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告狀會。家長會,榮耀者的期待,失落者的煎熬。 班主任開家長會,年復一年,老套路,家長厭倦,再加上現在網絡發達,信息靈通,信息靈通的家長可以說第一時間就知曉了孩子的成績和排位。因此,就更沒有什么可以吸引家長耐心地坐在教室聽老師叨叨了。 用新招數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如果不是擊中家長的痛點和興趣點,也難以出彩! 開一場成功的家長會,從學校到老師,都是要費一番苦心策劃安排的。 所以,家長要重視每一次家長會。 家長呢,孩子考得好,開家長會很樂意;孩子考得不好、表現差強人意的,家長心急火燎地渴望第一時間弄清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的家長擔心家長會上孩子的成績和表現被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讓自己尷尬得下不了臺,就對家長會有畏難情緒。 過去開家長會,老師有一個誤區:開家長會,成了老師的訴苦會、告狀會,家長聽了鬧心。家長會成了堵心會。開家長會,成了部分學生和家長成功和榮耀的表彰會,其他的家長和學生是觀眾,是受教育者和尷尬者。 過去開家長會,家長有一個誤區:開家長會,就是拼命追問老師:我家孩子有哪些做得不好?如果老師沒有說出自家孩子一二三個缺點,就覺得老師在敷衍自己,耿耿于懷。 其實,無論孩子考得怎樣,家長會都是一場家長、學生、老師、學校溝通的一次盛會。 既然是盛會,我們就要帶著愉悅的心情去參與,而不是帶著虛榮心,帶著負罪心,帶著挑剔心,各懷自私心思去赴一場盛會。 家長無論參加的是一場老師為主導的家長會,還是學生為主導的家長會,都要有一顆包容心,一顆好奇心,一顆學習的心,一顆探究反思的心。 用包容、好奇、學習、探究反思的心態,參與到會議中。 包容同學和老師說得不動聽的話,好奇別的家長和同學的成功之道,學習學校和老師精心組織的會議精髓——講話、家庭教育材料等,探究適合自家特色的學習教育之路,反思過去的教育得失。 家長會后,是家長會最重要的一環,家長會成功與否,與家長會以后家長的表現緊密相連。 家長會后,家長雷暴閃電,暴擊孩子,孩子恨死老師和該死的家長會。下次家長會,孩子可能會聘用一個爸爸或媽媽去參會,或者選擇遺忘開會這事。 家長會后,和風細雨,同舟共濟想辦法,齊心合力完成夢想。,孩子對家長會就會充滿期待。 曾有故事說:一個家長參加完家長會,回家對孩子說:老師說你很有潛力,只要再加把勁,還會有很大進步空間,媽媽和你一起加油!后來,這個孩子在媽媽的激勵下,真的一次比一次好,由非常一般漸漸變得良好,變得優秀。后來這個孩子成了一個事業有成的青年才俊。 也許生活中沒有這個故事,也許生活中有比這個故事更勵志的,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屏蔽不利于孩子成長的負面評價,努力找到一個能讓孩子相信的優點,一個孩子有信心的方面,抓住這一點這一個方面,激勵孩子拼搏,助力孩子去為夢想努力。 老師和同學告訴你的孩子的缺點,作為家長的你,要用正向的語言去指出并作正向的引導。 比如:老師和同學告訴你,你的孩子長期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針對這個現象,作為家長的正向指出和引導方式是: 孩子,老師和同學對我說,你是一個做事認真的人,就是速度慢,從今天開始,媽媽(爸爸)幫你掐著時間,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肯定速度會越來越快。來,我們擊掌成交! 堅持這樣練習下去,你的孩子會越來越優秀,你對孩子的操心會越來越少。 積極勵志的家長會,就是這樣開!開的主角不是學校,不是老師,不是同學,而是你,主宰孩子沉浮的家長。 家是成長的搖籃!家是成功的搖籃! 今天,我們共享盛會,今天,我們自己為孩子開一個積極勵志的家長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