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時間管理大師” 今天,bo姐想跟大家介紹這樣幾位基金經理,堪稱基金圈“資金管理大師”,資金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樣使用。。。 首先,是長城基金的劉疆。 截至目前,劉疆所管理的3只基金分別是長城行業輪動混合、長城久源靈活配置、長城久祥混合。 但是年初至今,3只基金年內收益差距極大。表現搶眼的長城行業輪動,截至2021年8月15日,年內上漲78.63%。表現最差的長城久祥混合,年內下跌了1.20%。 粗略計算可知,業績差距高達80%。 (數據來源:iFinD;持倉來源于基金2021年二季報) 如果只是單純的業績差距較大,說實話,這樣的例子雖然少但不是沒有,為啥把它拎出來單獨寫? 如果你觀察這3只基金的持倉,bo姐相信很多朋友會哭泣。同一基金經理劉疆管理的3只基金,重倉賽道走向了差異巨大的三個方向。 比如,長城行業輪動混合,重倉新能源賽道。另外兩只基金,分別重倉軍工賽道、白酒+科技賽道。 (數據來源:iFinD;持倉來源于基金2021年二季報) 其次,再看看金鷹基金倪超,這位“時間管理大師”也很騷氣。 倪超一共管理了8只基金,AC份額分別計算。其中3只基金的賽道分化很嚴重,業績差異也很大。 截至2021年8月15日,倪超管理的金鷹行業優勢混合押注新能源汽車,年內收益率達到55.49%。 金鷹成分股優選,則是重倉投資低估值的銀行板塊,以及少量的券商股,基金年內回報僅僅1.00%。 估計里面的基民都要哭瞎了,愣是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 金鷹元和就更讓人看不懂了,現金倉位82.78%,去年年報時權益倉位還高達80%多,收攤不干了? 從往期來看,這只基金經常出現神之操作,也不曉得其中都發生過哪些黑山老妖一般的如煙往事。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深度探索下。 此外,還有這樣幾位基金圈里的“時間管理大師”。比如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一只基金重倉醫藥,一只基金重倉新能源;泰達宏利張勛,一只基金重倉寧公司,一只基金重倉茅公司。 人家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咱是同一位基金經理,卻擁有“三個不同的夢想”,真可謂基金圈版的“時間管理大師”。 不管行情咋變,只要押對一個行業,他們的排名就能遙遙領先。不管市場怎樣變局,他們都是極端的成功者,“我左青龍,右白虎,老牛在腰間,龍頭在胸口。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如何規避“時間管理大師”? 在今年業績表現優異的逆襲基金中,是否存在很多這樣的騷包操作?哪些基金屬于分散押賽道的時間管理大師,今年正好表現突出?哪些是多行業配置,確實選股做得好的黑馬? 其實,這種現象隨著行情的分化正愈演愈烈。 在這種極致的投資風格下,想要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往往需要很極致的押注單一賽道、重倉投。 但賽道變幻不定,或者等你認可某個賽道了,再進去已經沒啥甜頭了。 于是一些“時間管理大師”粉墨登場,所管基金分別押注不同賽道,只要某只基贏了自己就贏了。 當然了,我們也不排除一些基金經理管理基金較多,有掛名現象,實際并非基金經理本人的操作。 但是這樣的“聰明”操作,讓基民如同坐在活火山上。 在投資中,基民應該如何規避這種騷包的“時間管理大師”? 第一,剔除一些首尾業績差距較大的基金經理和基金(行業主題基金例外)。 bo姐正好在網上有看到一張數據圖,跟大家貼下。以主動權益類基金為例,對比任職期限最長的現任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截至8月6日,有9位基金經理近一年首尾業績相差超100%。 其中,前海開源崔宸龍,方正富邦基金的吳昊、李長橋,中信保誠基金的王睿,長信基金的左金保,在管基金近一年首尾業績差距都超過了100%。 剔除其中一些細分賽道基金產品后,收尾業績差異較大的多是分散配置了不同賽道,可以排除掉。 數據來源:wind 第二,對單個基金經理進行重點分析。 在我們買入某只基金時,可以整體觀察分析下基金經理,注意代表作基金業績與整體業績相兼顧。 看看基金經理是少數幾只表現好,還是整體業績都不錯。 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基金產品的十大重倉股、倉位管理等。買的公司,是不是基金投資主題一致,是否存在“時間管理大師”行為,持股有沒有太集中、投資風險等情況。 這些數據不代表未來持倉,但可以看出基金的投資風格。 如果業績差距并非差的很極致,整體業績均表現出色,則是多行業配置,確實選股做得好的黑馬。如果該基金經理是“分散押注”型的,則以規避為主,畢竟誰也不知道他啥時候給你來個大動作。 從基民的角度來說,基金只是自己的投資工具,別感情用事。在投資時,應該以資產配置為中心,追求水無常勢,不賭賽道,不博運氣。平平穩穩跨越牛熊市場變幻,已經很香了。 【風險提示】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