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松風起,還家草路晞。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解讀: 華子岡位于輞川北區的制高點,地勢超拔,登其上可俯瞰輞川諸多景觀。傳說仙人華子期曾翔集于此山而得名,因王維平生篤信佛教、性好山水,將輞川這一林木繁茂的山岡命名“華子岡”。裴迪的這首詩是寫晚秋華子岡自然清新的景色,表現出安逸閑適的愉快心情。 夕陽西下,松風漸起,詩人漫步于回家的山間小道上,天上一輪美麗的落日悄悄落在山后,由于秋高氣爽,落日照射,路邊的小草上的露珠早已揮發殆盡。此時詩人游興正濃,悠然邁著小步走下山來,似乎“云光”“山翠”都不愿他離去,輕拂他的衣衫,追逐他的足跡,一個“侵”,一個“拂”,暗中轉換了主賓關系,顯得自然情趣。 全詩從聽覺、視覺、觸覺三者攝取了最能表現自己情趣的意象,有機合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藝術畫面,“含不盡之意于言外”,可謂字字入禪。 裴迪,生卒年不詳。陜西關中人。排行十。曾與王維同隱輞川(陜西藍田縣南),一同游覽賦詩,琴酒自樂。王維屢稱“裴秀才迪”,可見他未曾進士及第。天寶末入蜀,與杜甫相交甚厚。《全唐詩》存詩29首。 |
|
來自: 耕讀人家jkhpb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