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2年,回紇被小弟黠戛斯打敗,烏介可汗請求內附中原,唐武宗果斷回絕,說,“給你們兩個選擇,要么返回漠北,和黠戛斯決一死戰,要么打散歸降,成為唐朝編戶齊民”。 被拒絕后的烏介可汗惱羞成怒,“我打不贏黠戛斯(自稱李陵后人),還打不贏你大唐啊?”,于是率兵攻打大唐。 唐朝的北部的威脅是最開始是東突厥,后來東突厥被小弟薛延陀取代,薛延陀成為新的威脅,再后來,薛延陀的小弟回紇又取代薛延陀,但是并沒有成為威脅。 應該來說回紇是唐朝的外敵中最老實的一位,所以一直跟大唐相安無事, 而唐朝也投桃報李,兩次真公主出嫁外族和親,都嫁給了回紇可汗。 安史之亂后,唐肅宗李亨為了和太上皇李隆基、以及那些同時起兵的兄弟爭權,急于盡快收復長安、洛陽兩京,確立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因此不惜許以東都洛陽的子女財帛,任由回紇軍搶掠為報酬,請求回紇出兵。 840年,回紇被自己的小弟黠戛斯人打得大敗,可汗藥羅葛闔馺和宰相掘羅勿都被殺,十多萬精銳戰死,王庭遭燒毀,部眾或被殺,或四處逃散,回紇就此滅亡,部族南遷。 841年春,一部分回紇人在嗢沒斯(被殺的可汗藥羅葛闔馺的弟弟)率領下,來到大唐邊境天德城,尋求大唐保護, 天德軍節度使田牟、監軍韋仲平看到回紇人流亡過來,認為這是攻擊的好時機,于是想聯合吐谷渾、沙陀、黨項等部落,趁機攻打回紇殘部,便派使者去請示唐武宗。 朝廷大臣大多表示贊成,只有宰相李德裕竭力反對。 李德裕說,“回紇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有功,如今他們來投降大唐,也是秋毫無犯,我們應予以安撫,即使需要出擊的話,天德軍只有幾千人,兵力不足,一旦交戰失利,城池必然陷落,你們只需要做好防備回紇攻擊的準備就好,” 李德裕又對武宗說,“如果安撫他們,其他的回紇貴族也會來投降大唐的,不如給他們糧食招攬他們吧” 唐武宗采納了李德裕的建議,賜給回紇人糧食二萬斛,不久,嗢沒斯和2000多名回紇貴族被允許投降,他本人被封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和懷化郡王,賜漢名李思忠。 842年秋天,一支回紇殘部擁立新的大汗,即烏介可汗,烏介可汗聽說嗢沒斯得到大唐的救濟,也想來化緣,于是派使者來求見唐武宗, 使者也非常囂張,要求武宗交還叛軍嗢沒斯,并索要糧食、牛羊,被拒絕后又提出借取天德城,作為棲息之所,唐武宗果斷拒絕, 被拒絕后的烏介可汗惱羞成怒,“我打不贏黠戛斯,還打不贏你大唐啊?”,于是率兵攻打大唐,進犯大同、云州等地 李德裕分析了回紇的情況,建議唐武宗出兵征討,唐武宗于是征調許州、蔡州、汴州、滑州等六鎮兵馬,任命劉沔為回紇南面招討使,張仲武為東面招討使,李思忠(即嗢沒斯)為西南面招討使,并命三將在太原會師。 劉沔于是把手下的朔州刺史石雄召來商量對策,對石雄說: “這些胡人本身人面獸心,現在已經被打散了,早就該將他們斬草除根了。但是陛下由于(和親)公主的緣故,投鼠忌器。我們如果偷襲他們的牙帳(王庭,可汗住的地方),他們沒有防備,一定會丟下公主逃跑,我們就可以迎接公主回宮了,然后就可以全殲他們,如果不能成功,我就拼死力戰。” 石雄說:“可以。” 石雄隨即挑選了沙陀、契苾、拓拔等部落的三千胡人騎兵,連夜出發,早上登上振武城城門遠遠的看回紇人,看見有十余輛毛氈帷幕的坐車,侍從的人穿著紅色綠色的衣服, 細作說:“那是公主所住的帳幕。” 石雄悄悄派細作去公主那里,跟公主說:“圣人叫我們來接回公主,等雙方軍隊交手時,我們會派人接你的。” 石雄命人在城墻上挖了個洞,晚上趁著月色偷偷的出城,然后擊鼓大聲呼叫,沖向烏介可汗的牙帳。 烏介可汗頓時嚇尿了,不敢應戰,單人騎馬逃跑,回紇兵也跟著四處逃命,石雄追到殺胡山,斬首萬級(斬首記功,實際殺的遠多于斬首),獲得的馬牛羊不計其數,也把公主迎接回來了。 而盧龍節度使張仲武接到圣旨后,一邊派人增強邊地各城守備,一邊命他的弟弟張仲至、裨將王如清等率軍三萬迎擊敵軍。 盧龍軍一舉擊破回鶻騎兵,斬獲不計其數,收降其部落七千帳,分配到各道安置,“殺戮收擒老小近九萬人”。那頡啜中箭而逃,只身逃走,被烏介可汗所殺。 挾戰勝余威,張仲武又派大將石公緒帶兵到契丹、奚族兩部地盤,把回紇派到契丹奚族地盤的回紇監官八百多人全部殺光,從而恢復了唐王朝對兩個部落的管轄。 回紇派人來假意跟張仲武和談,實際上“欲入五原,掠保塞雜虜”,張仲武從探子口中得知了回紇的陰謀,于是將回紇派來的宣門將軍等四十七人扣留,回紇的計劃無法實施。 張仲武指揮盧龍行營軍及奚族、契丹族、室韋的軍隊, 在歷時數月的征戰中,張仲武與其它兩路兵馬緊密配合,843年二月,石雄大敗回鶻于殺胡山,唐軍大勝。回紇兵被斬首萬人,收降二萬余人,烏介可汗負傷,被迫逃走,歸附曾經的小弟室韋,他的潰散部隊多向盧龍軍投降,被大唐發配到江淮地區。 曾經不可一世的回紇汗國,就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