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怎么辦?中醫解決就這幾點,方子尋常卻有不俗療效。 脾胃為中焦樞紐,脾氣宜升,胃氣宜降,但如果情志抑郁,肝氣不舒,臟腑失和,就會形成氣機的逆亂,最終導致脾氣下降,胃氣上逆,臨證可見嘔吐、嗝逆、惡心、吞酸、犯胃等癥狀。想要解決脾胃氣機逆亂造成的癥狀,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點就是重在疏肝,肝主疏泄,疏泄就是指的機體對精神情志、飲食運化、水液代謝的等諸多生理活動的協同治理作用,如果肝的疏泄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其他臟腑氣機之郁,所以治療要重疏肝。第二點需要辨別寒熱虛實,第三點行氣與降逆相輔相成,第四在用藥行氣藥時,藥中病即止。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患者,患者胃脘部脹滿疼痛、惡心、噯氣、時有泛酸,食后脹甚,做胃鏡檢查結果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經服用西藥治療無明顯效果。所以來診,患者出診時,神情抑郁、形體消瘦、脘脹連脅、噯氣則舒、泛吐酸水、食少便干、月經量少,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證屬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肝胃不和。在治療上以舒肝解郁、理氣和胃為主。 藥物組成包括:柴胡、白芍、炙甘草、香附、郁金、蒲公英、梅花、佛手炙、甘草。患者噯氣頻作,加旋覆花、老刀豆;胃脘痛甚,加延胡索;吐酸明顯再加烏賊骨。如此可達和解內外,交通上下,疏通氣血的目的。二診脘脹基本消失,大便通暢,仍泛酸,食欲不振。前方加黃連,吳茱萸,妙谷芽、炒麥芽、神曲。三診胃脘痛消失,僅時有痞滿、泛酸食欲漸增,身疲乏力。治以健脾理氣消食,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后經復查胃鏡結果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疤痕期。 綜上所說,運用行氣法來治療脾胃病,行氣法不僅能止痛除脹、運脾和胃,還能解郁化痰、祛濕等作用,雖然方子雖尋常,但往往以平淡制勝,取得不錯的療效。 #胃腸##中醫##中藥##非常病例##我的門診故事# |
|
來自: 昵稱6387961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