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19:00-21:30,董旭花教授《基于專業觀察的自主游戲指導》直播課圓滿結束。 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董旭花教授的精彩分享讓聆聽的人如沐春風,董教授和評論區老師、園長們的熱情互動成了直播間最溫馨的畫面。學員老師們精神飽滿地參與了此次學習與互動,課程結束后,很多老師表示十分精彩,意猶未盡! ![]() ![]() (評論區熱情互動) 接下來就跟園園一起再來回顧這節不容錯過的課程吧。 專家主持課前分享 山東專家團隊做客園全直播間,正巧張海豫老師是董旭花教授的好朋友,今天好友助陣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課前分享和課后總結。 張老師從“為什么要觀察”“觀察什么”“如何觀察”三個切入點展開,為大家分享了觀察的依據、觀察的重要性和觀察的方法,為接下來董教授的正式開做了良好的引入和鋪墊。非常感謝張老師的分享,具體分享內容園園會在下篇推文中展示,記得關注園園喲! 精彩開講 觀察中,“觀”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比較持久的感知覺活動,“察”包含著積極的思維活動,所以觀察的過程不僅僅是看到事物的發展發生,而且需要思考其動向與本質。專業觀察不僅僅是看,需要教師帶著專業的視角去“看”“聽”“問”“思”。 接下來,董旭花教授與我們分享了一則視頻。視頻中不到兩歲的孩子想要從床上下來,一開始孩子把被子丟下了床,緊接著把枕頭丟下了床,孩子試著探了探腳,又向床邊丟了另一個枕頭,孩子再次探了探腳。孩子踩到了枕頭,順利安全地下了床,成功之后對著正在拍攝的家長回眸一笑。 通過視頻我們看到了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能動性;孩子的安全自護意識和能力;孩子的已有經驗,多次嘗試探究過程;家長在身邊帶來的安全感、信任感讓孩子有更多的嘗試機會……孩子下來之后的笑容,那種滿足感、驕傲、自信是任何事替代不了的。 所謂專業觀察是一種專業研究態度 研究方法 研究行為,需要教師觀念與角色定位的重構,需要儲備足夠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刻意練習、反復實踐與反思、共同體研討。 幼兒園中我們看到孩子們整齊劃一地玩跳竹竿的游戲、排好隊玩推小車的游戲、一起玩滾鐵環的游戲、跳繩的游戲等等,那這些是游戲嗎? 不一定!如果所有幼兒按照統一動作進行的跳竹竿游戲,更像表演而非體現自己意愿的游戲。關于自主游戲,老師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自主游戲等于自發的游戲嗎,自主游戲等于自由游戲嗎? 其實,沒有自由選擇和支配權的游戲不可能成為自主游戲,自由是自主的前提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自由不等于自主,但沒有自由,絕不可能有自主的產生。 教師“管住手、閉上嘴”后幼兒是不是一定會自主地玩?不一定!教師不放手就永遠看不到幼兒的自主游戲,但教師僅僅是放手還不夠。 “自主”包括:自我主張;自我計劃;自我行動;自我調控;自我反思;自我規范。幼兒自主游戲包括:自主選擇;自定游戲計劃;自己決定玩法、采取行為;自己解決游戲中的問題;自己進行游戲反思;自己參與游戲規則制定與自我約束。 專業的幼兒教師不僅僅是放手,需要在放手(放權)的基礎上進行專業的觀察,基于專業的觀察、分析和判斷,支持和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是否介入引導,教師需要基于觀察進行必要性判斷。不是所有的自主游戲都需要教師引導,不是所有的幼兒都需要教師引導,只要環境和材料適宜,教師不引導,幼兒一樣會有發展。 教師在介入之前多問問自己:發生了什么問題?幼兒自己是否能意識到或已將意識到?幼兒是否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能力解決?我不介入會怎樣?是否會導致幼兒挫敗或放棄?我介入又會怎樣?是否可能剝奪幼兒獨自解決問題的機會? 介入時機太早可能會導致教師看不到幼兒實際的問題和行動,剝奪幼兒自主發展的機會;時機太晚,可能幼兒因矛盾導致游戲進行不下去而放棄,或者因能力不足、因失敗、因沮喪而放棄。介入沒有標準時機,必須基于教師對于游戲現場的專業觀察與專業分析。 一般情況下,教師需要控制自己想要指導的沖動,再等等。當幼兒主動發出需要教師幫助時,幼兒游戲行為有明顯的安全危機時,幼兒因困難或矛盾沖突無法繼續游戲時,幼兒的行為或語言偏離正確的價值觀時,就需要教師立刻介入指導。 游戲前關注幼兒的自我主張、自我計劃。引導幼兒制定游戲計劃,有目的地做出選擇,拓展新經驗,承前啟后續接游戲經驗等。 游戲過程中關注幼兒自我行動、自我調控、自我規范。要謹慎再謹慎,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指導,或非游戲者身份介入指導,指導必須是正向的引導,避免成年人的主觀意愿、控制欲和教導欲去介入指導。 游戲后關注幼兒的自我反思與集體反思。游戲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回顧和討論游戲過程,交流和分享游戲經驗,討論游戲中的規則、合作、創造、問題和矛盾等。 教師引導的適宜性如何,需要繼續觀察幼兒。看教師引導后幼兒的態度和行為是否更積極主動、更充滿游戲的熱情、更專注投入、更靈活、更富有創意等。 反思性教育實踐是一個螺旋式發展的過程,教師需要不斷反思和追問。 專家主持總結 課程最后,張海豫老師基于董旭花教授的課程內容,鼓勵老師們要做合格的專業觀察者。有正確的理念,堅實的理論基礎,主動實踐的能力和自覺反思的意識。希望每位幼教人都是專業而優秀的幼兒教育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