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折紙的藝術魅力 林獻華 
早春二月,我們一行四十多位教師在縣教體局和教師進修學校的組織安排下,來到美麗的西子湖畔,參加了“千課萬人”臺灣紙藝(剪紙、折紙)制作與品鑒種子教師研習營。聆聽了臺灣折紙大師吳望如講師及其團隊成員精彩的演講和操作!剪紙,又稱刻紙。是中國最普及、最具特色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許多方面。在皮影、藍印花布、小品刺繡、繪畫作品中也有其影。剪紙藝術多色、套色、花色美。作品力求體現“簡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的藝術語言。剪紙圖案美麗而寓意深刻!在婚慶和節假日的喜慶生活中都有其深厚的內涵和體現!培訓的第一天上午,我們學了三個內容:1、從折剪開始;2、插、剪的基本功;3、年獸來了。前面兩項老師老師給我們講了剪折紙的一些延伸的技巧,還講了對折紙剪“春”,立體剪“春”。把正方形紙對折兩次,成4個三角形,疊在一起,沿開口處剪6刀,第七刀剪弧形。剪斷第1、3、5根。接著在另一下方閉口處剪5刀,剪斷第2、4根……看,漂亮的立體的“春”字出現啦!我剪的大紅色紙呈現有四個“春”!第三項就叫我們獨立設計裁剪制作一張年獸的作業!要求要把“春”字鏤刻在作品當中,作品要求怪誕中有喜慶,設計的怪獸要出其不意!我們在課堂上一直做到下課,還占用了中午休息的時間,到下午,我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大家用藍色、綠色、紫色、黑色、紅色紙鏤刻,有的剪刻出對立夸張小人,中間夾著一個“春”字,稱在白卡紙上;有的用黑色紙鏤刻猛獸,眼睛點綴紅色,下抓一個“春”;有的剪出三個小頭,倆手臂、倆下肢的怪物,胸中抱著“春”……作品精彩紛呈,大開眼界!我剪了一個粉紅色的年獸,大張四肢,頜下連著一個“春”字!和精彩的對比,也不賴! 下午的三項內容是:1、圖像象征VS剪紙;2、一張紙做剪紙繪本;3、剪下的紙碎片的聯想。第一項內容理論居多。作業我完成了一只小老虎的剪紙。第二項導師先教我們怎樣把一張紙折成可以依次打開的小本,標上序號,然后設想一個小故事,依次添加手繪的內容,含義要有轉折,最后展開就是一幅有意義的小故事。這項作業花費了我不少時間。剪紙會產生許多碎片,注意不要丟棄,要收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吳講師舉了很多例子,展現在屏幕上!我折了一只鸚鵡,把一些碎彩紙粘貼在它的頭部和尾部,這樣,它斑斕的樣子很漂亮哦!第二天上午有四個內容:1、剪紙到剪折紙;2、折的四個基本功;3、從紙鶴到多重連體紙鶴;4、紙鶴還可怎樣探索。剪紙就是我們平常大多看到的各種平面剪紙,講究手法純熟,刀工利落、細致。表現題材廣泛!我們學習了對折剪、五折剪、不對稱剪。而后講師說到折有內折和外折,折紙要折得分明,確定位置要加強折痕力度,這些都是基本功。剪紙和折紙相結合會有很多創意!最后講師展示了一位國際大師用多種材料制作的千紙鶴。作業要求我們用手中的紙,折出一只千紙鶴。在前面兩項學習中,我緊跟導師,剪出了五邊形的團花,一張怪面獸。手工袋里有一張稍硬的花紙,我把它對折,然后剪出了可以站立的一只小花豬。最后的千紙鶴,我隨著導師指引折出了一只雙飛鶴!最后的作業又折了一只比較有創意的紙鶴,用上了剪的技巧!在折千紙鶴的基礎上我還折了一只可以翻跟斗的小紅馬!
下午,學員們把各自的千紙鶴交了作業,我又一次驚到!有些鶴翅膀展出,剪出了細須;有些鶴粘貼了花花綠綠的花邊;有一只鶴頭頂上還折了一只小鶴;有些鶴折出了腳,一肢獨立,一肢彎曲……,千姿百態,花樣繁出!讓人不得不感嘆人類聰明的大腦!
下午學習的是1、紅包袋的妙用;2、千變萬化的紙袋;3、紙賀卡的魔力。拜年、喜事,人們都用紅色紙包包上一些禮金表示祝福,過后這些漂亮的紅紙包丟了可惜,我們可以對它進行一些創意制作,可以教給孩子們一個小制作。美麗的邱美惠助教給我們講解,先對折,然后在上半部再翻折,然后就叫我們自己想如何變化剪折!我們又紛紛動腦又動手!不一會兒,作品就出來了:有剪小兔的,第一遍對折的地方就是可以張開活動的嘴巴,嘴里含著黃色的蘿卜,蘿卜是另外剪貼的,翻折的地方剪出兔耳朵,畫出眼睛(或者用小黃圓點貼出眼睛);有剪小貓的,嘴里叼著一條魚,翻折的地方剪出貓耳朵,貼出眼睛;有剪出小老虎的,翻折的地方側邊剪出一排排胡須,還在下部延出一條尾巴;最妙的是,還有剪出一條蛇,翻折的部分演變成三角形,張合的嘴里吐出信子,下部剪出彎曲的蛇尾,貼上黃的小斑點,簡直栩栩如生!紙袋就是平常的土黃色的牛皮袋,老師也叫我們創意改造,通過剪、貼、撕、扎、畫等手段變出一件件手工作品!造型會依靠手指活動,適合做道具。紙賀卡就是利用一張白紙對折、翻折,然后創意繪畫!我的作品是折合的時候呈現大海里有一只輪船,忽地打開,立刻出現一個海底世界,海魚和水草立體彈出來!這個作業也是花樣百出,有閉合是一扇大門,打開跳出一條狗的;有閉合是合攏的手風琴,打開是一片琴頁的;有閉合是一個人手捧一團面,打開是他在做拉拉面,出現千絲萬縷的面絲;有前面看是一只小毛毛蟲,打開是一條長長的身體;有前面是一只大青蛙,打開后面一溜的小青蛙;有閉合是一只老母雞孵窩,打開是幾只小雞蹦出來;閉合的窗戶打開,一只精美的蝴蝶翩翩飛出……培訓的第三天上午,有三項內容:1、開口笑展容顏;2、紙杯的再發現;3、折紙幾何。吳望如教授從剪折紙的基本手法入手,給我們講解了其中的外翻、內翻及擠壓手法。之后給我們示范講解了簡單的大嘴鳥、魚、拉扯時會動的嘴巴的一些折紙造型。 上午的學習有趣的是紙杯的再發現,一個平常的一次性紙杯,通過剪折,添畫,粘貼,變成了一件件有趣的小玩意,導師照例只教了我們把紙杯沿開口剪開,然后叫我們自己創意制作。我制做了一個戴墨鏡,穿著太子褲,有著一頭卷發,左手端著一杯飲料喝著,右手叉腰的酷小子!學員們也是各顯身手,作品非凡!有粘上面巾紙做裙子,畫上一個女孩的面孔在圓圓的杯底,剪出細頭發;有的剪出孔雀開屏的樣子;剪出恐龍;做成可愛的拉手風琴的兔子;還有兇惡的海盜;滑稽的小丑;手握權杖的國王……折紙幾何里,一張紙折成棱形,三張穿插成端午節的三角棕,多張穿插成五彩的小正方體。還有一張紙折成的小正方體!下午,吳講師也講了四個內容:1、奇妙的牛奶盒子;2、紙巧板VS紙拼板;3、玩紙飛機做科學;4、Steam的精神。紙飛機的制作竟然有多種,我們不斷跟隨吳老師折,在紙飛機的基礎上還可以轉換出恐龍的造型,其中會呼扇翅膀的海鷗也是紙飛機轉化而來。把它從樓上擲下,它會盤旋而下,抖動翅膀,仿若活的一般!以往,我們可能只是在課本上接觸到少量的剪折紙藝術,但這一次我們近距離接觸到了它,發現剪折紙藝術不僅僅是造型非常生動有趣,而且在制作的過程中創意靈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制作上要“借”,就是延伸自身的材料。要“加”,就是添加合適的材料。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剪紙是一種較為綜合的智力趣味活動,除了本身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外,還能較好地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美術教育手段之一。為此,現在美術教程都有手工操作,其中剪紙尤為重要。而作為教師,教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因此,培訓的三天,我們手腦并用,思緒大開!臺灣吳望如教授講解的剪折內容多而不繁,操作一環緊湊一環,學員們緊張而又愉快地學習、操作著!作品屢見創意!大開眼界!這真是:春風春雨春滿人間,折紙剪紙紙幻蹁躚!梵高曾說過,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團火,而讓你變好的那個人,正是能夠點燃那團火的人!三天緊張的培訓,我們感受著,震驚著,學習著!吳望如講師點燃了我們的創作之火,而我們又是點燃學生心中求知欲望之火的人,愿我們在今后的美術課堂上傳承經典,播種創新之火! 申 明
首次投稿文學顧事平臺即可獲得意外紅包! 一周內閱讀量達300以上即可獲得紅包獎勵;
閱讀量越高,獲得獎勵越多; 一周內打賞80%作為稿費; 打賞10元以內不發稿費。 主編微信號:gcb6161(投稿文友請務必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