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TV7《鄉約》欄目聯合團中央青年發展部評選出2017年中國十大愛情故事。肖東坡是《鄉約》欄目的主持人和制片人,他說:“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英雄,只有心靈上彼此'棋逢對手’,精神上'高度依賴’的愛情,才能走得長久,物質和學歷不是維系愛情的決定因素?!保?2月27日《中國青年報》) 一個失去雙臂的西藏軍人,贏得了女筆友的愛情;一個失去雙眼的丈夫,在妻子的精心呵護下獲得成長;一對有著共同志向的年輕夫妻,在創業中相愛相殺,都變成了對方的必需品。這樣的愛情故事被賦予“理性浪漫主義”,對價值紛呈、文化多元、物欲橫流、紅塵滾滾的社會,特別是婚戀情感追求迷失的當下,是一個光明的指引。 失去雙膀的王俊景雖然終身不能給妻子吳新芬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但他們從相隔千里最終成為終身依靠。最近熱議的電影《芳華》中的劉峰與林丁丁,雖然有近乎完美的第一次擁抱,但這卻是一場單相思的終點,并成了劉峰人生悲劇的起點。 前一對是英雄與崇拜英雄的交織,是理性浪漫主義的結合。后一對就不同了,具有浪漫氣質的林丁丁,其實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物質現實主義代表,而劉峰,則是鄧麗君歌曲滋養的浪漫有余,而多年學雷鋒錘煉的理性不足。這還是表面上的差別,根本的原因在于一對貌似般配男女,其價值觀是不是契合。 但不是說,“三觀”相同就必然會相愛。比如,劉峰與何小萍,善良早為他們兩人牽了紅線,為什么直到暮年才碰頭呢,那是因為劉峰是個理想浪漫主義,直到被發配,在戰場上行將犧牲,還放不下林丁丁。浪漫夠堅強,可理性始終長不大。不僅誤了愛情,后來生存狀態惡化,與此不無關系。而何小萍則是悲觀現實主義,這就注定了他們“有戲”,卻有一段很長很長的“長征”需要跋涉。 “終身不抱”釀造永恒愛情,“傾情一抱”鑄成人生悲劇。筆者歌頌前者,但希望永恒的愛情都不缺“傾情一抱”;筆者嘆喟后者,但希望“傾情一抱”化為綿延的幸福長河。 理性充滿了現實主義。作為文學藝術創作方法,它與浪漫主義并非絕對排斥。 同時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沒有文人相輕、同行相斥,李白的浪漫主義怎么夸張都真實靠譜,杜甫的現實主義怎么悲苦都自覺超我,兩種藝術風格相互輝映,這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忠君報國,兼濟天下,雖然沒有實現他們的政治抱負,卻像日月一樣共同照亮了盛唐詩歌的天空。 李白與杜甫,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成為知已并流芳千古,是不是間接證明了理性浪漫主義的價值呢? |
|
來自: 新用戶1096clAp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