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風中風以突然昏、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謇語塞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腦血管病范疇。現整理三位老中醫針刺治療中風的經驗,供大家閱讀。(編輯/知返) 【病因病機】多種原因導致臟腑經絡功能失調,陰陽逆亂,氣血不暢,均可發生中風。如體質肥胖,嗜食肥甘,痰濕內生,郁而化熱脾胃虛弱,化生乏源,氣血不足,瘀血阻絡或因房室不節,勞累過度,腎陰不足,肝亢化風,遇憂思、惱怒等致病。 【臨床表現】可分為中臟腑和中經絡,二者以是否有神志障礙而區分,中臟腑表現為昏仆,不省人事等,病情急重。中經絡者神志尚清,表現為肢體或語言障礙,病情較輕緩。 【醫案一】 王某,男,70歲。 【主訴】左側半身活動不利,語言欠清2天。 【現病史】2天前晚飯時與家人生氣,飯后突然昏仆倒地、約2分鐘后蘇醒,隨即出現右側肢體不遂,語言不利,口眼歪斜。送我院急診,診為“右側基底節腦梗塞”,經治療,病情未見明顯變化。納可,夜寐欠安,二便尚調。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 【既往史】高血壓病10年,最高200/110mmHg,平時間斷服用降壓0號。 【查體】神志清楚,不完全運動性失語,左面紋淺,舌左偏,左側肌張力高,左側上下肢肌力Ⅱ°,左上下肢錐體束征(+),BP170/95mmiHg。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滑數。 【辯證】陰虛陽亢、風痰阻竅。 【治法】滋陰潛陽,熄風化痰。 【取穴】四神聰、曲池、合谷、豐隆、三陰交、太沖、太溪、涌泉。 【刺法】四神聰點刺放血,合谷,太沖、豐隆施以瀉法,太溪、三陰交施用補法,余穴以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每日治療1次。 【治療經過】經10次治療,左手能持輕物,行走較有力,語言基本清晰,夜寐安。查體:伊舌稍左偏,左側肌張力高,左側上下肢肌力Ⅳ,BP150/90mmHg。予患肢加用火針,停四神弱放血,其他治法同前。又經10次治療,查體語言流利,肌力V°,BP140/85mmHg,臨床痊愈。 【按語】此篇摘自賀普仁老師針灸治療中風病一節,“賀氏針灸三通法”可應用于中風病的各個階段、現簡單探討其作用機理。中風急性期之實證以氣血上逆、痰火內閉、瘀血阻痹等為表現,危、急、重是其病證特點,根據賀氏針灸三通法理論,必須用局部放血療法以治血調氣,此期應用放血療法目的在于主要針對其病機發揮強通法清熱瀉火、止痛、鎮吐、救急危癥等方面作用。同時配合微通法以暢氣機、行氣血。 【醫案二】 李某,男,40歲 【主訴】右側偏癱、失語2天。 【現病史】患者于2天前行走中突然發病,右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返家后又頻繁發作,始終神志不清,偶有惡心,但無嘔吐,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約幾分鐘至半小時,陣發性右側抽動,隨發作次數增加而間歇性縮短,持續期延長,病情繼續發展至昨日已說話不清、右側肢體完全不能活動入院。 【既往史】高血壓病22年,血壓最高24.0/16.0kPa. 【查體】呼吸24次/分鐘,脈搏84次/分鐘,血壓24.0/16.0kPa,心率80次/分鐘,意識清楚,頸部抵抗未見異常;神經系統檢查:鼻唇溝右側淺,口角右低,發音不清,伸舌不能吐出、偏右;自主運動右側喪失,肌張力右側減弱,肌力右側上下0級,左側上下V級;跟膝試驗未見異常,右側淺感覺減退;雙肱二頭肌陽性,右側更甚;雙肱三頭肌陽性;雙膝腱反射陽性;霍夫曼征左右均未見異常;巴賓斯基征左未見異常,奧本海姆征左右均未見異常。舌質紫,苔黃厚,脈弦數。 【辯證】氣虛血瘀,經絡受阻。 【治法】活血化瘀、祛風開竅。 【取穴】風府、雙側風池、上廉泉,不留針;右肩、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里、懸鐘 【刺法】用平補平瀉法,留針10分鐘。起針后患者右腿即能活動,下地能站立。 【治療經過】針刺3次時,兩人架著能走。針刺10次時,右側上下肢能屈伸,扶持能在屋里走,能說話,手足指能活動,減肩髃、環跳,加右后溪、行間、丘墟,與前穴交替輪換使用。針次第4療程時,語言清楚,上肢能抬舉過頭,能握拳,走路基本正常,血壓18.7/12.0kPa。出院后,又在門診繼續治療兩個療程,治愈停診。 【按語】此篇摘自鄭魁山老師針灸治療腦血管意外一節,鄭老師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病,取穴方法用風府、風池、百會、上廉泉,用平補平瀉法,不留針。十二井穴點刺出血。曲池、合谷、陽陵泉、足三里,用補法,留針10分鐘,以補氣活血、化瘀通絡、熄風開竅。 【醫案三】 趙某,女,65歲 【主訴】左側半身不遂2年。 【現病史】患者于2年前曾患高血壓癥,左側半身不遂。經針灸治療肢體活動恢復。當日下午突然神昏不語,左側肢體麻木不仁。平素情緒急躁,食納,睡眠尚可,大便秘結,小便正常。舌苔(無),脈浮弦。 【辯證】血虧肝熱,虛風內動,發為中風。 【治法】平肝熄風,補益氣血,通經活絡。 【取穴】先刺手十二井出血,再針百會、人中;手足十二針方,留針30分鐘。 【刺法】瀉法。 【治療經過】經針4次,神志清醒,語言逐漸恢復,攙扶能行動,大便已解。繼針百會、人中、手足十二針方4次,肢體活動恢復正常。 【按語】此篇摘自王樂亭老師針灸治療中風病一節,該案證屬血虧肝熱,虛風內動,再次發生中風。治以平肝熄風,補益氣血,通經活絡。由于病情較急,突然神昏,急以平肝息風,醒神開竅,故先刺十二井放血,再針百會,人中醒腦明神,用手足十二針方通經活絡,調氣和血。經治四次,神志已清,諸癥好轉;繼針百會、人中,同時采用手足十二針方,又針治四次,右側肢體活動恢復正常,諸癥消失。 大醫雙合傳承 傳播傳統中醫文化,建造中醫文化平臺! 21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
|
來自: 天地人和00ksak > 《中風癱瘓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