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陽氣旺盛,在人體則心肺之火偏旺,火旺則易口渴,失眠,飲水多,濕氣重。若此時吃辛辣,或者雞肉等升陽之物,則會火上澆油。我們應季節(jié)正好講解人體的少陰君火,也就是心臟的病癥。 心火為人體陽氣最盛的地方,也是上半身的熱力來源。常見癥狀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陽虛,一種是陰虛。 心陽虛的人,表現(xiàn)為血壓偏低,脈的跳動比較緩,臉色偏白,沒有多少紅潤之色,比較怕冷,尤其是上半身。因為心中火力不夠的原因,一般較少有上火的現(xiàn)象。一般看起來比較文弱的,男的白面書生,女的林黛玉類型的人,都屬于這種體質。 心陽虛的體質,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早上貪睡,因為陽氣生發(fā)不夠,很難起床,這種體質也叫桂枝體質。 陽虛體質,補陽即可,比較好調理。最簡單的就是用桂枝湯,桂枝能夠強心,生發(fā)陽氣,讓下半身的氣順利往上升。一般早上空腹喝比較好,喝完再吃飯,就會感覺暖和有力。 若是心陽虛比較嚴重,怕冷明顯,可以增加桂枝,減少白芍。若是氣虛,呼吸無力,容易冒虛汗,可加紅參。若是伴隨胃涼,可多加生姜。若是貧血,面色蒼白嚴重,可加與桂枝等量的當歸。 純粹的心陽虛,是比較容易調理的,因為促進氣血生發(fā)比促進氣血收斂更容易,畢竟陽氣本就容易往上升,順其性行之也更省力。 再說陰虛,就是現(xiàn)在人的常態(tài)了。因為人體腎中藏有真陽,心中藏有真陰,腎為坎卦,心為離卦,坎為外陰而內陽,跟人體腎藏水液,內有命門真火的狀態(tài)一樣。離卦為外陽內陰,跟人體心火陽熱一片,而內藏血液的狀態(tài)一樣。 由于人體隨著年齡增長,腎中所藏陽氣容易上升外散,造成上焦火熱而下焦寒涼的天地否卦的狀態(tài),如此一來上焦包括心火越來越熱,下焦命火越來越少,而心液也會由于腎水不升,心火灼燒隨之越來越少。 老年人一般心火都偏旺,心液都偏少,所以睡眠就會越來越短。因為睡眠需要心火下沉與腎水相交,心中之神與腎中之氣相交,心火越旺,心液越少就越難下沉交通腎水,水火不能相交,人就會逐漸神氣衰減,而加快這個惡性循環(huán)。 養(yǎng)生首重睡眠,年輕時若是長期熬夜,晚睡,就會加快心液的損耗,就像點油燈,天天晚上點一宿,很快就把油耗盡了。 心火偏旺,心液不足造成的心煩,失眠,舌頭長泡,經方上用的是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其成分為黃連四兩、黃芩二兩、白芍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 這個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其傳承來自朱鳥湯,因為道家將金木水火用四大神獸來代替,心屬火,所以藥方名為朱鳥湯,也叫朱雀湯。后世張仲景時代因為黃巾軍的影響,需要避道家之稱,所以改為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事實上經方中的青龍湯,白虎湯,真武湯都是傳承自道家,比如提升陽氣的桂枝湯名為陽旦湯,去桂枝加黃芩滋陰收斂則為陰旦湯,取的還是道家的陰陽二氣循環(huán)之意。 黃連與朱砂的功效有些類似,味苦而重,可以入心而降火,所以作為君藥重用。黃芩則是輔助降膽經之火,因為一陽上逆則會導致相鄰的經絡都受影響不能順利潛降。 白芍也是降中下焦的膽經,這一點我們之前的文章講過。由于心火旺的人,血液長期被灼燒,必然有損傷,所以藥中用了阿膠與雞子黃來滋養(yǎng)血液,尤其是雞子黃,處于雞蛋之中心位置,雞蛋白為陽,雞蛋黃為陰,所以能補人心之液。 服這個藥的時候,需要先煮好其他藥材,最后等涼一會,再兌入阿膠與一枚雞蛋黃,不能讓雞蛋黃被燙熟,燙熟后就難以快速滋陰了。要取其液體的狀態(tài),才容易吸收并滲入體液。 這個藥一般不宜用太重,尤其是有些人體虛,對黃連比較敏感,心火猛降會導致頭暈心慌,所以最好是從3克用起,不超過6克為好,對于心律不齊,心臟病患者,尤其要輕用,或者緩慢試探。 若是心液不足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在脈象上顯示出結代脈的情況,仔細摸自己的脈,保持一分鐘左右,若是發(fā)現(xiàn)有跳幾下停一下,或是跳幾下比較強,突然有一跳很弱,這就是代脈。有的是有規(guī)律的停,有的是無規(guī)律的停,這都屬于比較心液嚴重損耗造成的,而且持續(xù)下去會比較危險。 這種情況常常伴隨著心悸與睡眠不足,此時就要用到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的主要成分為炙甘草四兩、生姜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麻仁半升 、大棗十枚 其中用到了大量的生地黃,麥門冬這類滋陰補水的藥,又以大量炙甘草補土留住水分,配合大棗,阿膠補血,目的是為了快速增加人體內的體液,從而緩解代脈。 若是沒有便秘的情況,可以不必用火麻仁,一般不是很嚴重的情況,可以減輕藥量,以免造成陽虛腹瀉。輕微的癥狀,可以用天王補心丸來代替湯藥。 除了單純的陽虛和陰虛外,還有一種心血管問題,就是由于心液不足,津液不得通暢運行,導致的痰凝血瘀,從而引起胸中疼痛,或是冠心病,心絞痛等問題。 此時除了補陽或是滋陰外,也要化痰理氣,活血化瘀,一般會用到瓜蔞薤白湯。瓜蔞實、薤白各15克,煮的時候加入米酒,瓜蔞實可以理氣寬胸、滌痰散結,也就是可以稀釋掉心胸中凝結的濃稠痰液,讓胸變通暢。 而薤白則類似于我們吃的那種藠頭,像大蒜一樣,酸酸的,這個藥可以洗滌散開心中淤結之氣,行胸中之氣,配合瓜蔞可以給心胸中來一次大清潔。 若是同時有心陽虛,心跳緩慢的癥狀,可以加桂枝,若是伴隨胃中氣不降,感覺胸口滿悶,可以加入枳實,厚樸來向下通暢胃氣,減輕胸中壓力。痰比較多的可以加入法半夏,茯苓來祛痰除濕。 若是心中有淤血,舌頭口唇發(fā)紫,可以加入丹參來活血化瘀。 心臟病是容易危及生命的病,有些是天生心血管狹窄造成的,這種情況只能靠藥物緩解控制癥狀,有些是后天飲食厚膩造成的油脂沉積,這種情況要減肥降脂,控制飲食,常吃點四寶粉。 不管哪種情況,用藥時要比較謹慎小心,心臟比較脆弱,像地黃,麥冬之類倒是不易引起嚴重反應,但是黃連,桂枝等藥就會反應明顯,尤其是心跳不齊的要慎重,拿不準可以用天王補心丸這類溫和的中成藥。 夏季心火旺盛,食療以酸梅湯為主,少吃發(fā)物,寒涼嚴重的可以用姜棗茯苓湯趁天熱來驅寒。 |
|
來自: 360heyue圖書館 > 《青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