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李玫瑾教授的這段話,引發思考:“操場上特別活躍的孩子,一般學習也很優秀。缺乏運動的學生在學習壓力下,容易滋生焦慮和抑郁的不良情緒。壓力產生的毒素會破壞大腦中幾十億個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逐漸使大腦的部分區域萎縮。這表明,一個長期缺乏運動的人可能會變“笨”。” 眾所周知,運動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對于孩子的學習也至關重要,那么,如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讓他們愛上運動呢? 專家說 專家一: 體育是造就好孩子的最佳途徑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毛振明 體育是塑造好孩子的最佳途徑 體育可以給孩子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能力 體育可以給予心靈的陽光 體育可以給孩子們勻稱矯健的身材與體能 體育可以給予孩子們抗病耐寒暑的身體和意志 體育可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體育是在充滿“色彩”的環境中進行 讓人不怕苦、累、臟、輸、傷與寒暑 體育必須與人玩,必須守規則不任性 體育為你打開一扇無比精彩的文化窗 上圖展示了少年兒童身體素質發展各階段的敏感期。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現在身體弱點沒關系,長大了就好了,但事實上,孩子的身體發展是有窗口期的。什么是窗口期?到時間打開了,過了時間關上了,這就叫窗口期,也叫最佳的發展期或敏感期。 孩子的柔韌素質訓練窗口期從5歲開始,12歲結束;靈敏素質從6歲開始,12歲結束;平衡訓練的窗口期從8歲開始,12歲半結束;速度訓練的窗口期從7歲開始,13歲結束;協調訓練的窗口期從10歲開始,13歲結束。 等到孩子小學畢業的時候,柔韌、靈敏、平衡、速度、協調窗口期就全部結束了,所以,家長們不妨現在就利用好孩子們身體素質發展的窗口期,幫助孩子們把柔韌、靈敏、平衡、速度、協調等能力快速發展。 對于初中生來說,需要幫他們將耐力、力量給發展起來,多做俯臥撐、平板支撐、長跑等。 如今,學校給孩子設計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一共開設了1260節體育課。不僅要體育課里天天鍛煉,把那些能夠發展學生的走、跑、跳、投,支撐、攀爬、負重、踢打、滾動等活動細化到學校的每堂體育課里,還要讓學生能夠將鍛煉延續到暑假里。 不少學校都會為孩子們布置一些體育作業,請家長一定要配合學校,督促學生每天鍛煉,這樣他們的身體才會強健,身體素質才會發展,才能成為一個靈巧、矯健的人。 專家二: 5招讓孩子動起來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授 董進霞 當越來越多的孩子處于“雷打不動”的狀態時,家長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無計可施的家長們不禁發出靈魂一問:“為什么孩子可以一天不挪窩?怎么才能讓他愛上運動呢? 第一:家長的言傳身教 想讓孩子動,自己先要邁開腿,自己先要動起來。如果家長整天躺在沙發上不動,喊著孩子去動,這樣的效果會非常差。 第二:家里的周邊環境 盡可能創設讓孩子愛動的一個環境。比如安置籃球框、足球、各種運動器材等,孩子看到了,走過去他可能就要活動活動。 第三:多鼓勵孩子參與運動 孩子參加運動后可給予適當的獎勵,投其所好,前提是你要多運動。 第四:多與愛運動的伙伴一起 孩子受同伴的影響會比較大,尤其是中小學生,如果同伴愛運動,他也會受到影響。 第五:夏令營或課外興趣班輔助 引導孩子逐步培養對運動的興趣,或是孩子對哪個體育明星感興趣,家長可以通過明星的勵志故事來激勵孩子,引導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 家長說 家長一: 家長要理解孩子,要熱愛運動 作為兩個熱愛體育孩子的媽媽,我對這個話題特別有經驗。我認為,主要分為兩點: 2. 不愛運動的孩子,那是因為排課太累了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應該上體育課,應該愛運動,于是給咔咔安排! 要么一天三節運動課,一節課90分鐘;要么學習一整天傍晚讓高強度來兩小時踢球! 咔咔刷課父母非常有成就感,但孩子已經累趴下了! 下一次課耐著性子去,不出三節課,孩子不想去了,再也不想運動了! 事實上,運動是要有恢復時間的,一天一節課身體都沒有恢復時間,但很多家長安排課時都是一天好幾節。覺得孩子不累,不就是玩兒么?這累什么? 我有段時間給孩子在放學后安排了騎車課,發現他不怎么想上課了。后來才明白,上學一天已經很辛苦了,再去高強度騎車,體力根本吃不消。加上本身剛開始上課,比那些上了好久的孩子落后很多,上的也沒有成就感。調整到周末上午第一節課之后,早晨起來精神飽滿的去上課,孩子體能好,信心和興趣都倍增,進步非常快。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體育,但體育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和能力,不是消耗,更不是為了刷課。孩子不是機器,安排啥都能高效率上完啥。愛不愛體育這件事,不僅僅因為是否擅長體育,更多的是情緒,心理,自信心以及勇氣。 家長二: 讓孩子從運動中獲得樂趣 孩子的體育興趣不用激發,孩子天然的就對跑跑跳跳的體育項目感興趣,這是人作為動物的本能。 想讓孩子喜歡體育運動,那就多帶他去參加體育活動,當他從對抗性的比賽中得到“贏”的樂趣,你不讓他參加恐怕都不行了。當然,普通的體育運動,哪怕不是對抗型的,只要堅持,也能獲得快感。比如快走,這個單調乏味吧,但只要堅持半個小時以上,我們的大腦就會分泌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來讓我們感到快樂。 我家孩子參與體育運動比較多,有游泳、滑冰、舞蹈等等,沒有運動的時候,我們會快走一小時,她偶爾的時候累了,我就允許她騎車一小時,只要不下雨,天天如此。她非常喜歡跟我一起運動,我們倆每天走得一身汗,暢快淋漓,回來洗一個熱水澡,別提多舒服了。 所以,想讓孩子喜歡運動?很容易,讓他多參加,當他從運動中得到樂趣,自然就能一直堅持下來。 看完上述專家和家長們的經驗之談,我們不難發現,在如何激發孩子體育興趣中較為重要的一環就是:家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父母經常運動,并且談論運動的好處、買運動裝備、甚至觀看與運動有關的視頻節目,孩子受到這種環境氛圍的影響,自然會增加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比如這段時間的東京奧運會,就是提高孩子體育興趣的好時機,讓孩子向運動員看齊,看那些運動員多么厲害,能夠為國爭光,經過熏陶,孩子有了更高的榜樣目標,就會更自覺的投身到體育鍛煉上。 其實,體育運動不僅是一個鍛煉身體的過程,也是一個促進情感、了解孩子、拉近親子關系的好機會。平時和孩子一起運動時,要多對孩子的行為、付出和進步加以肯定,實際上,學會真誠地表揚孩子,肯定孩子,不僅能培養孩子的體育興趣,對孩子整個成長過程都是有大有裨益的! ![]()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