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5年,趙肅侯薨,太子趙雍即位,是為趙武靈王。 這一年,于戰國之大爭之世無足輕重,這一年,秦國還在做著他的帶頭大哥。趙雍年少,沒有人會想到,不久的將來這個少年將會在趙國翻起滔天巨浪,甚至一舉改變天下之格局。 武靈王三年,趙國和魏國、韓國、燕國、中山國四國國君相互稱王,以抗衡秦、齊、楚三大國。趙武靈王成為趙國歷史上第一位稱王的國君。 武靈王八年,五國相王,趙雍堅決拒絕參加。剛特么的被秦國打得大敗,這會就忘了疼,搞這套虛的沒用。 你見,或者不見,秦國都在那里,強大而富有。秦國在經過孝公變法之后一躍成為諸侯中最具實力的國家,秦國上有雄主,下有強將,秦惠文王縱橫捭闔,對山東六國是連連出拳,趙國自然也是秦國俎上之魚肉。 武靈王九年,秦軍擊敗趙、韓、魏聯軍,斬首趙軍八萬。 十年,秦取趙之中都及西陽。 十三年,秦拔趙之藺,虜將軍趙莊。 這中間,齊國還在觀澤擊敗趙軍。 武靈王雖然表面風平浪靜,但實則內心在滴血,趙國目前之現狀完全是秦國板上之魚肉,對秦國刮起的狂風暴雨幾乎是逢戰必敗。 強國之道,唯有強軍。 ▲秦惠文王 【劇照】 十九年,武靈王北巡。武靈王在對國家邊地進行實地查看之后,憤怒、不甘、熱血一時涌上心頭。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變,而無強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 趙國東西南北特么的都是敵人,而趙國士兵又這么弱,這是等著亡國的節奏呀。 吾欲胡服。 武靈王終于將自己內心的計劃和盤托出,向胡人學習。 大臣皆反對。 在中原人眼里,胡人就是沒有開化的禽獸,披發紋身,不倫不類。穿上胡人的那一套裝扮,那趙人豈不也成了禽獸,不干。 但實際情況卻是,胡人窄衣短袖,來去如風,戰斗力極強。趙國要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得另辟蹊徑,拋除寬袍大袖對人身的束縛。 大臣樓緩稱善。武靈王接著又對三朝元老肥義推心置腹,我想實行胡服騎射,但卻怕引起世人的非議,腫么辦? 成大功者不謀于眾,管世俗那些干什么?肥義對武靈王的計劃舉雙手贊成。 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哪怕整個世界笑話我,我都將會堅持初心,中山國,我拿定了。 武靈王口中的中山國夾在趙國南北之間,儼然一個國中之國。這個千乘之國還曾經仰仗齊國的強兵引水圍鄗,差點將鄗拿下。 武靈王又傳話給叔叔公子成,寡人計劃讓趙國的人都改變穿衣習慣,改穿胡服,要是你不穿恐怕不合適,還請你務必帶個頭。 公子成直接拒絕,中原人詩書禮儀彬彬有禮,你再瞧瞧那些胡人,講鳥語不說吧,根本沒什么文化可言,不干。 因為公子成在趙國的影響力極大,公子成要是說不,則改革必將困難重重。武靈王親自前往公子成府上。 衣服這東西嘛,怎么方便怎么穿,禮儀也要分情況而定。今趙國四面不是和胡人為伴就是和他國接壤,而現實是我們趙國根本沒有強大的騎兵,守國尚且不足,何談開拓? 我們的先人趙簡子和趙襄子都是在應對戎狄之中獲得發展的,我想要做的也正是想繼承他們的遺志。 ▲趙襄子 【劇照】 公子成帶頭穿上胡服,武靈王始出胡服令。 這一年是趙武靈王十九年,這一年是趙國涅槃重生之元年,這一年武靈王趙雍在趙國正式拉開胡服騎射的改革。 雖然還有些許反對的聲音,但畢竟有重臣和宗室公子成的支持,改革順利開展。 二十年,趙國訓練的騎兵初試牛刀,武靈王率軍略中山之地,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 趙國人見識了騎兵的強大,中山國被虐,林胡王屁顛地來獻馬,林胡的兵馬唯趙國馬首是瞻。武靈王辟地千里。 二十一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趙軍對中山國是連連出拳,趙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二十七年,武靈王卻突然做出一個意外的舉動,將國君之位傳給了兒子趙何,而事實是武靈王當時正值壯年。 武靈王自號為主父。武靈王的意思很明顯,以后國政我不管,我將親自率領趙軍為趙國開疆拓土。一句話,趙王主內,武靈王主外。 為了對付秦國,武靈王甚至詐稱趙國使者出使秦國,面見秦昭襄王。此舉,武靈王既對秦國的地形做了詳細了解,更對秦王嬴稷本人全新認識。 秦昭王當時就感覺不對,怎么一個臣子卻有如此恢宏之氣度?等到武靈王離去,醒悟過來的秦昭王才趕緊派兵去追,卻還哪里能追得上。 秦人大驚。 趙惠文王二年,武靈王巡視新開拓的土地,西遇樓煩王,又將樓煩王的軍隊收入囊中。 惠文王三年,武靈王徹底拿下中山國,中山國方五百地整個被趙國并入版圖。趙國南北貫通,天下震驚。 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不僅為趙國建設了一支鐵軍,更是從胡人手里奪下大片土地,還一舉滅掉腹心之疾中山國。 ▲秦昭襄王 【劇照】 趙國迅速一躍成為繼秦國之后的強國。趙國的強大一時激發出武靈王滅秦的雄心,武靈王此后唯一之宏愿,就是親手滅掉秦國。 可是歷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武靈王寵愛一個叫孟姚的女人,曾纏綿在孟姚的宮里幾年不出。愛屋及烏,武靈王對孟姚所生之子趙何亦是疼得出奇,他直接將從沒犯過錯的太子趙章廢掉,改立趙何為太子,不久又傳位給他,趙何也就是趙國歷史上的趙惠文王。 但禍患也是就此埋下。趙章內心肯定不服,憑啥。 孟姚死后,武靈王又開始對趙章心生愧疚,看著趙章在弟弟趙何面前一副誠惶誠恐,武靈王一陣心疼。他計劃將趙國一分為二,趙何為趙王,趙章為代王。 雖然在大臣們的一片反對之中,武靈王最終放棄,但趙章的野心卻被徹底激發。 李兌建議輔佐趙何的肥義一定要小心,趙章狼子野心,他的宰相田不禮更不是個好東西。不如你直接交權回家頤養天年算了,不然趙章謀反你肯定是第一個受害者。 肥義眼神堅定,死者復生,生者不愧。 主父(趙武靈王)既然已經將大王交給了我,那我就是死也要保護大王的安全,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交代我事情的那個人即使死而復生,我再面對他時依然是問心無愧。 李兌大哭而去,我也就今年能夠看到你了,好自為之。 肥義吩咐下去,以后誰要是想見趙王,讓他先來見我。 武靈王和兒子惠文王游沙丘,趙章和田不禮迅速作亂。趙章假稱武靈王的命令召見趙何,肥義卻一馬當先。 肥義前腳剛進就被趙章殘忍殺害。 趙何的軍隊和趙章的部眾大戰。邯鄲城中公子成和李兌的人馬也迅速趕到,大戰趙章和田不禮。 趙章戰敗,趙章慌亂之中跑向武靈王的宮殿,武靈王毫不猶豫收留趙章。 公子成和李兌迅速將武靈王的宮殿圍的是里三層外三層并放出話去,最后跑出來的,殺。 趙章被殺,宮殿之中很快就只剩下武靈王一個人。沒錯,公子成和李兌正是想連武靈王一塊除了,用兵包圍武靈王的宮殿大不敬,所以二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沒有糧食,被困沙丘的武靈王被餓得是前心貼后背,眼冒金星,已經到了靠上樹掏鳥窩為生的地步,慘。 三個月之后,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 ▲趙惠文王 【劇照】 趙國還是那個趙國,但卻永遠失去了那個一心圖強的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雖死,可他留下的強兵銳卒成了趙國最堅實的長城。后來趙奢能夠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靠得正是武靈王留下的胡服鐵騎。 也正是靠著這支鐵軍,趙惠文王才能在秦昭襄王的屢屢挑戰之下機智周旋,算是成功守成。 但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四十五萬軍隊做了秦軍的刀下之鬼,武靈王留下的遺產徹底被趙孝成王敗光。胡服騎射成為歷史,趙國的命運也是江河日下,最終被秦王趙政兼并。 如果說趙武靈王沒有遭遇那場沙丘之變繼續執掌軍隊,最后統一天下的會是趙國嗎?子玉只能說,可能。但秦國滅掉趙國及其他五國絕對不會那么順利。 / 往期精彩: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