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醫案的病人是我本人,說起來過敏性鼻炎,應該是跟隨我最久的一個過敏性疾病了,大概從小學就開始,小時候一直吃的是過敏藥和鼻炎康片,鼻炎康片我記得是德眾牌綠色的,到現在那個藥吃完嗝氣的難聞味道我還記憶猶新,每年的春天或者外界有變化碰到刺激物時,真的非常難受,噴嚏停不下來,鼻涕眼淚汪汪,高三去青島青醫附院開了兩個藥,然后到我這次發作前差不多五年沒有出現這個問題了,我一直以為我大點身體素質上來了,所以也沒事了。 上周五去門診上班,那天是負責問診寫病歷,可能是接觸病人太近(我們皮膚科很多都是過敏病人,我也不知道哪里來得刺激物),我一上午打了五六個噴嚏(當然我全程戴口罩沒有摘下來),但是 也沒有流鼻涕我也沒有太在意,結果第二天就開始流清涕,鼻癢噴嚏停不下來,兩眼淚汪汪,鼻子擦到停不下來破皮,我就知道,過敏性鼻炎沒有放過我,時隔五年,它來了他來了它又來了!!! 但是現在的我已經是個成熟的醫學生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粘膜非感染炎性疾病。這個疾病發病率非常高,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在我讀書生涯遇見的同學們,周邊總會有那么幾個有過敏性鼻炎史。 1.遺傳因素 研究數據顯示過敏性鼻炎具有家族聚集性,和基因遺傳有關。在中醫里,就是先天體質不足,例如父母是某種體質,孩子很容易也是某種體質。 2.過敏原刺激 過敏原多來自于動植物、昆蟲、真菌、塵螨、特殊物質材料等。皮膚科經常做的斑貼實驗和過敏源篩查也是來找一下你的過敏原有哪些,在生活中盡量避開這些致敏物質。這是現代醫學總結的治療措施。 但是生活中總是多多少少會遇見所謂的致敏物,為什么別人沒事兒,你就過敏性鼻炎了呢,我自身的經驗來看,這些對過敏物的反應程度是可以改變的,所調整自己的體質來適應外界環境,才是正確的方法。 1陣發性噴嚏 ,每次超過三個,清晨更多。 2清涕,大量清水樣鼻涕,有時可不自覺從鼻孔流出,質地似水。(非常重要的一點,黃鼻涕質地濃稠的鼻涕不屬于我這次說的情況。) 3鼻塞,間歇性或者持續,單側或者雙側。 4鼻癢,閉內發癢,有時癢到打不出噴嚏,進而淚流,有時伴有眼癢、咽癢耳內癢。(這個我覺得是最痛苦的,癢到你流淚,卻不給你一個爽快的噴嚏!) 中醫治療這個疾病,很多都是用荊芥、防風、白芷、辛夷、菊花、藿香等祛風散寒或者清熱解毒的藥,我小時候經常吃的鼻炎康片就是這種,這是一般的治療思路,再者就是補中益氣類的藥物加上辛防蒼耳子這類。 過敏性鼻炎的證型分類很多,但是觀察發現,更多的其實是陽氣不足這類的證型,陽氣不足,衛外之力下降,外邪容易入侵,比如我自身的癥狀,早晨噴嚏會更嚴重一些,再就是春天的時候,有時候從圖書館出去見太陽,也會噴嚏連連,這些都是自身陽氣不足,遇見外界陽氣升發時,想要鼓動邪氣外出的表現。 黃元御在《四圣心源》里是這樣描述鼻病的: 鼻病者,手太陰之不清也。肺開竅于鼻,司衛氣而主降斂。宗氣在胸,衛陽之本,貫心肺而行呼吸,出入鼻竅者也。肺降則宗氣清肅而鼻通,肺逆則宗氣壅阻而鼻塞。涕者,肺氣之熏蒸也。肺中清氣,氤氳如霧,霧氣飄灑,化為雨露,而輸膀胱,則痰涕不生。肺金不清,霧氣瘀濁,不能化水,則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竅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外感風寒而皮毛閉秘,臟腑郁遏,內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積莫容,則逆行于鼻竅。鼻竅窄狹,行之不及,故沖激而為嚏噴。肺氣熏騰,淫蒸鼻竅,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大體上是說打噴嚏和流清涕是由于肺金不降,肺金不降則宗氣阻塞而鼻塞,肺氣熏蒸而流涕,至于噴嚏,則是因為鼻竅狹窄,氣逆行之不通則沖激。而根據黃元御的一氣周流,肺降則需要調理脾胃的氣機升降,讓脾氣升清,胃氣降濁,這樣正氣充足,祛除外邪。關鍵在于調理中土。 我這次用的五副愈的方子就是黃元御的桔梗元參湯。 組成:桔梗9g 玄參9g 杏仁9g 陳皮9g 法半夏9g(可減至6g) 茯苓9g 甘草6g 生姜9g 煎服,我一般是1.2L升水煎成400ml 分成200ml早晚服用 適合肺氣郁逆、鼻塞噴嚏流清涕的患者。 如果像我一樣屬于急性發作的,一般五六付就效果很明顯的,事實上我自己喝了兩幅就基本上不怎么流鼻涕了,只剩鼻癢比較明顯,喝完五副基本也沒事了。但是如果是長期過敏性鼻炎,一般都有點虛癥,這五六付吃完有改善的話建議改方繼續扶正補虛,例如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八珍丸等等。 我本來以為我用這個方子是偶然,然后我去網上查了查,原來這個方子治過敏性鼻炎真的很厲害,包括羅大倫很多醫生都有推薦過,因為藥物成分很多藥食同源的,所以也會給小孩子用。也有前人做過實驗研究,證明它對過敏性鼻炎確有療效。 黃鼻涕或者鼻熱生瘡鼻塞聲重的,黃元御在四圣心源里的鼻病章節也有論述,如果有需要的可以自己去買來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