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家的屋檐下,整整齊齊排滿了九個燕子窩,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掛在墻角的小鈴鐺。 12米左右的屋檐,也就能搭的下這么多燕子窩了。 燕子很聰明,它們搭窩的時候,會特意躲開門口和窗口,與人方便,與己方便,這個道理,燕子都懂。 每天早晨,媽媽都會拿著掃帚去給九戶燕子家清理糞便,每天五分鐘,從外屋房檐掃到走廊,從燕北飛,掃到燕南歸,一掃就是好多年,不厭其煩,樂此不疲。 我們家的房子是1997年蓋起來的,當年也算是村里比較氣派的房子了。 春天蓋好的房子,我們還沒來得及搬進去住,燕子們便自由自在地在新房子里安家落戶。潔白潔白的墻面上,掛著泥巴的痕跡,還有地面上一整堆一整堆的鳥巴巴,著實不好看。 也有鄰居勸說,這些燕子可精著呢,你不給它戳了窩,它是要年年來,大清早的就吱哇亂叫,還到處拉屎,很討厭…… 無論別人怎么說,媽媽是堅決不忍心戳了燕子窩。 媽媽說,燕子愿意落在咱家,那是跟咱家有緣,千里萬里的飛來,就想找個家落腳再生一窩小燕子,城里沒有他們安家的地方,農村再不待見它們,那就真成了無家可歸了。 恰逢我們家緊靠著大馬路,看到整齊排開的燕子窩,來趕集的人們便不由得點著頭挨個數數,還會有人嘖嘖稱贊,說這家人必定心善,連燕子都不舍得傷害。 每次帶孩子回媽媽家,小家伙都會欣喜地盯著飛來飛去的燕子,看看燕子爸爸媽媽棲息在電線上,就像一排排巧妙的音符;又看看爸爸媽媽捉蟲子喂小燕子,然后,一家一家嘰嘰喳喳唱著歡快的曲子。 孩子站在那里看燕子,我在一旁看孩子,像是在欣賞畫里的故鄉,我的故鄉。 我想,多年以后等孩子長大了,回想起去姥姥家的情形,還會脫口而出:“我記得姥姥家屋檐下有很多燕子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