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莢 三個棱 一粒粒黑黑的小種子 摸起來還有點扎手的感覺 這神奇的種子就是蕎麥 會發出 嫩嫩的蕎麥芽 會長成 青青的蕎麥苗 開出美麗的小白花
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個笑話。 有個小伙子有事外出,過了個把月,回到老家,看到漫山遍野的蕎麥,正開著小白碎花,有些已經開始結莢打種,便洋聲洋氣地說:“這是什么東西,一個莢,三個棱,還開著小白花?” 被正在挑水干活的急脾氣父親聽到,頓時火冒三丈,覺得這孩子,還沒出門幾天,就忘本了,連蕎麥都不認識了,拿起扁擔給了他三扁擔。 這小子被揍得在蕎麥地里滿地打滾,大喊:“哎喲,不好了,不好了,蕎麥地里打死人了。” 這小子還真是有點搞笑,打一頓,立馬清醒了,啥都記起來了。對比一下大詩人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小子是該打。 笑話莫談,今天我們主要是來觀賞蕎麥的發芽過程的。 3月23日(第一天): 蕎麥種子,泡了一天一夜,漲大了一圈,浸水的表皮開始軟化。 3月24日(第二天): 豆莢一樣的皮開始在水的滋潤下,微微裂開,有些已經露出了白色的種仁。 3月25日(第三天): 蕎麥尖尖的小頭上長出白色的小尾巴來,那是蕎麥在發芽了。 3月26日(第四天): 乳白色的小芽越長越長了,仔細看,會看到芽上有毛茸茸的小根。 3月27日(第五天): 乳白色的小芽慢慢變成了蕎麥的根,微微泛綠的葉子也要從殼里慢慢鉆出來了。 3月29日(第七天): 根往芽苗盆下面的孔里扎,葉子頂著蕎麥皮,正努力抬頭往上長,莖開始微微泛紅。 3月30日(第八天): 莖拉得更長了,長得更高了,個別蕎麥苗頂上的莢殼開始脫落,不規則的葉片慢慢舒展。 3月31日(第九天): 莖一直在長,有些葉片完全舒展開來,薄薄的葉子,皺巴巴的,有些雜亂無章的感覺。 4月1日(第十天): 大多數的葉片都舒展開來了,頭頂上的蕎麥皮也基本脫落殆盡,有些葉子還是皺皺的,繼續雜亂無章,但是顯然有生機多了。 4月2日(第十一天): 繼續長高,蕎麥葉子完全展開,紅莖綠葉,雜亂無章感滿滿消失,綠油油地鋪滿芽苗盆。隨意拔出來一根,放在嘴里,莖酸酸的,葉子微苦,一股青新的香味,沁入心肺。 4月5日,(第十四天): 一盆綠油油的有機蕎麥苗很快可以收割了。 收割: 長到8到10厘米,即可收割。 涼拌蕎麥苗,淖水,蔥姜蒜爆鍋,加生抽、適量水和鹽,燒開,澆到淖過水的蕎麥苗上。吃一口,有種嫩嫩的脆脆的略帶甘甜的微苦的清新,繼續再吃一口,回味無窮。 最后,發幾張網絡上圖片,這些生長在土壤中的蕎麥,開著美麗圣潔的小白花,結著有棱角的種子,一陣風吹過,飄著蕎麥的清香,那分明是大自然的芬芳。 伴著二妮的歌《蕎麥花》,結束本篇。 雖然沒見過漫山遍野的蕎麥,但卻可以從歌聲里看到…… 美食系列: 故鄉味道系列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