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語村言,靠近一點看莊子:內篇第七 應帝王 齧缺請教老師王倪,四次題問四次都答不知。齧缺因此歡喜雀躍,去告訴蒲衣子。 蒲衣子說:“那你現在知道了嗎?有虞氏大舜比不上泰氏伏羲。有虞氏,他還藏著仁義去籠絡人心;雖然得到人心,但未免還是人為。泰氏,睡臥時安閑自在,清醒時逍遙自得;一任人叫馬也好,一任人叫牛也好;思想樸實無偽,道德純真如一,已沒有人為的痕跡。” 肩吾見楚狂接輿,狂接輿說:“日中始那老兒怎么對你說的?” 肩吾答道:“他說:國君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制定法規制度,人民誰敢不聽從歸化。” 狂接輿說:“這是欺德誑世。這樣去治理國家,猶如海中挖河、蚊蟲負山,怎么能成!不從內修而從外治能成嗎?圣人之治,順應人的本性,端正人的行為,確實能讓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罷了。森林中的小鳥,知道高飛來躲避網羅弓箭;神壇下的老鼠,知道洞藏去躲避煙熏挖掘。這兩種小東西真的無知嗎!” 天根大帝巡游殷山之南,行至蓼水之濱,恰遇殷山大隱無名人,趕緊上前求教:“請問先生治理天下之道。” 無名人說:“走開!你這鄙人!為什么問我這種不愉快的事!我方將與造物者塑造新人,厭倦了俗世的紛擾,且還將乘清虛之鳥,飛至六極之外,遨游于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你又何用治天下來這類事來擾亂我心?” 天根不舍,仍復問。 無名人說:“你游心無為于恬淡之境,調合氣息于廣漠之野,隨順萬物自然變化之理,不容一絲一毫私心雜念,那天下就大治了。” 陽子居見老聃,說:“有人如此:思維敏捷,剛猛有力;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好學不倦,專心求道。這樣的人,可比明王圣人嗎?” 老聃說:“在圣人眼中,他們還只是聰明能干善于做事的人,還要常常費心勞累,擔驚受怕。你看虎豹因為自身美麗的皮毛而遭到獵人的捕殺;獼猴因善于跳躍、獵犬因善于捕獵而招致繩索的束縛。僅僅聰明能干,可比明王圣人嗎?” 陽子居忽然改容道:“敢問明王之治?” 老聃說:“明王之治是這樣的:功蓋天下不自以為是而歸功于己,恩澤萬物百姓不以此為依賴而作為靠山;功德無量而無人稱頌贊揚,萬物欣然而自我茁壯生長;明王,將自己立于不測之地,游于無何有之鄉,無為而治。” 鄭國有位神巫叫季咸,見人相面便能預知其生死存亡,禍福壽夭,時間精準到某年某月某旬日,非常靈驗。鄭國人見到他,都避開他而走,不愿意靠近。列子見到他則為之折服心醉,歸來后,告訴壺子,說:“開始我以為夫子之道已經到頂,現在有更高深的來了。” 壺子說:“我教授給你的只是些皮毛,還未及其實,你已得道了嗎?眾雌有了,無雄,哪來的受精卵!你用這些道之皮毛與世道論短長,必然暴露自己,所以讓人看了個底朝天。你嘗試讓他來見我。” 隔日,列子帶神巫來見壺子。神巫出來后對列子說:“嗨!你的先生要死了,活不了啦!就在半月之內!我見其神異病怪,面如濕灰。” 列子進屋,涕淚沾襟地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出大地伏藏陰寒之極的地象,空寂之心茫茫然不動不止,恐怕他見到我沉寂了的心吧。你嘗試讓他再來見我。” 隔日,又帶神巫來見壺子。神巫出來后對列子說:“幸運啊,你的先生幸虧遇到我!已經有了好轉的跡象,全然有生了!我讓他死寂的心開始漸漸恢復生機。” 列子進屋,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出天地間萬物復蘇生機勃發的天象,名實不入于心,真氣從腳后跟上升漸漸運行至全身,恐怕他見到我蘇醒了的心吧。你嘗試讓他再來見我。” 隔日,又帶神巫來見壺子。神巫出來后對列子說:“你的先生心神不定,我不能再相了。等他心神定下來后,我再來相。” 列子進屋,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出天地陰陽變化中的氣象,陰陽二氣半動半靜之時,恐怕他見到我的心在變化過程中,一會是鯨鯢盤桓的深淵,一會是止水凝聚的深淵,一會是流水回旋的深淵。深淵之象共有九種,我剛剛顯示出三種。你嘗試讓他再來見我。” 隔日,又帶神巫來見壺子。神巫尚未站定,就驚慌失措地逃走了。 壺子說:“追上他!” 列子趕緊出門去追。追之不及,回來告訴壺子:“一溜煙就不見了,已跑了,我沒有追上他。” 壺子說:“剛才我向他顯示出始終不離我本來面目的心象,我與他隨意周旋,他看不清我的真面目,只見我的心如茅草隨風而動,如水流翻波蕩漾,所以就逃走了。” 于是,列子進行了深刻反省,自以為從來不曾拜師學習。返回家中,三年不出門。他幫助妻子燒火做飯,喂豬就像喂人吃飯,于事不分親疏,一視同仁,過去的雕琢粉飾、虛情假意都消失不見了,返回了本心的質樸與純真。他如同大地一般無情而獨以形骸立世,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固守其本真,并終生不渝。 不要做名譽的仆人,不要做謀略的錦囊,不要做俗事的主人,不要做才智的奴隸。 與無窮同體,而游心于無跡;盡其天賦,力所能及而不自以為得,虛心而已。 至人用心,心如明鏡,去者不留,來者不迎,洞見萬象而無私藏,所以能戰勝物質欲望而不為外物所傷。 南海之帝名為儵,北海之帝名為忽,中央之帝名為渾沌。 儵與忽常常在渾沌處相遇,渾沌對他們非常好。一天,儵與忽商量回報渾沌的厚德,說:“人都有七竅用來視聽、呼吸、吃飯,唯獨渾沌大帝沒有,我們嘗試幫他開竅吧。”于是,每天鑿開一竅,七天后,渾沌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