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新希望成為蓉企首家世界500強,位列第390位,是今年歸類于“食品生產”類企業中唯一的中國上榜企業。 與之相對應的是,新希望地產業務也迎來了大幅增長,根據中指數據,2021上半年,新希望地產的全口徑銷售額為641億,在全國房企中排名第32位,較去年全年的排名明顯上升。 然而,少為人知的是,新希望的權益銷售,近半年來卻僅有304億,這意味著,新希望地產的一半銷售額,都是替別人打工。 ▲說實話,新希望地產“不求權益、只求規模”,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但作為地產后進生,新希望地產突然如此發力,還是很值得咀嚼說道的。 02 對于新希望,眾所周知的是,這是民企的鼻祖級企業。從1982年開始,劉永好四兄弟便開始作為專業戶,從養殖業起家創業。20年后,劉永好與兄弟劉永行以超80億元的身家,當上了全國首富。 也就是在此過程中,新希望開始順應時勢,于1997年涉足地產業務。 此時,恰逢中國正處于城鎮租房制度改革前夕 然而,直到2012年 面對這種情況,2013年,年屆花甲的劉永好把公司交班給女兒劉暢,同時,“一朝天子一朝臣”,劉永好勸退了其他的老臣,為劉暢組建新團隊讓位。 而劉暢,早在2006年時,就擔任過新希望地產事業部副總經理,在上海負責新希望在張江建設的高檔別墅辦公區域——半島科技園的業務,她很幸運地趕上了房地產業最賺錢的末班車,因此對房地產有著比較早的接觸和興趣; 另一方面,劉暢在接班之后,曾向麥肯錫咨詢,新希望是否發力地產業務?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她任命年僅32歲的同齡人張明貴出任總經理一職(劉暢時年34歲)。 說實話,張明貴并非地產業出生 按照劉暢的話講,“張明貴大學畢業后就到公司來了 而張明貴,也確實沒有辜負劉暢和劉永好的希望 03 我們知道,新希望是先做產業,再做地產——如果新希望只是簡單的把地產看成是一個單獨的賽道、一個單獨的產業,那么,在房地產調控頻發、到處都是黑天鵝的銅錢時代,新希望真的是用不著這么“拼”的。 那么,為什么新希望地產寧愿“替別人打工”,即使錯過了地產黃金年代,也要做大地產規模? 其實,在這背后,是新希望的周期平衡戰。
那么養豬跟地產有什么關系呢?其實,地產圈有很多養豬的,比如此前的萬科,就宣布要成立食品事業部,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餐飲三大領域。 京基智農,前身康達爾原本為深圳市養雞公司,1994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農牧上市第一股。但名下有不少優質土地,例如位于寶安的山海上園。后來,京基集團控股康達爾并改名京基智農,并決心大力養豬。 此外,碧桂園、恒大、萬達等巨頭們,也紛紛傳說在養豬。具體養了多少,這就不是很清楚了。 然而,總體來看,目前地產行業內,都是將養豬作為一個產業上的加法,并沒有想到要將養豬和地產還可以雙向賦能,甚至能夠起到平衡行業周期的作用——然而新希望,卻意識到了。 一方面,新希望利用養豬業務,與地產相互促進,實現產業協同。 例如,因為有產業加持,新希望地產融資常年保持在3-5%的極低成本,這在不僅民營企業中優勢明顯,基本可與央級房企的市場競爭力一較高下。 再比如,新希望養豬重點投資區域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區域:環渤海對應京津冀市場,魯南蘇北對應長三角市場,廣東西部和廣西對應珠三角市場,川渝地區對應成渝本地的市場。這些區域既是新希望飼料業務的優勢區,也臨近豬肉主要消費區(四大城市圈),更有助于通過落地豬產業而實現拿地協同。 甚至于,新希望還直接讓“地產總”張明貴也負責養豬業務,老將鄧成為此無奈離職。 張明貴認為,“地產以買地作為生產,作為未來效益的基礎,養豬也一樣,拿地很重要。其中,養豬場的布局、地區的選擇會帶來不一樣的成本、不一樣的效益,我會把地產的選址經驗帶到養豬的戰略布局中。” 如今,整個新希望,都由張明貴總覽全局,除了著眼于麾下快速躥升的地產規模之外,他還要進一步尋找不同業務板塊之間,尤其是養豬和地產兩個板塊的最優解。 而另一方面,從周期的角度講,養豬和地產都是強周期行業,新希望同時做養豬和地產,也是希望兩個行業之間的周期互相抵消,特別是地產行業,有助于熨平豬周期。 就在最新的新希望年報里,新希望去年、前年通過養豬和飼料業務,每年都掙了將近50億;而今年上半年,隨著豬價下跌、飼料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爆發,新希望半年就凈虧損了32億,相當于去年大半年養豬的收益全虧沒了。 也正因為如此,新希望如果想要在養豬場上站穩腳跟,實現基業長青,有助于熨平豬周期的協同產業必不可少。在地產業務做起來之前,飼料是新希望熨平豬周期的主要底蘊,但飼料行業增長并不快,且新希望飼料業務早已做到全國第一,難以一時之間繼續放大規模。 為此,在深思熟慮之后,新希望選中了地產行業。 為什么地產行業有助于熨平豬周期?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我發現,當房價越漲,豬肉就越跌;當豬肉開始上漲,房價就會迎來調整了。 ▲每個豬周期大概在3-4年左右,經歷一個小波峰,再來一個波谷。有趣的是,豬周期和房地產周期的曲線,幾乎完美相反。比如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計算后對比豬肉和房地產的相關系數,三線城市的相關系數為0.09404,幾乎不相關;二線城市的相關系數為-0.2653,微弱的負相關;一線城市的相關系數為-0.45423,中等的負相關。越是在大城市,豬肉越跌,房價就越漲! 沒錯,對于肉價和房價的關系,你可以這樣理解:花了太多的錢買房子,就沒錢買肉吃了;而當大家都不買房子了,手里的錢拿去享受,肉價也就上來了。 時至如今,地產行業處于政策打壓、高位調整的狀態,而豬肉行業基本已經見底。
只是唯一沒讓新希望預料到的是,上一波豬周期,因為非洲豬瘟的加持,是一次超級豬周期;而上一波房價漲價潮,因為15-16年放水,也是地產行業少見的放量大漲。 如此,超級豬周期和超級地產周期,新希望還能有把握熨平嗎?特別是隨著地產年度銷售額突破千億,地產負債總額也過千億,同樣的千億,但企業經營的壓力卻凸現,股價已經斬到腰部一下七寸位置。 04 根據克而瑞統計數據,2017至2020年,新希望地產分別斥資187億、287.2億、407.9億、250億購買土地, 2018、2019年連續兩年在業內位居前50。 而到了今年上半年,新希望的拿地勢頭更是有增無減,達到336億。 ▲如果按照最新監管規定,買地金額不得超過年度銷售額40%,目前,新希望拿地投銷比已經超過50%,已經踩踏紅線。 當然,按照新希望地產副總裁姜孟軍的說法,新希望地產發展至今從沒任何一塊地虧損,無論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總能保持發展節奏,無懼行業周期。 但很顯然,在新的監管環境下,新希望繼續以激進拿地來彌補規模不足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也許,對于新希望這樣一家伴隨改革開放幾十年成長起來民企來說,地產行業近兩年的調整,也只是一個短暫的小周期,和過去幾十年經歷市場磨練相比,也并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吧! 關于地產,希望能與大家有更多交流。 交流、爆料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加我微信。 |
|
來自: 昵稱7227519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