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氣陰兩虛致心悸(心律失常)的中成藥。 01生脈飲(膠囊/顆粒/口服液) 【益氣復脈膠囊(顆粒)】【處方組成】人參(黨參、紅參)、麥冬、五味子。 【功能主治】益氣復脈、養陰生津。主治氣陰兩虧證。癥見胸痛胸悶、心悸氣短、頭暈健忘、乏力自汗、夜寐不安、多夢、口舌干燥、驚悸怔忡、舌質略紅而干燥少津、舌微紅、脈微細。 【現代藥理】具有抗心衰、抗休克、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肌、提高細胞免疫、抗氧化、增強學習記憶等作用。【臨床應用】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絞痛、病毒性心肌炎、突發性耳聾。臨床以心悸氣短、頭暈健忘、乏力自汗、脈微等為特征癥狀。【用藥特征】本成藥為益氣養陰的基礎方,功能補脾益肺,益氣復脈,養陰生津。用藥一補一潤一斂,氣陰雙補、補氣為主;補斂同施;標本并治,治本為主,適用于肺脾氣陰不足者。【用法用量】飲劑: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膠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顆粒:開水沖服。一次10克,一日3次。口服液: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使用注意】熱邪尚盛者,咳而尚有表證未解者慎用。宜飯前服用。凡脾胃虛弱,嘔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忌食辛辣、油膩之物。【規格貯藏】生脈飲:10ml/支。密封,置陰涼處。膠囊:0.3g/粒。密封。顆粒:10g/袋。密封。口服液,10ml/支。密封,置陰涼處。益氣復脈膠囊:0.37g/粒。密封,在陰涼處(不超過20℃)保存。益氣復脈顆粒:3g/袋。密封。 02益心顆粒(口服液) 【處方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當歸、知母、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通脈。主治氣陰兩虛證。癥見胸痛胸悶、心悸乏力、心煩失眠、多汗、動則益甚、口干、頭暈、面色少華或潮紅、舌質淡紅或胖嫩或有齒痕、脈細澀或結代。 【現代藥理】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血液流變等作用。 【臨床應用】心律失常、早搏、冠心病、心絞痛。臨床以胸痛胸悶、心悸乏力、心煩失眠、多汗、動則益甚為特征癥狀。 【用藥特征】本成藥長于益氣養陰,兼能祛痰寧神,化濕開胃。用藥寒溫并用、氣陰并補、散斂結合、養陰益氣中兼顧豁痰開竅,適用于氣陰兩虛或心氣虛所致的心悸。 【用法用量】膠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醫囑。口服液: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或遵醫囑。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心陽虛者慎用。保持心情舒暢,勞逸適度。忌食辛辣、油膩之物。【規格貯藏】膠囊:0.35g/粒。密封。置陰涼干燥處。口服液:10ml/支。密封,置陰涼處。 03益氣養血口服液 【處方組成】人參、黃芪、當歸、制何首烏、黨參、炒白術、鹿茸、地黃、麥冬、五味子、淫羊藿、地骨皮、陳皮。 【功能主治】益氣養血。主治氣血不足證。癥見氣短心悸、面色不華、體虛乏力、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沉弱。 【現代藥理】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臨床應用】心律失常、貧血。臨床以氣短心悸、面色不華、體虛乏力為特征癥狀。 【用藥特征】本成藥長于益氣生血,兼能養血柔肝,和血養陰。用藥陰陽相濟、氣血陰陽并補、心脾腎同調。適用于心悸屬于氣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慎用。月經期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濕熱內蘊、痰火壅盛者慎用。保持心情舒暢,忌過度思慮、避免惱怒、抑郁等不良情緒。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忌煙酒、濃茶。 【規格貯藏】10ml/支。密封,置陰涼處。 上述內容摘取自《臨床實用藥物學--中成藥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