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1歲的少年駕駛蔚來ES8,因自動駕駛導致高速車禍死亡。據說是撞上一輛道路維修車。從現場畫面看,十分慘烈。道路維修車被撞翻了,ES8前臉全部損毀。 這場慘烈的車禍與火爆的自動駕駛再次扯上關系。蔚來緊急回應稱,Navigate on Pilot(NOP)領航輔助不是自動駕駛,后續有調查結果會向外界同步信息。 是的,無論是車輛說明書,還是官網,蔚來都沒有承諾NOP是自動駕駛功能,都說是輔助駕駛。但是,這是否意味著蔚來在這場致人死亡的車禍中沒有責任? 1、蔚來與自動駕駛似乎一直強綁定?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我用“蔚來 自動駕駛”關鍵字在百度上查閱發現了許多條內容。 其在百度首頁的廣告中,關鍵詞仍包含高級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 蔚來官網的關鍵詞,也是自動駕駛。 1月份,蔚來總裁秦力洪發表演講稱“明年蔚來將推出下一代自動駕駛,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飛躍”。 摘錄下秦總的原話:“在2022年,在明年年初,我們將推出下一代的蔚來的自動駕駛,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飛躍,并且利用ET7的推出,提供了包括11個800萬像素車規級高清攝像頭,包含33個傳感器的一套超感系統。” 其實,蔚來一直標榜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從2017年的ES8推出就開始這么干了。 2017年12月17日,自媒體量子位發布蔚來公司新聞稿稱:“在量產電動SUV上,蔚來的AI方案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是自動駕駛。” 文中還引用了蔚來創始人李斌的發言:“李斌表示,自動駕駛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變革,將分兩步走。” 2019年7月23日,在易車網有篇自媒體文章,同樣稱“蔚來汽車自動駕駛”。 2020年8月4日,虎嗅發布蔚來公司新聞稿《自動駕駛大神終入蔚來》。 蔚來另一位創始人沈斐在微博曾秀出自己在NIO輔助自動駕駛下,邊吃東西邊開車很爽的微博。目前,該微博早已不見蹤影。 此外,在大量車評視頻中,我們也能看到蔚來和自動駕駛的強綁定。 眾所周知,車評行業的玩法,如果企業不充值,只會有負面,充值后才有正面,所以你懂的。 綜上所述,無論是蔚來創始人對外發言,還是蔚來公司的相關宣傳報道,似乎都把蔚來與自動駕駛進行了強綁定? 這導致的后果有兩個:1、為了使用自動駕駛,買蔚來汽車;2、車主認為蔚來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很強大,很安全。 如今,車禍出現了,人死了,自動駕駛就突然改了名字“輔助駕駛”。 2、瘋狂推崇自動駕駛汽車是殺人。 因使用自動駕駛而遭遇車禍死亡的事故,已經越來越多。蔚來ES8的這場車禍與2016年1月特斯拉用戶的自動駕駛車禍如出一轍。 蔚來ES8撞上一輛道路維修車,而當時的特斯拉則撞上一輛道路清掃車。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輛特斯拉轎車直接撞上一輛正在作業的道路清掃車,特斯拉轎車當場損壞,司機高雅寧不幸身亡。經交警認定,在這起追尾事故中駕駛特斯拉的司機高雅寧負主要責任。 這場事故也導致特斯拉在后續銷售中,將“自動駕駛系統”說辭全都改為“輔助駕駛系統”,以規避事故發生后企業的責任。 特斯拉因司機使用“輔助駕駛系統”導致的車禍案件時有發生,但是這并未引起蔚來等電動車企業的廣泛重視,他們仍然在銷售、宣傳中刻意或非刻意地將自己與自動駕駛聯系在一起。 今年以來,蔚來旗下的產品曾被曝出涉及多起交通事故。1月25日,在一輛空曠的高速公路上,1輛蔚來ES8開啟L2級自動駕駛功能(NOP),先后撞上了一名男子和一輛五菱宏光,兩車嚴重受損。 7月30日,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大道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一輛蔚來EC6撞擊石墩后車輛損毀嚴重并發生自燃,車主不幸遇難。今年5月,北京建國門內大街的一輛ES8汽車發生事故,車輛前部損毀嚴重,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蔚來在宣傳中多次強調自己NOP領航輔助能力的強大,ES8作為其主力車型更是搭載了25個傳感器,包括一個前向3目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4個環視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一個駕駛員監測攝像頭。蔚來L2級自動駕駛系統使用了Mobileye的Eye Q4芯片提供算力。 而如此強大的AI能力卻仍然無法識別一些障礙物,比如,靜止的橋墩,靜止的公路維修車。在一次車禍后,蔚來官方曾解釋:車速過高,NOP剎不住,AEB沒啟動。既然無法做到安全可靠,蔚來為何仍要與自動駕駛強綁定?這是否等于把風險轉嫁給了車主? 3、為了保命,遠離自動駕駛。 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把自動駕駛技術作為自己的宣傳賣點,給整個社會制造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特斯拉的馬斯克也因此廣為詬病,但是并不影響其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公司。 特斯拉因自動駕駛而熱銷制造了極壞的榜樣,中國電動車新品牌紛紛效仿。畢竟,作為新品牌,只宣傳電動汽車容易陷入同質化,也沒新鮮感。因為電池技術不是自己的,車的制造也是代工的居多,唯有在AI技術和軟件上可以做點差異化。 而且愿意嘗鮮的人比比皆是,自動駕駛自然成為最大賣點。5月上海車展上,更是成了自動駕駛炫技的盛宴。可惜,從技術的角度來說,無論是雷達,還是視覺解決方案的自動駕駛技術,都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都不具備商用的能力。有些預測認為,真正的自動駕駛可能還需要20年時間。還有些科學家認為,永遠無法實現。 現在車企為了賺錢瘋狂宣傳自動駕駛,把車主當“小白鼠”,這簡直就是謀殺。為此,磐石之心強烈呼吁: 第一,盡快立法,禁止車企使用自動駕駛字眼做任何宣傳。并在因車主開啟自動駕駛功能發生事故后,對車企追責。車企為何沒能做到足夠的防范措施,防止車主把手從方向盤拿開呢? 就在蔚來ES8發生事故的當天,《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發布,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進行了多項要求。 其次,呼吁購車者不要為自動駕駛技術買單,更不要隨意開啟自動駕駛功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你把生命交給機器的瞬間,就意味著你大腦一片放松,當危險逼近的時候,你根本沒能力接管車輛。 目前,谷歌Waymo采取的策略是完全無人干預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因為經過無數次測試發現,Waymo發現讓人在充分放松的條件下去接管自動駕駛的機器,是完全錯誤。 據說,2016年,23歲的特斯拉車主在撞車前幾秒仍在哼著小曲呢,下一秒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