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有效防止眼干澀 當然,首先是要注意用眼衛生,老生常談,但是昏暗背景下盯著手機小屏幕尤其危害大大滴。介紹幾個偏方: 偏方一:熱毛巾敷眼10分鐘 熱敷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對瞼板腺功能的恢復有一定幫助,防止因瞼板腺功能障礙導致干眼。 偏方二:滴眼藥水 眼藥水是否能潤眼,要看兩點,一是藥水成分,二是滴藥水的頻率。有通用一些的珍珠明目液、樂敦,也有用于干燥性結膜炎、角膜炎的潤彤之類。即便是合適的眼藥水滴太勤也可能傷眼睛。 偏方三:常喝綠茶、烏龍茶或鐵觀音 茶葉含豐富胡蘿卜素,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對經常接觸電腦的人有保健作用,不但能減少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傷害,還能夠預防干眼癥。 偏方四:打呵欠、含酸梅 利用打呵欠流淚潤眼固然可行,但并不是想打就能打。有些人反映,口含酸梅刺激眼淚倒是不錯的方法。 偏方五:眼保健操 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眼部疲勞。 偏方六:抹護眼霜 不是所有護眼霜都能潤眼,某些劣質或特殊成分的護眼霜可能還會刺激眼睛。注意護眼霜的成分,不可亂用。 偏方七:溫水沖洗眼睛 注意保證水的清潔,否則不夠潔凈的水也會導致眼病。 偏方八:按壓風池穴 (這個知道的多一些,頸部后側,發際與頸椎外側),翳風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處),翳明穴(翳風穴向腦后1寸處),可以改善視力。 偏方八:轉發良方給你的好朋友。 結膜炎、角膜炎、干眼癥、老花眼,這些都是現在用眼透支的人民群眾常見眼病,掌握幾個實用方劑,已經是必需的事情了。 結膜炎 角膜炎 干眼病 老花眼方劑 急性結膜炎 1,明目湯 林端昌 組成:川芎3克,歸尾3克,白芍3克,生地3克,黃連3克,黃芩3克,梔子3克,石膏3克,連翹3克,防風3克,荊芥3克,薄荷3克,羌活3克,蔓荊子3克,菊花3克,蒺藜3克,草決3克,桔梗3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祛風清熱,活血化瘀。 適合外感風熱,脈絡瘀滯。 2,三花湯 《四川中醫》 組成:銀花15克,菊花12克,紅花9克,蒲公英24克,薄荷9克,蟬蛻9克,白蒺藜12克,赤芍12克,酒制大黃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小兒酌減,在煎煮藥時,用藥氣熏蒸患眼,每日3次。 辛涼宣肺,祛風清熱,化瘀通絡。 適合風邪熱毒,侵襲肺衛,郁滯成瘀,風火相煽,挾瘀上犯于目。 3,金靈散合龍膽瀉肝湯 單伯圖,江蘇名醫 組成:薄荷10克,防風8克,杭菊花10克,生山梔7克,龍膽草6克,金銀花15克,白僵蠶13克,宣木瓜13克,重樓8克,天麻8克,川芎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宣解風熱,化濕活絡,平肝瀉脾。 適合風熱夾濕,肝脾郁熱,壅滯所致。 4,秦柏熏眼方 何宏敏 組成:秦皮9克,川柏9克,川椒9克,薄荷6克,荊芥6克,防風6克。 用法:上藥共煎,熏洗患眼,每次熏20-30分鐘,每劑煎2遍,1次服完。可以清熱祛風.。 適合風熱上攻于目。 5,菊花熏蒸方 薛京花,張海生《中國民間療法》 組成:菊花、青葙子、草決明、夏枯草各15 克,黃芩、谷精草、桑葉各10克,龍膽草9克,蟬 蛻6克。 將以上藥物放入砂壺中用水浸泡30分 鐘,蓋好壺蓋加熱煮沸,調至微火,在壺嘴上套 1米長的塑料管,出口處對準患眼,使中藥蒸氣 徐徐熏之,每次10~20分鐘,每日1劑,使用3 次。 41例全部治愈,自覺癥狀及體征消失,白 睛及瞼結膜充血消退,無其它不適。其中3天以 內治愈者35例,3—5天內治愈4例,5天后治愈 2例。 角膜炎 1,當歸四逆湯 《傷寒論》 組成: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大棗2枚,當歸10g,細辛6g,通草6g。 厥陰傷寒表實,溫經散寒,補血通脈。適合癥狀:素體陽氣虛弱,風輪起翳障,白睛紅赤梗痛,顛頂脹痛欲裂,手足時冷復熱。 2,桂枝加芍藥湯 《傷寒論》 組成:桂枝10g,炙甘草6g,生姜6g,大棗6g,白芍18g。 厥陰表虛中風,固表安里。適合癥狀:肉眼觀輪廓正常,而突然似有風吹入眼內之感,眼內卡澀,眼瞼緊閉不敢展視。表虛不固,故無風惡風。 3,吳茱萸湯加減 《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6g,生姜10g,附片(先煎)10g,桂枝10g,白芍12g,當歸10g,川芎10g,細辛6g,甘草6g,蔥白15g。 厥陰里虛受寒,通陽散寒,溫肝和營。適合癥狀:白睛血絲淡紅,黑睛翳障色白而暗滯,冷淚如泉,涕如清水,目痛不劇,顛頂綿綿悶痛,面色蒼白,畏寒怯冷,舌淡,苔白,脈細微。 4,丹梔逍遙散 《方劑學》 組成: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5g,白術10g,茯苓10g,甘草3g,薄荷(后下)6g,煨姜6g,丹皮12g,梔子6g。 厥陰里虛,血虛火旺,補土植木,清熱補血。適合癥狀:八廓血絲無常,黑睛生翳不厚,婦女經前眼脹,口中酸澀。 5,石決明散加烏賊骨 《準繩類方》 組成:石決明(先煎)25g,草決明25g,赤芍15g,青葙子18g,羌活3g,山梔仁15g,木賊15g,大黃10g,荊芥10g,麥冬15g,烏賊骨(先煎)25g。 厥陰里實,肝有郁熱,平肝清熱明目。適合癥狀:白睛血絲滿布,黑睛生翳,發澀,羞明,流淚,可兼見頭頂痛,口苦,舌紅,脈弦等。 干眼癥 1,干眼病方 張健,湖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眼科主任醫師,碩導,全國著名眼科專家張懷安傳承人。 組成:百合15克,枸杞子10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南沙參10克,石斛5克,山藥15克,地骨皮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桑葉5克,菊花5克。 每日1劑,分2次溫服。養陰潤肺,益精明目。 主治干眼,中醫辨證屬陰虛火旺型。 癥見眼干澀感、異物感、燒灼感、癢感、畏光、眼紅、視物模糊、視力波動等;舌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用法: 若目赤腫痛,咽喉不適者,加玄參10克; 白睛紅赤,陰虛火旺者,加知母10克,黃柏10克; 口渴者,加天花粉10克,以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失眠夢多者,加五味子3克,酸棗仁12克; 腸燥便秘者,加火麻仁10克。 2,干眼癥民間方 民間流傳 組成:熟地20克,白芍15克,麥冬、百合、柴胡、枳殼各12克,木賊、 密蒙花、菊花各10克,甘草6克。 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平肝補肺。 主治干眼癥,中醫辨證為肝火犯 肺型。 癥狀可見眼睛干澀,畏光,眼屎粘稠,夜間干咳,口干鼻燥,煩躁易怒,脅痛,舌邊紅,苔薄,脈弦細數。 3,參苓白術散 陸綿綿,主任醫師、教授,江蘇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 組成:生、炙黃芪各10克,太子參10克,炒白術10克,炒薏苡仁20克,豬苓、茯苓各10克,車前子30克,菟絲子10克,補骨脂10克,杜仲10克,大小薊各10克,側柏葉10克,雞內金10克,雞血藤10克,炙甘草3克。 每日1劑,健脾益腎,止血活血。 治療黃斑病變、干眼癥。中醫辨證為脾腎兩虛,血溢絡外。癥狀可見高度近視,黃斑區萎縮,平時反酸多,口干、乏力、嗜睡,大便不成型,女性月經量少,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老花眼 驗方1 組成:黑豆100克,浮小麥50克,粳米100克。 先將浮小麥用紗布包好與黑豆一起加水適量煎煮,待黑豆煮開花后,去掉浮小麥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驗方2 組成:枸杞子50克,粳米200克,冰糖少許。 先將粳米加清水煮至六成熟時,放入枸杞子、冰糖,拌勻后繼續煮至米爛粥成,每天早晚食用。 驗方3 組成:何首烏60克,粳米200克,大棗10枚(去核)。 先將何首烏加適量清水煎煮半小時,然后去渣留汁,再將粳米、大棗一起加入何首烏汁中煎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驗方4 組成:女貞子30克,枸杞子30克,粳米200克,冰糖少許調味。 先將女貞子和枸杞子加清水小火煮沸半小時,然后去渣留汁,再將粳米一起加入上述藥汁中煎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