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一直在看奧運會,特別激動的就是聽到我們的國歌聲響起,看到五星紅旗在奧運領獎臺上冉冉升起,那是我們的奧運健兒用無數汗水和心血贏得的高光時刻。 截止7月29日下午五點,我們的金牌數量達到了14枚,超過美國的13枚,位居第一位。 在為祖國和奧運健兒自豪的同時,我還想起了“中國奧運第一人”。 中國奧運第一人是誰? 可能有人以為是1984年新中國第一次派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時,第一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不過,他只能說是中國奧運金牌第一人。 其實,早在1932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巧了,都是在洛杉磯上)上,中國就派出了奧運代表團,當然,那個時候是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 只是,令人尷尬的是,那個代表團只有一名運動員,這就是被稱為“中國奧運第一人”的劉長春。 劉長春是短跑運動員,從小就被同學稱為“兔子腿”。他跑得有多快呢?21歲時,他100米是10秒6,不僅是全國第一,還是亞洲第一,在世界上也應該能夠排在前幾名吧。 劉長春生于1909年,是遼寧大連人,我們先來看看劉長春在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之前的國內戰績: 13歲時,在1922年中日田徑對抗賽上,劉長春100米跑出了11秒8,400米是59秒,以絕對優勢奪冠。這個成績令組織者日本人感到很尷尬,因為他們認為中國人不可能贏日本人。 18歲時,在1927年的中華青年春季運動會上,劉長春100米跑出了11秒。 20歲時,在1929年北方八省參加的華北運動會上,他的100米成績是10秒8,輕松奪冠。 21歲時,在1930年杭州舉行的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一人包攬100米,200米,400米三項冠軍,創造了三項全國紀錄,這次的100米成績是10秒6。 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洛杉磯奧組委給中國發來了參加奧運會的邀請。 開始,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以“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為理由想參加。但是,后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偽滿洲國決定派劉長春參加這屆奧運會,并許他以高官厚祿,但是,被劉長春斷然拒絕。 這個消息引起了當時中國有識之士的關注,后來,在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和張學良等人的推動下,劉長春最終獲準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為此,張學良個人出資8000大洋。 那個時候,距離洛杉磯奧運會開始,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并且這二十多天,劉長春還是在去洛杉磯的輪船上度過的。 劉長春1932年7月8日從上海出發,乘坐“威爾遜總統號”郵輪去美國,7月29日到達洛杉磯,歷時21天。 那么,劉長春參加的奧運會100米預賽什么時間舉行呢?是在他到達的兩天之后,也就是7月31日下午3點。 (洛杉磯奧運會上的劉長春,穿著他稱為“白山黑水”的奧運服裝) 在輪船上暈船嘔吐,無法進行正規訓練的劉長春,在100米賽跑的前50米時一直領先,但是最后卻被人連連超越,只獲得了第五名,跑了11秒1,無緣決賽。 很顯然,這與二十多天的海上航行和缺少訓練有關。在接下來的200米小組預賽中,開始也跑在前面,是第二名,但在最后30米時,又被兩人超過,只獲得了第4名,也被淘汰(400米棄權了),還是輸在體力不支上。 (排在第4位的就是劉長春) 在接下來沒有比賽的時間里,劉長春并沒有消沉沮喪,而是天天去賽場看那些高水平的比賽,并寫下了很多心得,包括運動員的熱身方式、熱身時間等。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劉長春雖然天賦異稟,有短跑運動的特質,畢竟缺乏當時世界上高水平的短跑運動指導,他所受的所謂最高水平的指導,是德國田徑隊隊長——布奇給予的,可惜布奇是5000米長跑世界冠軍,不是短跑專業。 沒有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成為劉長春也是中國的遺憾。后來,劉長春又在1933年的全國運動會上奪冠,100米跑出了10米7的成績;再后來,他還參加了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可惜因為傷病也無功而返。 在劉長春28歲時,因為大腿拉傷(估計還是訓練方式有問題),徹底告別了他的運動生涯。 新中國成立后,劉長春被聘為大連理工大學的田徑教練、教授,并在文革后先后擔任過中國奧委會和田徑協會的副主席。 劉長春晚年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參加1984年在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的觀摩團(就是許海峰奪得中國奧運史上第一枚金牌的那屆),觀摩團的名單上本來有他的名字,然而,劉長春卻不幸在1983年3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74歲。 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的故事,也充分說明了,個人的成就和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只有祖國強大了,個人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愛國的最大理由之一。 假設劉長春生于現代,會不會成長為飛人劉翔式的運動員呢?歷史無法假設,每個人都無法選擇出生的時代,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為了祖國的強大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獲得過奧運獎牌的劉長春,雖然也有遺憾,但絕對值得我們尊敬,他絕對應該被歷史永遠銘記。 謹以此文向劉長春以及所有為中國奧運做出貢獻的體育健兒們致敬! 點個在看,為中國奧運健兒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