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6號,人社部發布了上調養老金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份要以4.5%為高限,為本省份的退休人員上調養老金。果然不出所料,今年上海市又第一個出臺了養老金上調方案,5月12號上海市人社廳發布公告,為上海市企事業退休職工、城鄉居保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增加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增至1200元,漲幅高達9.1%。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統一采用定額增加、掛鉤增加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
第一,在定額調整方面,享受上調待遇的退休老人,每人每月增加70元;
第二,在掛鉤調整方面,上海市沒有跟繳費年限掛鉤,只跟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企業退休人員是以本人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3%;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是以退休時職務職級對應的同職務職級人員平均養老金為基數,每月增加3%。與去年31省市的調整方案相比,這一做法是史無前例的。
第三,傾斜調整方面,只向高齡退休老人傾斜,對于2020年年底,年滿60周歲的女性、年滿65周歲的男性,每人每月增加20元。
養老金上調是從2020年1月1日開始的,也就是說前5-6個月漏發的養老金,社保機構一次性補發到位,根據通知的相關求,企業職保退休人員、城鄉居保人員增加養老金,將于5月18日發放到領取養老金人員的賬戶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的養老金將于6月20日發放到位。
上海市雖然率先公布了養老金上調方案,但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很多老人對上海的養老金上調方案不滿意,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以下兩點讓人開心不起來:
第一,取消了跟繳費年限掛鉤的調整。很多人參保繳費注重細水長流,也就是盡可能壓低繳費基數,延長繳費時間,這樣既能避免社保費用支出過多,從而影響到生活質量,還能盡可能延長繳費時間,確保退休后享受更多的養老金漲幅、同時能享受終身醫保報銷待遇。大多職工都是有目的性的延長繳費時間,但如今上海市養老金上調不與繳費年限掛鉤,讓那些長繳費的人產生了一種卸磨殺驢的錯覺,加上現在延遲退休已經板上釘釘,如果不跟繳費年限掛鉤,可能會進一步打擊參保人繳費積極性,因此導致很多人對上海的調整方案產生不滿。但其實仔細推敲,你會發現在于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方面已經包含了與繳費年限掛鉤,本人養老金水平高就是得益于繳費時間長,繳費基數大,如果在跟繳費年限掛鉤,就屬于重復調整了,所以上海市的這一做法還是比較合理和公平的。
區別對待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根據人社部的要求,各省份要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統一,但是上海在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溝調整方面,卻針對兩類群體出臺了不同的調整方案。很多人覺得這么做好像在傾斜照顧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其實這是錯誤理解,本身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高,如果按照本人養老金水平調整,會導致養老金高的人漲的更多,會進一步增加社會貧富差距。所以上海的這一做法,恰恰是體現了公平,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