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服用艾司唑侖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小?長期吃艾司唑侖有何危害?吃多久算“長期”?常吃艾司唑侖,這4點注意事項您知道嗎? 艾司唑侖是苯二氮卓類中樞神經抑制藥,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同部位抑制。隨著用藥劑量的增大,臨床表現可自輕度鎮靜到催眠甚至昏迷。其作用機制為加強或促進γ-氨基丁酸的抑制性神經遞質作用,主要在中樞神經各個部位,起突觸前和突觸后的抑制作用。有較強的鎮靜、催眠、抗驚厥、抗癲癇、抗焦慮作用,以及較弱的中樞性骨骼肌松弛作用。艾司唑侖鎮靜催眠作用比硝西泮強2.4-4倍,可使慢波睡眠延長,且未見明顯后遺效應,主要用于失眠、焦慮、緊張和恐懼,也可用于抗癲癇和抗驚厥。 艾司唑侖口服起效較快,一般服藥后40分鐘左右便可入睡,作用可維持5-8小時,建議失眠患者以小劑量0.5mg起始,逐漸增加至最低有效劑量,常規劑量為1-2mg,在預期入睡困難時,上床前5-10分鐘服用,每周2-4天間斷服用,長期服藥者應按需使用,盡量避免連續服用,連續服用不超過4周,超過4周應由醫生重新評估。對于體弱者和老年人,建議艾司唑侖起始劑量為0.5mg,有需要或者藥物耐受時可增加劑量。長期服用艾司唑侖,應逐漸減量停藥,不宜驟停,以免誘發頭痛、失眠、焦慮、震顫、心動過速、驚厥等撤藥綜合癥,建議以每周減量1次,每次減少1/4片為宜,當日劑量減至1/4片時,按該劑量繼續服藥1周,然后停藥。 艾司唑侖是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鎮靜催眠藥之一,其療效確切,常見嗜睡、困倦、頭昏、乏力、步態不穩等不良反應,增加劑量偶致頭痛、共濟失調、運動功能障礙、語言含糊不清、呼吸抑制、震顫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可導致記憶力下降、體重增加、認知障礙、性欲減退等不良反應,此外,長期服用艾司唑侖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苯二氮卓受體下調,可產生耐受性和依賴性,突然停藥可引起頭痛、失眠、抑郁、緊張、不安、煩躁、焦慮、震顫、心動過速等戒斷癥狀,即藥物成癮,是長期服用艾司唑侖最嚴重的不良反應。 為了預防艾司唑侖誘發的藥物成癮,通常要求短期使用舒樂安定,一般為2-4周,不推薦長期持續性用藥。失眠癥的發生機制復雜,個體差異大,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艾司唑侖的用藥劑量和用藥療程都應遵循個體化原則,但按需、間斷、足量用藥的總體原則不變。使用艾司唑侖時,持續用藥時間不超過4周,超過4周應重新評估,必要時可以更改治療方案,對于艾司唑侖,長期用藥通常是指4周以上,有研究發現,使用艾司唑侖時,戒斷癥狀在短至一周的推薦劑量治療停藥后即可出現。 常吃艾司唑侖需要注意: 1.老年人中樞神經對艾司唑侖比較敏感,耐受量小,初始劑量宜小。 2.長期用藥可出現耐受性、依賴性、成癮性。長期用藥,停藥應逐漸減量,不應驟停,驟然停藥可發生撤藥癥狀,較多見睡眠障礙、易激惹和神經質;較少見胃腸道痙攣、惡心、嘔吐、精神紊亂、驚厥、肌痙攣、顫抖、異常多汗。嚴重撤藥癥狀較多見于長期過量用藥者。 3.用藥過量的表現:持續精神紊亂、嗜睡、震顫、持續言語不清、站立不穩、心動過緩、呼吸急促或困難及嚴重肌無力。 4.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有藥物濫用或成癮史者、運動過多癥患者、低蛋白血癥在、嚴重抑郁癥患者、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嚴重慢阻肺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處于抑制狀態的急性酒精中毒者應慎用。#謠零零計劃# #健康明星計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