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其區別在于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執業,執業醫師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 1執業助理醫師指具有《醫師執業證》及其級別為“執業助理醫師”且實際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人員,不包括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 執業醫師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后,由國家衛生部統一發放的,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于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綠色封面的證書)。 執業醫師在全國內陸各個醫療機構注冊后可以取得合法執業資格,擁有處方權,同時職稱取得為:醫師。 助理注冊后只有在鄉鎮一級衛生院具有處方資格,在其他等級機構需要執業醫師指導下處置病人。可以理解為助理約等于以前的醫士。而且沒有執業醫師資格,無法取得更高的職稱報考資格醫師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2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類別分為臨床、中醫(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口腔、公共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維醫、傣醫、朝醫、壯醫。截至目前,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共有38種類別。 考試方式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醫學綜合筆試全部采用選擇題形式。各類選擇題均由題干和選項兩部分組成。題干是試題的主體,可由一段短語、問句或不完全的陳述句組成,也可由一段病例、圖表、照片或其它臨床資料來表示;選項由可供選擇的詞組或短句組成,也稱備選答案。 醫師資格考試采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