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一、典籍摘要 1、《藥性論》:“主骨中疼痛,風血毒氣,五勞六極,口手不收,上熱下冷悉能主之。” 2、《本草備要》“補腎,治折傷。” 3、《日華子本草》:“治惡瘡,蝕爛肉,殺蟲。” 4、《本草乘雅半偈》:“主破血,止血,補傷折。” 5、《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補傷折。” 6、《本草從新》:“堅腎行血、治折傷。” 7、《本草正》:“療骨中邪毒,風熱疼痛,或外感風濕,以致兩足痿弱疼痛。” 8、《本草撮要》:“功專療閃折筋骨損傷。” 9、《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風鶴膝風攣氣證,泄瀉,淋,遺精,脫肛。” 10、《本草害利》:“主骨碎折傷,去瘀生新,治腎虛泄瀉,耳鳴牙痛。” 11、《本草蒙筌》:“補骨節傷碎,療風血積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 12、《本草求真》:“功專入腎補骨,且能入心破血。是以腎虛耳鳴。久瀉,跌仆損傷骨痛,牙痛血出,無不用此調治。” 13、《本草思辨錄》:“主破血、止血、補傷折。” 14、《本草新編》:“入骨,用之以補接傷碎最神。療風血積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補血藥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議之妙;同補腎藥用之,可以固齒;同失血藥用之,可以填竅,不止祛風接骨獨有奇功也。” 15、《本草易讀》:“專治折傷,最補腎虛。耳鳴牙痛悉療,破血止血。” 16、《本草擇要綱目》:“破血止血,補傷折骨,中毒瓦斯,耳鳴及腎虛久泄.兼療牙疼.” 17、《本經逢原》:“骨傷碎者能療之,故名。主骨中毒瓦斯,風氣,耳鳴,牙疼,骨痛,破血止血,折傷接骨。又治腎虛久瀉,以之為末,入豬腎中煨熟食之。” 18、《得配本草》:“堅腎固齒。治耳鳴久瀉,痿痹折傷,去骨中毒風。” 19、《雷公炮制藥性解》:“主折傷,補骨碎,去毒風疼痛,固齒牙,療蝕瘡,殺諸蟲。” 20、《藥籠小品》:“苦堅腎,溫行血,補傷折,療骨痿,蜜拌蒸曬。” 21、《藥性切用》:“性味苦溫,堅腎活血,為折傷損骨專藥。” 22、《證類本草》:“主破血止血,補傷折。” 23、《馮氏錦囊秘錄》:“骨碎補,補骨節傷碎,療風血積痛,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專入腎經,故治腎泄、骨痿、耳響、牙疼諸骨腎癥。” 24、《醫學入門》:“骨碎補苦溫無毒,破血止血折傷續,勞極骨內血風疼,下虛齒痛耳鳴促。” 30、《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 31、《四川中藥志》:“泄濕,通經。” 32、《中藥大辭典》:“補腎,活血,止血。治腎虛久瀉及腰痛,風濕痹痛,齒痛,耳鳴,跌打閃挫、骨傷,闌尾炎,斑禿,雞眼。” 33、《中華本草》:“補腎強骨;活血止痛。主腎虛腰痛;足膝痿弱;耳聾;牙痛;久泄;遺尿;跌打骨折及斑禿” 34、《本草綱目》:“治耳鳴,及腎虛久泄,牙疼。”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柚皮苷、三萜及酚酸等。 2、作用:本品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提高血鈣和血磷水平,促進骨鈣化和骨質的形成;能改善軟骨細胞功能,推遲骨細胞退行性變,降低骨性關節病的病變率,發病時間推遲,發病程度減輕。此外,尚有抑制鏈霉素耳毒性,以及降脂、抗動脈硬化、抗腎損傷、抗炎、鎮痛等作用。 3、臨床:防治鏈霉素毒性及過敏反應。治療雞眼。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