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早春旅懷 白居易 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泣。 風吹新綠草芽坼,雨灑輕黃柳條濕。 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注釋】坼(chè):裂開,意指草木發芽。②欲三十:快要三十歲,白居易當時二十九歲。 8. 本詩是怎樣圍繞“早”字來寫景? 9. 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和追求? 【答案】8. 頸聯中描寫春草和柳枝,圍繞“早”字來寫。“新綠”“輕黃”描寫了早春小草和柳枝剛剛萌發時特有的顏色,表現了早春的萬物復蘇。 9. 思鄉之情,孤獨之感;中舉后對仕途前程的思考中體現了詩人的遠大抱負。 【8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內容。題目中的“早春”點明時令,詩中描寫“早春”的詩句“風吹新綠草芽坼,雨灑輕黃柳條濕”,意思是:一陣風刮過,草木開始萌芽,發綠;又一陣雨飄過,那剛剛吐出嫩黃的柳條變得愈發濕潤動人。“新綠”“輕黃”描寫了早春小草和柳枝剛剛萌發時特有的顏色。表現了早春的萬物復蘇。 【9題詳解】 本題考查詩歌情感。根據“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泣”中,“愁”表現孤獨,“泣”則是思鄉太厲害的緣故;“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欲三十”就是快三十歲。古人講究“三十而立”,到了三十歲要能夠獨自地面對一切困難,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白居易當時已二十九歲,初入長安剛中進士,于是不免對自己未來的方向有些焦慮。但是在焦慮和反思中能感受到詩人不甘虛度年華、想有所作為的遠大抱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