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里,存在嚴重的男尊女卑,當時女子地位很低,還有很多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和道德規范要遵從,最典型的莫過于“三從四德”了。沒有結婚前,女子任何事情都得聽從父親的安排。結婚后,啥事都得聽丈夫的,一點反對意見都不能有,如果丈夫死了,那必須得聽兒子的。這是對女性思想的一種禁錮和扼殺。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現在幾乎是不會存在“三從四德”這種準則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禮法”也已經成為過去式,但是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還會經常看到這些準則出現在劇中,他們不僅為了宣揚禁錮思想的準則,也是真實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是古代特有的一種粗陋的文化。 這些“文化”在古代劇中也經常出現,比如我們熟悉的“守宮砂”,它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古代驗證女子貞操的一種藥物,在影視劇中,如果有女主要出嫁,第一注意查看的女子的守宮砂,已驗證是否是處子之身,在古代對這個是非常重視,只有已婚的女子守宮砂才會自動消失。 對于“守宮砂”有很多民間傳說和故事,據悉,當時的人將壁虎關在盒子里,每日用朱砂喂食,一直堅持49天后,此時的壁虎身體顏色發生了變化,全身通紅,這時便把壁虎和朱砂一起碾碎,點在女子的手臂上就變成了守宮砂,一直到女子婚嫁才會消失。 其實對于這種說法也沒有一個很準確的說明,畢竟受限于當時的科學條件。隨著社會的發展,直到現代人們從藥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從藥理的角度分析,我們發現壁虎和丹砂都屬于寒涼類的藥物,它們在活絡、解毒、祛濕等都有極大的功效,出人意外的是,它并沒有驗證貞操的作用,這也都是古人的“心理暗示”療法。在古代女性的地位卑微,手臂上點上朱砂可以讓女性在潛意識里產生敬畏廉恥之心。 綜上所述,守宮砂和貞潔可以說是毫無關系,只是當時人們的一種心理暗示,所以根本沒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基本上手一洗,朱砂也會淡化或者掉落。估計古代女性為了保持手臂的朱砂不掉落,需要經常點綴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