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可以用“關你啥事”和“關我啥事”解決我們生活、工作中80%的煩惱。但是,也有不少人如《后漢書·周榮傳》:“若卒遇飛禍,無得殯斂。”所謂飛來橫禍。所以,很多事情,往往是不可預測的,而有事情卻可以把控,比如說話的尺度該如何把控。
 在生活里,生活中,不少人的天性就是,喜歡輕易的給別人下定論,隨便去評論別人,如現今的輿論暴力,“害人不淺”可不是一點點。 一輛三輪摩托車側翻,刮擦后起火,監控拍到后面有一輛黃色的出租車,他見死不救。停了兩三秒之后,就飛快的開走了。看到這,輿論的力量大家都能想到,是有多可怕。網友們都在群情激憤指責這個司機見死不救,不停下車來,幫忙報一個警,打一個電話,就可以避免這三輪車內的一死一傷。但是最后呢?經過核實以后,發現小黃車司機,只是把車停到了安全的地方,先讓乘客下車,就立即就報了警,還拿了自己車上的車載滅火器,趕去救援那個倒地的三輪車。劇情逆轉,是不是很可悲?也不知道當時發布這個視頻的人,還有哪些對司機口誅筆伐的網友們,他們后來是怎么想的!很多事情,不是因為你看到的什么就是事實,那些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論斷所帶來的傷害,是不是值得我們去深思。 
當代作家王小波說: 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對此人有利的事,難免會傷害到另一個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見解受所處環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覺得明辨是非是難的讓我。 走在街上張口就說“嘖,嘖,這么年輕就好吃懶做,好的不學,學別人傍大款”。素不相識,看到年輕女子穿著時尚,被一個你認為的“糟老頭子”挽著手,便妄自定論于人。是否你有懷疑,如果你知道別人其實是父女關系,你又是不是得把唾沫星子吞回去呢?在你滿嘴噴糞時,反問下自己“有據可查?”人不能總見不得別人好,或見不得人間疾苦,心中無尺,口中無度,最終只會令人生厭!
井蛙不可語海者,拘于虛也; 夏蟲不可語冰者,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語道者,束于教也。 井蛙、夏蟲和孤陋寡聞的人,都是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不能與井蛙聊大海,不能跟夏蟲聊冬天的事,更不能和孤陋寡聞的人談天論地。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當我們的認知不夠全面的時,判斷就會變得淺薄,甚至膚淺。在不了解別人,更沒經歷過別人的人生,你又憑什么去判斷別人輕易下論斷呢?就如常說的“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善”是一個道理。在道家的無為思想當中,有一種觀念,不會以自己的主觀妄念和認知去判斷人與事。也不會被自己的主觀意識所局限,私心消散,以便接近無為的境界,視野廣闊。雖說我們不能達到無為那種高度,但是,少輕易判斷別人,也可少犯些錯誤,不是嗎?作為個體的我們,本身就很難做到完全中立的去判斷某些人,某些事。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和傷害,往往就是“自以為是”而來的。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個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勢,也不是別人都如自己那般的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