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九年,昆侖闡教教尊元始天尊,以一句“生來命薄,仙道無緣,只合享人間富貴”為由,將時年已七十二歲高齡的姜子牙趕下山。 此時,姜子牙的心里一定是很浮躁以及喧囂的,為什么,三十二歲上山,昆侖修道四十年,大半輩子就這么過了,本打算繼續(xù)苦熬歲月,孬好奔個前程的時候。 視若神明,事實上也是神明的師尊元始天尊卻說,仙道無緣,只合享人間富貴。人間富貴是什么? 駿馬高官,嬌妻美妾。眼睛里看著五光十色,舌頭上滾著山珍海味,倘若倒退個三四十年,這玩意畢竟是極好極好的,然而,到了老邁到吃塊蛋糕都咯牙的年紀,突然拿著玩意出來誘惑人,需要嗎,有用嗎? 好在元始天尊也不是空口白牙,而是給姜子牙安排了一條光輝大道,即扶周滅商,代理封神,萬般無奈,姜子牙就這么下山了。 下山之后, 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才于紂王十五年正式進入西岐,其后渭水河邊玩了兩天直鉤釣魚的行為藝術(shù),最終唬得文王姬昌屈尊下降,一聲“太公望子久矣”之后請姜子牙出山。 其后呢,姜子牙終于知道命運不可違逆,遂仰仗“是到危急關(guān)頭 ,必有高人輔佐”的絕世神通,一路過關(guān)斬將,一直折騰到紂王三十五年。 終于,事兒弄成了,姜子牙也被周武王姬發(fā)加封為位列五侯九伯之上的齊侯,管半個山東地界,事已至此,姜子牙尊崇已及,想必沒人比他更牛叉了吧? 神是什么? 在鴻鈞的定義中,雖然根行較次,但已經(jīng)可以不死,不死,意味著千萬年的長生久視,但凡得到就是永恒,可姜子牙呢?姜子牙享受的人間富貴呢? 咱也懶得算歲數(shù), 就算他就任時剛出生,也不過能享受個百十年的光景。 百十年與千萬年,掰著手指頭都能算過來,肯定千萬年更長久些,事已至此,姜子牙的人間富貴,姜子牙的五侯九伯之首還有意義嗎? 老版封神榜里有這么一個情節(jié),申公豹封為分水將軍后,嘲笑姜子牙,我好歹是個神仙,你呢。 就這句話,說的姜子牙良久不語,他在想什么? 看看看漫天的神仙,都是曾經(jīng)的敵人以及下屬,想當年見面,都是要沖他姜子牙鞠躬或者打拱的,可如今他們身居神位,姜子牙還是個凡人,難道以后就天地反覆,要沖著他們鞠躬并且打拱嗎。 曾經(jīng)高貴的尊者淪落到這般地步,這必然是不成的,既然不成,就要想點別的辦法,想什么辦法? 利用掌握職權(quán)之便,也給自己封神? 事實上,民間有這種說法,說姜子牙最后給自己封了玉皇大帝,當然,這純屬謠言,因為封神中是有玉皇大帝的,即便沒有,也有柏鑒這位管領(lǐng)三百六十五路清福正神,怎么著也輪不到姜子牙坐莊。 更何況,他只是代理封神,也就是拿著封神榜照本宣科,該封誰,不該封誰,暗地里元始天尊管著,姜子牙半點不能自專。 也就是說,封神,姜子牙只是替他人做嫁衣裳,把光彩給了別人,把心酸留給自己。 也就是說,姜子牙為什么沒給自己封神?是因為他沒那個權(quán)力,至于什么死后才能封神,姜子牙沒死,所以沒有封神之類的解釋純屬下氣通,因為倘若真是這個原因,姜子牙其時已經(jīng)九十多歲,他就不能先給自己留著嗎。所以,申公豹的問法是有點道理的。在他眼里,姜子牙,學道四十年,幾乎耗盡一生的時光,最后落了個仙道無緣,好容易執(zhí)掌封神,封了漫天神仙,臨了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自己個兒半根神毛也沒撈著。 世上還有比姜子牙更加蹭蹬的人,以及更加蹭蹬的運氣嗎? 那么,申公豹的這種認識對不對? 毫無疑問,老版封神榜里的這個情節(jié)完全是杜撰,因為倘若申公豹真這么說,姜子牙一定不會沉默不語,若有所思,而是很驕傲的回答: 完全是因為萬仙陣你逃得早,所以沒有聽到鴻鈞老祖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姜尚大功垂成。 這句話有什么要緊? 大道圣人嘴里的大功,非同小可,這一句不要緊,立刻有無量功德加身,導致命理悄然發(fā)生變化,原本,仙道無緣,但,鴻鈞嘉獎之后呢? 老君就欣喜的對姜子牙說:重修身命,方是真仙。 已經(jīng)有了仙的資格,接下來要做的,不過是重修,走走程序,就可以順利登天成仙,雖然僅是真仙,但真仙也是仙,而仙,在封神里,地位是要比神高那么一點點的。 事已至此,姜子牙為何不給自己封神,原因便很清楚了,兩個,一則沒有那個權(quán)力,二來呢,完全不需要,因為他最后是有資格成仙的。 由此可知,只問耕耘,不問前程的人,最終,前程是會老老實實找上門的,因為不動才是最聰明的動,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