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后半段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這段時期國際航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不是飛機而是郵輪,郵輪自英國開始興起,在1850年英國皇家郵政允許私營船只公司,幫助他們運輸包裹和郵件,從這以后郵輪行業開始興起,許多遠渡重洋的遠洋郵輪都在這一時期誕生,比如說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泰坦尼克號。在《大洋上的綠洲》一書中記載了許多關于郵輪誕生及發展的歷史過程,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郵輪是如何發展的。在二戰結束之后航空業飛速發展,郵輪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 郵輪的特點在于體積巨大,航速緩慢,通常情況下要在海面上行駛很多天,為了避免游客在航行過程中過于無聊,郵輪內部通常會有很多娛樂設施,可謂是海面上的移動酒店。郵輪雖然安全舒適,但在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郵輪沉沒事件,比如說在二戰時期郵輪既可以用來軍用也可以當作民用,在海面上的普通郵輪就曾經被當做軍事目標擊沉過。在1918年美國制作了一部名為《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的無聲動畫,記載了一個一戰期間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 ![]() 一戰期間美國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強國,而英國則是西方的老牌強國之一。一位名叫摩根的美國富商全額收購了英國最大的輪船公司,他的這一舉動讓英國國會感到不滿,認為大英帝國丟了面子,便選擇扶植另一家,名為卡納德的輪船公司以對抗摩根。在英國國會的大力支持下,卡納德輪船公司制造出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郵輪——盧西塔尼亞號,在當時被稱為開辟了郵輪史的新紀元。 ![]() 當時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他們都曾在郵輪上加裝武器改為武裝巡洋艦,在保留客運屬性的同時使它們擁有戰斗力,盧西塔尼亞號也是如此。在1915年的5月7日,這艘郵輪像往常一樣滿載著1000余名乘客從美國紐約出發,在航運過程中遭到了德國巡洋艦的襲擊,整艘郵輪迅速沉入大海,船上的1000多名乘客幾乎全部葬身于此,由于船上有數百名美國人,這一事件導致美國在一戰期間對德國宣戰,可以說這一沉船事件改變了當時的國際格局,使一戰結束的速度提前。 ![]() 除了這艘郵輪之外,二戰期間也有一個被軍艦擊沉的郵輪,恰好它沉沒在我國海域,所以我們對其擁有打撈權,據說這艘郵輪上面有數量眾多的金銀珠寶。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這艘郵輪來自日本,它的名字叫做阿波丸號,與其說上面都是日本的珠寶,倒不如說這是他們從東南亞各國掠奪的寶物。 阿波丸號全長5084英尺,總噸位11429噸,最高時速20節,它最開始制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旅游觀光,但二戰爆發之后日本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使它擁有了戰斗能力,成為了一艘武裝巡洋艦,并且在上面還能夠運載數量眾多的資源,日軍在二戰期間曾多次利用它運輸貨物,可以說這艘郵輪為日本做出了重要貢獻。 ![]() 1945年3月,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失利,想要獲勝幾乎已經成為了妄想,在東南亞的日本士兵得知這一消息之后,爭先恐后的登上郵輪想要逃回國內。此時郵輪上除了那些東南亞富商和日本士兵之外,還有很多他們這些年掠奪的寶物,重量已經達到了數千噸,再加上那么多的游客,當時的承載量已經超過了標準值9倍,阿波丸號很容易發生危險。 但他們此時滿腦子想的都是趕快回國,根本沒有把風險放在心中,行駛了多天之后阿波丸號來到我國福建附近的海域,正好被在附近巡邏的美軍潛艇發現,看到日本的郵輪美軍毫不猶豫的發射了數枚魚雷,這艘郵輪就這樣沉入大海。 ![]() 許多年過去了,我國打撈出日本的沉船,事實證明這里確實有很多珍貴的珠寶,但是遠遠沒有傳聞中那么夸張,國際社會得知這一消息之后,美國希望把貨物歸還給日本,而我國卻只還了一樣,那就是日軍的遺骨和他們的遺物,以表示人道主義,至于那些他們在東南亞國家掠奪的資源,我們自然沒有義務奉還。 我們的這一做法其實是非常人道的,讓這些逝去的日軍能夠回國安葬,但美國竟然還要求我們歸還貨物,這一要求就顯得過分了,畢竟這艘郵輪沉沒在我國海域,我們對其擁有打撈權和所屬權,繳獲物資是合理的行為。在上個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有很多人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希望在未來不會再有戰爭,各國能夠友好相處。 參考資料: 《大洋上的綠洲》 《魯西塔尼亞號的沉沒》 |
|
來自: 新用戶41015886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