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 高考結束了,只不過今年的日期定在了七月份。說起這個月份啊,我腦子里就是高中第一天報道時聽的歌一一七月上。哦對,我今年大一了,在家呆了半年多,這個暑假過去我也就成了一年前自己口中的學長。 我的高中時光,當時的自己覺得十分枯燥且無聊,現在感覺也一樣,不過我會換一個說法:平庸。這三年中的前兩年我都住校,宿舍里八個人,人來來回回的走,只有六個是一直固定不變的。我們住的這棟宿舍里原先是女生宿舍,提起這個是在一次夜談會上,大家天南海北的聊,突然有人蹦出來一句:廁所里沒有小便池你們發(fā)現沒?一陣沉寂過后,宿舍里爆發(fā)出了炸裂的笑聲。由于地方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同和本省自身人口基數較大,我們那會兒 每個班都有一百多號人。什么概念呢,兩人的課桌通常要坐三個人,晚幾分鐘去食堂就可能要排十幾分鐘的隊,夏天晚上洗澡,每個宿舍一定是先派出一個人飛快的跑回宿舍占領為數不多的幾個花灑之一,然后要么一起沖,要么輪流上。當時感覺不到什么,畢竟周圍的同學都是這么過的,但如今自己以過來人的身份再去看,會真挺佩服那些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們。住校的每一天都像是前一天的翻版,身邊所有人都重復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作息,一個個年輕的軀體被套進同樣肥胖的校服里,看不出半點差距。唯一讓人熱血沸騰的也就是每周兩次的體育課和每天早上的例行跑操了,只不過前者是主動,而后者比較被動。 我一直都不是那種特別用工、有明確目標的學生,相反,大部分時間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或者說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就這么過了兩年,我悄無聲息的成為了一名高三黨。其實跟以前相比也沒有太大的變化,無非就是考試變多了,體育課沒有了。可是我開始有種說不清楚的害怕,怕自己的三年就這么沒有痕跡的過去了。這樣的想法一旦開始,就很難再停下。于是我拼命地學,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什么,那段時間室友們都說我不對勁,我無暇顧及。終于,我開始獨自吃飯,再也無法忍受終日鬧哄哄的宿舍。 我搬了出去。 一間學校附近的小公寓,三間臥室,我是第一位租戶,房東是個大學生,剛畢業(yè)一年。他送了我?guī)讖埍诩垺乃奚岚岢鋈サ哪翘煸谙掠辏医枇溯v電動車來回跑了三趟。最后一趟出宿舍的時候撞見了宿管阿姨,她問我干嘛,我說我搬出去住了,她一臉詫異的揮了揮手讓我走了。回頭看了一眼宿舍一樓的大門,我左手夾著涼席,騎著車沖進了那個周日的雨里。 走讀的日子有趣了許多,每天下了晚自習,躋身于人群中向校門外走去。學校此時就像一張巨大的嘴,一點一點的把我們吐出去。出校門徑直穿過一條馬路后再左轉,然后直走幾百米就到了我的小屋。我以為搬出來會讓我焦慮的心態(tài)有所好轉,可結果顯然并非如此。我仍舊是在不知所謂的忙碌中度過每一天,這一度讓我很挫敗,無可奈何的挫敗。 時間還在前進,任何事物冥冥中都有其特定的規(guī)律,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促使著日子向前向前再向前。我開始嘗試著與自己和解,不再把自己置身于難以脫身的焦慮之中,不再為一些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問題所困擾。終于,我不再焦慮。 我畢業(yè)了。 離家的那天老爸送我到車站,他拿著我的行李,我替他撐著傘。看著老爸遠去的身影,我在心里對自己說:這可是全新的一站,你要加油啊!那晚的硬臥很軟,睡夢很甜。 軍訓結束意味著大學生活正式開始,就這樣我邁入了生命中的新階段。大學的課余時間完全由自己支配,所以能做很多自己喜歡的事,這讓我的大學生活充實而快樂,真正體驗到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含義。可美好總是稍縱即逝,感覺剛換上厚衣服就放寒假了。彼時的我還不知道等待著我的將是史上最長的寒假,于是我雖有些不舍,但也高高興興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疫情的嚴重性讓人們不得不待在家里。我們也就開始了全國性的網絡授課模式。起初還能保持注意力認真的看著屏幕,可后面是真的放開了,一點也聽不進去,總想著自己看回放也一樣,結果就是什么都沒干。直到有天早上我洗漱時被嚇了一跳:鏡子里的我臉色蠟黃、胡子邋遢,還有很重的黑眼圈。那天我依然沒有聽課,因為被自己嚇到了,我在反思自己。想著想著我睡著了,還做了一個夢,夢里我回到了一個高三的中午,我在食堂吃飯,做我對面的兩位同學邊吃飯邊聊天。“我突然發(fā)現高中已經過去十二分之一了!”,左邊的震驚的對右邊的說。 我猛然驚醒。 外面,又下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