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邏輯最完美,思維邏輯最完善,乃承天命地運、受五行瑞氣、繼父母祖宗血脈陰陽元精之會而生神明精靈寶貝,神智清明、鐘靈毓秀、精神元嘉,所以人之道性本善,天命之德性至貴,乃天地之性最貴者,萬物之主宰,有造物主之大德,通天徹地之大能,乃大道主億萬化身。人性貴在學習與思考之能力與精神。 《易·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大象人形指人類。乾,先天性。元,善之長也。所以乾元是指先天性本善,大哉乾元是指人類的生命邏輯先天性本善,乃萬物之靈長。靈的根符雨表示“雲行雨施”之雨,三個口表示“品物流行”之品,云、雨、品之山表示巫山云雨之巫。“大明”表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邏輯。明也者,根符日之陽也,月之陰也。大這個文字筆畫一橫分前后兩段表示兩個一,一陰一陽之和,筆劃一撇一捺發生重合并與橫筆劃相交表示陰陽之交、陰陽合一,陰陽交合表示男女。大象人形,筆劃撇捺重合部分表示大腦的邏輯思維陰陽合一,橫筆劃分左右起于西北乾位,止于東北坤位,象征雙手掌天地乾坤。筆劃一撇一捺從上到下象征人類頂天立地,左右雙足腳踏實地。 筆劃指事符號邏輯涵義乃抽象圖形符號文字象形會意、形聲表義,文字的本質是圖象圖形符號語言,是認而辯之邏輯思維的工具。漢字的本質是抽象符號形式邏輯語言,屬于認而知之邏輯思維的工具,因為認讀漢字的邏輯思維來自于知識儲備。然而識讀文字的辯認邏輯思維來自于玄之又玄的辯證邏輯與思想認識。所以此兩者的邏輯原理、識讀方法以及意思都不一樣。圖形符號是人類最重要的邏輯語言與思維工具,任何事物進入人類的視野都是圖象圖形符號,所以學習掌握并開發運用圖符文字邏輯語言乃發掘人類潛能、推動生命邏輯與思維邏輯進化、提高學習與思考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大明終始”表示事由終始和時間終始,反映著人類的時間觀念以及明道、認道、知道、說道、講道、證道的認知與感知、辯析能力。“六位時成”反映人類的空間觀念。六位包括上下方位、左右列位、前后排位、先后序位、高低地位、東南西北界位。“時乘六龍以御天”表示人的六識之眼識、耳識、舌識、鼻識、身識、意識御天,這是古人的思想認識,雖因科技發展水平而存在一定的認知局限性,但這是民族的、辯證的、惟物的、具有學習借鑒意義的偉大思想認識。 人的學習能力主要反映為認知、感知、辯知三大能力。文以載道,三千文載三千大道,文字的邏輯反映著道的邏輯,文字筆劃邏輯根符源義反映著道之意。比如思想感認等文字的根符“心”有三點,表示眉心腦海腦田、心田、丹田,這也是思的根符田生萬物之地,大腦象天心,代表認而知之理性。丹田象地,肚的根符土表示地心,代表感而受之氣性。心臟心田表示人心,代表感而應之感性,這是天地人之道,乚表示三心三知之間一陰一陽之辯證邏輯關系,代表辯而知之。這是舉例論證之,思想精神之貴在于勤學敏思、敢說敢想、求真務實,不弄玄虛。 《論語·子罕》曰: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好色”不是指貪念美色,“好德”也不是指道德高尚,這是狹隘的思想認識。“好色”是指君子善于察顏觀色,看自然景色、觀天地人事物之形形色色,表示看事物、觀萬物、視物象、辨析五顏六色七彩之能力,這是十分強大的本能性與主觀能動性。君子思想道德觀念的認識來自于善于察顏觀色的認知、感知與辯知,認而知之,知而辯識,辯而成識,認而知之得乃道之德,感而知之性乃道之理,辯而知之義乃道之義,道德觀、道理觀、道義觀乃思想三觀化生萬物之本,舌燦蓮花話生萬物在天成象,筆下生花畫生萬物在地成形,語言與文字是以自成思想天地。 《中庸》曰:“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言成之者自成語言而道自己的思想之道也,讀《四書五經》宜用加字組詞、順言推理的識讀方法,不宜用詞語的釋義來翻譯文字。因為文字與詞語是不同的概念,意思不一樣。文言文字誠的根符源義是言之成。誠者,自成也,言之成者就是自成,言之者是自,自己的語言成思想,根符源義是早期文言文字的識讀邏輯。這也是文字發展的規律,最早的文字是筆劃圖形符號,臨潼姜寨遺址那二十八個圖形符號就是筆劃抽象符號,是創作文字之始,其后是筆劃符號組合的字根符號文字,這個時候的文字是讀字根圖形符號。再后是識讀字根源義的文字,然后是文言文字,白話文字,這些文字的識讀邏輯并不是一回事。 文字與詞語的意思就是語言的概念名義,文字名義、詞名義、字名義、詞語名義、圖形名義、符號名義、文言文字名義這七種概念名義都屬于語言的概念,也就是名可名的名,主謂賓定狀語法邏輯就是語言的邏輯,也就是道可道的語言邏輯。詞性名稱屬于詞語的類型名稱、概念名稱屬于概念的類型名稱,比如道這個概念屬于什么類型?就決定著道這個概念的意思。如果把道這個概念的類型名定為圖形符號,那么“道可道”的意思就是“道這個圖形符號的意思可以表示道這個文字的意思”。如果把道的名確定為詞,那么“道可道”的意思就要按照詞義來翻譯,這就與前者的意思大不一樣,比如道的詞義包括方法、路徑。所以道祖教導人們首先要確定“道可道”的概念類型名稱,道的名不同則道的義不同,道的名是文字還是圖形或者是詞語,其意思完全不一樣,這是閱讀理解能力的基本前提條件。名不正,言不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把道的概念名稱搞錯了,那么概念名義就是錯的。先秦古文經不是漢字經,“道可道”不是漢字,而是先秦文字漢字譯形印刷體,不是原版的先秦文字真體,所以用漢字識讀方法去讀道德經是把文字的時間關系搞錯了。 人一生下來就能睜開眼睛看世界看父母看萬物,這就是人類與生俱有的認知能力。嬰兒知道餓了要吃,沒吃飽要哭,這就是人類與生俱有的感知能力,也就是人性本善,先天性本能善,先天性本質善,并非性情善、性格善。人的大腦十二神經覺能嗅氣味、聽音律、聞聲調、辨五味、視物像、觀現象、看形狀、察顏色、感快慢、敏感度、清晰度、靈敏度,這就是大腦神經系統的認知、感知與辮知能力。 輯的根符口表示語言出,根符耳表示語言進,語言一進一出反映思想天地及辯證邏輯思維。視神經支配視力,屬于大腦認知能力,動眼神經與滑車神經支配眼力,屬于辮知能力。視力看遠近與清晰度,眼力辨析青紅皂白,這屬于一陰一陽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裂變具象與抽象邏輯思維。點線條段面顏色亮彩是萬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辯證邏輯思維的基本要素。動物與人類的主要區別除了勞動能力與語言能力以外,就在于動物不具備辨知復雜顏色、感知形形色色萬象變化的能力。老鷹與狗的視力比人類強大很多,但是狗只能分辨三種顏色,老鷹只能分辨黑白,這是沒長眼睛,眼力不如人類。所以“好色”代表人性本善,認知、感知、辮知能力性本善,并不是貪戀美色! 大哉乾元,人們率先天性本善而認知天地萬物、感知人間萬象的大腦活動與心理活動自然構建一陰一陽之辯證邏輯思維,乃統天地玄黃。人之性本善,通過學習語言與文字,本立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人法地之德、地法天之理、天法道之義,道法自然形成了道德觀、道理觀、道義觀之辯證法與方法論,知天下之至,賾而不亂,思想天地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地之德。故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法地,是以成道德觀,人法地之德乃民之行也。這是指人們學習民族社會天地思想道德觀念是以成道德觀,思想道德觀念指導人們的言行舉止。地法天,是以成道義觀,地法天之義乃地之義也。這是指人們學習舌燦蓮花在天成象的語言與筆下生花在地成形的文字是以成個人所理解的道義觀。這是學習文字的字義與語言的詞語詞義,不是學習思想認識的觀念或文化知識的理念,這屬于認識之信義誠信念,認識誠信的根符言屬于道義觀的邏輯符號主要標志。天法道,是以成道理觀,天法道之理乃天之經也,這是指人們學習人類社會思想天地的文化知識理念是以成道理觀。認知能力屬于思維能力,認識能力屬于辯知邏輯能力,認識、知識屬于結果,認知、感知、辯知是學習與思考的三大基本能力,乃人之性至貴。 道理觀主導著人們語言的邏輯與思維的邏輯,根符幺、糹、隹、罒表示思維,屬于道理觀的主要符號標志。道義觀主導著人們對文字義與詞語義的理解,根符言表示吾言之義,根符言、目是道義觀的主要符號標志。道德觀主導著人們對天地人事物概念的理解,根符讠、纟、灬屬于道德觀的主要符號標志。所以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反映邏輯思維,文字反映思想,這是學界公認之道理。同樣的道理,語言之道可以反映人們的邏輯思維之道,文字之道可以反映思想之道,這就是道可道的意思,并不是大家通常所說的這樣道那樣道,所以非常道。花這個文字不是自然花,而是筆畫寫的花,文字花這個名可以表示自然花的名,這就是名可名。同樣的道理,圖形符號文字的名之義可以表示自然天地萬物的名之義,這不是大家通常說的這樣名那樣名,所以非常名。一陰一陽玄之又玄之道法自然,道太玄所以沒得名,無名天地之始,道這個圖形的名可以是道這個文字的名,道這個漢字的名,道這個詞的名,道這個詞語的名,道這個概念的名,所以道可道的第一個道沒得名,用什么名去理解這個道就反映什么道,這就是道無名天地之始,道有名萬物之母,道有名才能說萬物之道所以是母。《中庸》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這段經講的就是這些意思。誠,言成之。誠者,自成之而道自道也,言自成之而道自己的思想也。 帝顓頊乃命重黎伐世界樹,斷天梯,南正重司天以屬神,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史稱絕地天通,神民分治。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科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看一切歷史都是看思想史,所以看歷史真假無意義。歷史客觀存在于過去,后人今人講過去事屬于思想史,改不了歷史。看神話沒得意思,看故事有意思。世界樹觀思想三觀,語言術反映思想三觀,所以世界樹寓指語言術。螺旋天梯寓指思想天地邏玄梯,邏輯天梯玄之又玄就是螺旋梯。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在天成象之文反映思想天地之精神以屬神。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在地成形之字記錄民族天地之歷史以屬民。文章反映思想,文字反映邏輯,語言反映思維,圖符記錄歷史,比如歷史文物圖形符號儲存著歷史信息。漢字的本質是符號語言,文字的本質是圖符語言,文字有圖象圖形道之意,漢字只有符號名之義。文字道可道之意,非常道之字。符號名可名之字,非常名之姓。這是《道德經》指出的本質。名有五字,名之信指性質名,名之象指特征名,名之形指形容名,名之類指類型名,名之義指德命得名義,這是《左傳·昭公六年》界定的名學理論邏輯定義。 《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指人的先天本能性,包括認而知之能力與感而知之能力。率性之謂道指人的主觀能動性,包括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辯證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辨而玄之能力,辯證邏輯思維玄之又玄。修道之謂教是指人的后天成長性,通過學習得以長大成人之德性,學而思之,修道之德,孝文之德,老師教學之德,教師教育之德,乃長大成人之德性,人豈能忘焉? 《說文解字》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生萬物。舌燦蓮花,語言話萬物在天成象。妙筆生花,筆劃畫萬物在地成形,乃成天地玄黃,“一”乃說文之文,非解字之字。筆畫“一”乃依類象形謂之文,并非形聲相益謂之字,十六字釋言乃筆畫象形符文之道意,并非形聲相益文字之道義。筆畫一道立于一,表示一陰一陽之謂道立于一,一陰一陽兩筆劃重合為一筆畫。人的筆劃一撇一捺表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邏輯關系,所以人乃陰陽者也,蒙父母陰陽精元之會、受天地五行瑞氣而生精靈寶貝,神智淸明,鐘靈毓秀,生命道至尊,先天性本善,后天德至貴。 道是道這個字的名,邏輯是道的名字。玄是道的姓,德是道的名,理是道的字,一陰一陽是道的屬性,玄之又玄是道的性質,仁義禮智信是道之德的名,道德、元始、靈寶是大天尊的名,太清、玉清、上清是三清道祖的名字,玄元始是大羅生之性、氣之性的名,氣是性之名。道作為詞語來講,道之德是詞語的概念,道之理是詞語的邏輯,道之義是詞語的詞義。“道”作為概念來講,道之德是概念的命題,道之理是概念的邏輯關系,道之義是概念名義。“道”作為文字來講,道之德是文字之德,表示文字的意思,道之理是文字之理,表示文字的邏輯,道之義是文字之義,表示文字的名義。“道”作為思想認識來講,道德觀是思想道德觀念,道理觀是文化知識理念,道義觀是個人理想信念,道之義是天地人事物之道的義。意這個文字的意思是客觀的主意,義這個文字的意思是主觀的主義,義這個文字的意思是意義義的集合。包括類型名、性質名、特征名、屬性名、形式名等字義詞義。道的名由道主命名,道得名德,道的名德,道的姓名是道德。德,得也,讀的。命題、概念、邏輯、關系是講道德、講道理、講道義的四大象素,乃四象。四象表示道之名(玄)、道之德(仁)、道之義(義)、道之理(禮)四大要素。道太玄,玄之又玄,所以“玄”就是《道德經》給道取的性質名,“玄德、玄牝、仁、義、禮”也是《道德經》給道取的名字,玄德的意思是仁,“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的意思是一公一母、一雄一雌之性別類型關系名,表示“概念的類型邏輯關系名義”是思想天地根。 “大”這個字可以是圖象圖形文字或者是象形文字、符號文字,也可以是字根符號、文言文字、漢字詞語。“大”的名字不同,則意思不同。名不正,言不順。《道德經》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大這個文字的意思是一陰一陽之邏輯關系,因為《道德經》是先秦古文經,不是漢興之后的文言文。先秦古文漢字印刷體既是讀音標義漢字,又是象形會意文字、形聲表義文字。 筆畫一表示陰陽合一,一陰一陽兩筆劃重合為一筆畫。筆劃一撇一捺表示一陰一陽,人的筆劃發生部分重合表示陰陽和一,所以人是一陰一陽兩筆劃連合為一筆畫,這不是一筆畫。筆畫是文字的計數單位,筆劃是抽象圖形邏輯符號,橫豎撇捺折是筆劃的名稱。筆劃一撇表示一陰,這是抽象圖形邏輯符號的名義。筆畫是文字的識讀單元,一陰一陽兩筆劃不是計數單位,這是筆劃的性質。“陰陽和一”包括“陰、陽、一”三個概念,這個“一”表示陰陽合一,指發生重合的那一部分。“陰陽合一”只有一個概念。≡是乾卦符號,干是乾卦圖象,這不是漢字,圖象符號屬于文字,不要看到字就認為是漢字。“漢字”這兩個字既是字,也是字符、圖符、字畫,名不同則意思不一樣。 《道德經》屬于先秦古文經,不是漢興之后的文言文。“大道至簡”屬于文字,也屬于漢字的成語,此兩者同出而異名,識讀方法不同、意思不同。文字包括漢字,但是漢字包括不了文字,漢文字與漢字是兩回事,漢文字與篆文漢字體也是兩回事。干卦是乾卦,干不是乾,乾不讀干,干也不讀乾,因為卦象是圖象,圖象沒有音標,只能象形會意,符號形聲表義,干卦是乾卦不是讀乾卦,形聲沒有相益,是分開了的。亁是干的繁體字,乾比亁少一橫,不是干的繁體字。幹也是干的繁體字,幹事讀四聲、亁燥讀一聲,幹與亁讀音不同、字義不同,幹表示社會天地的人事物,亁屬于自然天地的事物狀態。 ?這個符號表示坤卦,土這個圖象坤卦,土這個文字是后土之名、坤這個文字的根符、坤這個漢字的部首。?這個符號表示坎卦,表示陰包陽,∪這個圖象坎卦,開口向北,北方坎水。《康熙字典》凵讀坎,凵這個圖形之文的意思是坎,拼音表意、讀音標義,所以凵可以表示坎卦,兩豎象陰,一橫象陽,也是陰包陽。凵筆劃起于西北乾位,止于東北坤位,所以凵可以表示陰陽和一,包括“陰、陽、一”三個概念。山這個符號可以表示前陽后陰,山前為陽,山后為陰。?這個符號表示離卦,∩這個圖象離卦,冂是南與離這兩個文字的根符,是南與離這兩個漢字的字根,開口向南,可以表示南方離火。?冂這兩個符號都可以表示兩陽一陰。∪∩直線可以表示剛,曲線表示柔,上柔為陰,下柔為陽。符號邏輯學可以依照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邏輯規律與規則進行定義,這是識讀文字的道義之門、眾妙之門。思想的根符“心”,左右兩點可以表示左青龍右白虎,上面一點表示前朱雀,乚表示后玄武,這是看方位之象。亠可以表示天地之交,乂可以表示陰陽相交,會的筆劃一撇一捺沒有發生重合,表示陰陽之會,人類社會的會,男女相會的會。“陰陽和一”表示三個概念,“陰陽合一”只有一個概念,“合”表示合并、重合,根符口表示概念集合。 說不清楚的事情是玄,說不清楚的顏色也是玄,說不清楚的感覺也是玄,神鬼莫測、妙不可言的事情也是玄,道太玄所以這種事情的性質就是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