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點:杭州西湖之蘇堤 不管初衷是去哪個景區,每次但凡來到杭州,似乎都繞不開西湖。這不,從太子灣繞出去,可不又到了西湖嗎? 都知道西湖有三條大堤,其中兩條特別出名,那就是蘇堤和白堤。以前我們沿著西湖賞景,多走白堤。不過這次我們出了太子灣就是蘇堤,自然就往蘇堤去了。 蘇堤,舊時被稱為蘇公堤,是北宋元祐四年,大詩人、文學家蘇軾任杭州知州期間,為了疏灘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筑而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就把它命名為蘇堤。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所以一般人游西湖,大多不會選擇貫穿這條大堤,畢竟對于徒步來說,還是有點長。 南宋時,蘇堤春曉曾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可見蘇堤春天的景色之美。其實就是在秋天,走在堤上,還是很美的。 望山橋南面的御碑亭里,豎立著康熙題寫的“蘇堤春曉”碑刻(也有人說是乾隆題寫的)。桃紅柳綠,是蘇堤最出名的景觀。一樹桃一樹柳,紅綠相間,煙春三月的景色,簡直可以美醉人。 當然,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堤很寬,早就不是蘇公當年修堤的模樣了。可是蘇堤之名,卻一直沿用至今,畢竟這條南北大堤,還是蘇公奠的基嘛! 蘇堤除了以“蘇堤春曉”聞名,元代的時候還被列入錢塘十景之“六橋煙柳”。寒冬過后,蘇堤報曉,柳浪生煙,足見此景有多受人們的喜愛,可不是現代人在網絡上吹噓出來的網紅打卡地。 從南山路走上蘇堤,即使不是蘇堤春曉的觀賞季節,還是游人如織,這盛況是一般景點難以達到的高度,可見西湖之盛名。 長堤的左側是是西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南湖,水體以橋洞與西湖其他水體相通,沿湖可以看到太子灣公園、九曜山、花港觀魚公園的部分景點,還有西湖著名庭園之一的蔣莊。 在樂水亭可以坐在長椅上休息,吹一席湖風,賞一眼湖景。不過很多游客都忙著賞景,還真沒有人在亭子里奢侈地浪費光陰。堤上除了樂水亭,還有醉書亭、仁風亭,分別在西湖的組成部分西里湖和岳湖段。 民間有“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的歌謠,桃紅柳綠不用說,是蘇堤的顏值極致。 六吊橋,是指蘇堤上的六座橋。解放后這六座橋重新加固并拓寬,橋欄桿全部采用青田雕刻,雖然保持了古橋的樣式,可看起來還是簇新得很。 其中映波橋在小南湖,鎖瀾橋、望山橋、奪堤橋在西里湖,東浦橋和跨虹橋在岳湖。雖然蘇堤比白堤更長,但是蘇堤的兩岸有花港觀魚和曲院風荷兩個景點,所以很多游客都會選擇乘坐游覽車或公交車銜接這兩個景點。 在花港觀魚附近有碼頭,可以前往湖心島和三潭印月等湖中的景點。不過,我們今天的時間是不夠悠閑游湖的了,所以只能拐到花港觀魚去。 自駕游:杭州西湖之蘇堤 10月初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