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年譜記載:1952年 3月26日約見即將赴朝代理彭德懷主持志愿軍工作的陳賡,并托他將關于朝鮮停戰后幾項問題的解決方案稿①帶往朝鮮征求即將回國治病的彭德懷的意見。 注: 這個方案是周恩來口授大意,由聶榮臻、粟裕召集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外交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研究后于三月二十五日起草的。 看過以上內容,并沒有看出主持軍委工作的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委托陳賡帶到朝鮮征求彭德懷意見的,關于朝鮮停戰以后幾項問題的安排方案的具體內容。但是,在看過陳賡日記后,大致可以看出部分內容: 以下為陳賡日記的記述:1952年 三月二十七日, 第三次入朝,奉命換彭德懷回國。雖非志愿,但堅決執行命令。……。 三月二十八日, 十一時許,車抵沈陽。驅車訪鄧華及高崗同志,商談甚久。 三月三十日, 黃昏時到達志司。與彭談,告以主席意見及我來意,促其歸國休養。彭未表示意見。談約兩小時。 四月二日, 彭對總參謀部所提停戰后的部署意見完全同意,并預定以鄧華為司令員,甘泗淇為政委,楊得志為副司令員。萬一戰爭再起,他提出以我為司令員。我未表示意見。 總參提出停戰以后安排的方案,涉及到志愿軍領導機構安排的意見有兩點:一、停戰如果實現,預定以鄧華為司令員,甘泗淇為政委,楊得志為副司令員。二、如果沒有實現停戰,朝鮮戰爭繼續打下去的話,預定以陳賡為司令員。 關于陳賡三次赴朝鮮戰場和代理志愿軍司令員職務的前后過程,我在前面發文中介紹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觀看。謝謝! 本文參考書目:周恩來年譜、陳賡日記、聶榮臻年譜、粟裕年譜、彭德懷年譜。 建國初期,毛主席主持軍委會議,左1、程潛副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副主席、朱德副主席、彭德懷副主席等在座。 1958年,周恩來總理和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在機場迎接客人時交談。 1955年10月1日,粟裕大將與陳賡大將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閱兵式。 彭德懷元帥、陳賡大將、肖華上將、肖向榮中將陪同毛主席接見南斯拉夫軍事代表團。 陳賡大將陪同周恩來總理會見民主人士和原國軍將領。 陳賡院長與首席顧問奧列霍夫(左一)、副首席顧問葉果洛夫(右一)、副政治首席顧問諾維克(右二)合影。 1955年11月,陳賡院長、劉居英副院長陪同越南國防部長武元甲大將參觀空軍工程系實驗室。 陳賡大將與楊成武上將、徐肖冰、陳錫聯上將、康克清在一起。 建軍30周年之際,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與賀龍元帥、陳毅元帥、粟裕大將等,接受全國政協委員會的獻旗。 1959年4月24日—6月中旬,彭德懷元帥與王樹聲大將、肖華上將、張宗遜上將、楊得志上將、陳伯鈞上將、張學思海軍少將等,出訪東歐等七個國家和蒙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