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課讀經典,這里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讀《家塾教學法》第66節,歡迎你留言交流。 一人學曹娥碑數年,而毫發不能相肖,因欲學他書。 余曰:他書亦未必易學也。凡學藝者,舍手用目,舍目用心,方稱善學。今子所用,不但非心,且非目也,徒任手耳,安能得字之神乎?子何不通體將諸字之上下左右而深思其結構之何若也,通體將其點、鉤、直、畫而深思其筆法之何若也? 其人大悟,曰:善。吾昔未聞此言也,徒勞苦吾之手矣。于是反復思維,半月事,而字已肖其七八。 噫!學藝且非深思不能得也,而況于讀書與處事之大焉者乎。 一個人學曹娥碑學了好幾年,還是一點也不像,于是想改學其他書體。唐彪勸他說:其他書體也未必容易學。凡是學習,不用手而用眼,不用眼而用心,才算得上善于學習。如今你用的不但不是心,連眼睛也沒用,用的只是手,怎么能得到字的神韻呢?你為什么不通體深入考慮每個字上下左右的結構,點、鉤、直等筆法。這個人聽罷,反復思索,以為然,半個月的功夫,所寫的字就有七八分像了。 學藝不深思不能有所得,學習做事也是如此。讀書當口到、手到、眼到、心到,然而有不少人在讀書時,則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如此縱讀百遍,何益?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讀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荀子日課》《家塾教學法》正式開講。 溫故知新 日課溫故 論語溫故(全)20篇500講 古本《大學》(全)36講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家訓《聰訓齋語》全文丨父子雙宰相、六代翰林,曾國藩倍加推崇的家訓 家訓《澄懷園語》全文丨父子雙宰相、六代翰林,曾國藩倍加推崇的家訓
|
|
來自: 新用戶7922tYMY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