由抓熊, 這次干脆不找了 老子就是看你不順眼,你認命吧! “豹”的視頻 由于二狗的退出,所有視頻都是我剪輯的,也托人上傳了某些視頻網站,內容相當沒技術含量,我把大家比較容易認混淆的“豹”剪輯在一起,大家按照順序辨認一下吧。 1.豹 2.黑色的豹 3.雪豹 4.云豹 5.美洲豹 6.獵豹 7.豹的狩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