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面包:收入、工作和離婚有關? 沒有錯,曾有心理學家發現越窮的夫妻越容易離婚,后來又發現,在調整教育水平等因素之后,這個效果消失了。 其實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對夫妻賺多少錢,而是太太比先生多賺多少錢。 如果妻子的薪水拿來支付家里面一半以上的開銷,比起那些「平付」或是「靠老公」的家庭更容易離婚。 在一段經濟收入極其不平等的夫妻關系里,除去那些特別相愛和諧的家庭,基本上都是誰賺的錢多,誰就是這個家的真正的主權掌控者。 尤其是在女性賺錢比男性多很多的時候,在世俗的眼里,就會為這個人冠上一個名稱,俗稱“軟飯男”。 男人可以沒錢,可以不帥,但對生活一定要陽光,要充滿熱情,那樣身邊的人才能感覺快樂。 如果一輩子悶悶不熱,一輩子只會給周圍的人無盡的壓抑,那有錢又怎樣,生活終歸還不是一團糟。 有人統計過,在離婚案件中,“經濟問題”成為夫妻離異的一個主要原因,窮和富不是考量標準,而是女人們普遍認為“男人不交經濟大權”。 成為夫妻之后,女人在家照顧家庭和孩子,十分渴望的就是男人給予自己支持和尊重,而尊重的最好表達就是上交經濟大權。 有些男人不愿意,于是女人從折騰男人到折騰婚姻,最后就成了折騰自己,一旦得不到經濟大權,便生出了離開的心思。 很多女生并不害怕苦一陣子,就害怕苦一輩子。 戀愛時,有情可以飲水飽,可是走入婚姻,就不要再迷信這句話了。 男人可以窮,但不能窮得理所當然; 男人可以一時沒錢,但不能一世沒錢。 任何一段感情,如果是拋開了金錢來空談,都是用泡沫堆積起來的神話。 只有涉及到了金錢的愛情,才可能堅固。 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另一半的行動里,根本沒有讓人看到希望。 心死是在一瞬間。 但是死前,其實已經歷盡煎熬。 婚姻是一場盛大的投射 我們懷揣著對美好充沛的情感生活的希冀進入婚姻時,并沒有做好準備。 獲得一段理想的現代婚姻,首先要打破幻覺,直面人性的真相。 現代婚姻最常見的幻覺之一是將婚姻的質量寄托在找到一個永恒不變的“理想對象”之上。 一旦相處不如預期,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是“是不是找錯了人?”。 于是也總有人在追問:“以后遇到更好的人該怎么辦?” 更常見的情況是,很多人結束了一段自認為糟糕的婚姻,進入下一段婚姻之后,仍舊過得不幸福。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到:不成熟的愛是因為需要所以愛,而成熟的愛是因為愛所以需要。 彼此都作為一個完整而真實的人存在,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沒有權衡利弊、互相利用,這樣的關系才是滋養的。 每個人都想通過選擇來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最好是從此走上幸福巔峰。 但卻忘了,意外和驚喜同在,錢和顏在愛情面前是如此的空洞并不堪一擊,無愛的婚姻就不存在包容,無信仰的婚姻更不可能長久。 而在如此浮華的當下,女人唯一能快速判定婚姻的標準竟然可憐到只剩下“錢”,而在沒錢的前提下相識、相知、相戀、相愛至結婚,一定看到了他身上長久的閃光點,從而幸福婚姻才是唾手可得! 有時候幸福是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和錢無關。 在這個世界上,對于生存不易的普通夫妻來說,總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說法。 但其實,“哀”的由來未必是錢的本身,而是人們對婚姻的態度。 貧窮的夫妻也有幸福快樂的,只要他們同心協力,有需要錢財時不遺余地的共同付出。 耳邊陣陣想起那句“沒有錢你會愛我嗎?” 復雜心緒翻滾而來......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婚姻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源于一定的經濟基礎,它的運作也始終遵循著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所以金錢問題在婚姻當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和地位。 錢的確不是萬能的,我們當然也不能把賺錢當作人生全部目標。 但你必須承認錢的重要性,必須對錢有敬畏心。 錢從來就不是糞土,它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的底氣,它能給你自由、尊嚴和安全感。 大多數女人的愛,似乎從來都不計回報。 顛沛流離也好,浪跡天涯也好,只要你能給她一點溫柔,她會用滿腔的熱忱給你擁抱。 愛的愛是純粹的透明,不要摻雜任何雜質和額外的條件。 兩個人的愛, 心靈中經常有情緒化的體驗,任何物質狀況都可以簡單地被這種情感溝通經驗和這種情緒要求所取代。 可有些能夠風雨同舟的人,未必能共享榮華。 婚姻里的性、愛、陪伴、錢,你會怎么排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