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如何用四柱構思法高效寫作對聯(lián)

     昵稱29604659 2021-08-26

    初學者寫作對聯(lián),通常會遇到以下四大痛點:第一,無寫作材料,不知如何選取正宗、地道的聯(lián)料入聯(lián);第二,無靈感源泉,不知如何突破從0到1的文字瓶頸;第三,無造境方法,不知如何營造對聯(lián)的意境和畫面;第四,無結構章法,不知如何搭建聯(lián)料之間的關聯(lián)和連結。

    針對以上“四無”痛點,筆者在創(chuàng)作和教學實踐中探索了一種高效的對聯(lián)寫作方法——四柱構思法。

    一、四柱構思法的概念定義

    什么是四柱構思法?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四柱。四柱本是神話傳說中撐持天地的四根支柱。出自晉人張華《博物志》:“地下有四柱,四柱廣十萬里。”后用來比喻起關鍵、支撐作用的四個事物。作為對聯(lián)構思法名稱,四柱比喻起支撐、關鍵作用的四個詞語,一般是名詞,主要是實物名詞。其次要理解什么是構思。構本義即架木造屋。所謂結構、架構、構架,本指建筑過程中支撐、連結承擔重力的梁柱。思就是思考、思維。構思就是謀劃考慮,后用于文藝領域,特指創(chuàng)作者在醞釀作品過程中的思維活動。所謂四柱構思法,就是以四個關鍵詞語(四根承重柱子)為支柱點和連結點,形成一個類似于四邊形的結構框架,維系總體的穩(wěn)定和均衡,搭建部件的關聯(lián)和連結,最終完成建造整個對聯(lián)大廈的高效構思方法。很巧的是,對聯(lián)的別名楹聯(lián),也源于建筑。楹即廳堂前部的柱子。楹聯(lián)常張貼或懸掛于楹柱,故名。理論上說,四柱構思法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對聯(lián)寫作,不過對某些類型的對聯(lián)特別適用。如寫景聯(lián)、五七言短聯(lián)、用典聯(lián)、嵌字聯(lián)、拉人作襯聯(lián)等。還特別適合特殊的聯(lián)語詩鐘,尤其是嵌字格詩鐘。也適用于詩詞,尤其是律詩。

    二、四柱構思法的理論基礎

    四柱構思法雖是筆者首先提出,但它根植于堅實的理論土壤。其理論基礎和來源主要有四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代管理理論、高效學習理論、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是四梁八柱。四梁八柱就是整個建筑靠四根橫梁和八根立柱支撐連結。它也叫框架式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結構,可以最大程度維持整個建筑的穩(wěn)定和均衡。

    二是四柱八字。古代星命家以人的出生年、月、日、時的干支為八字排成四柱,用以推算一生的吉兇禍福運勢。這種理論認為,四柱八字蘊含了個人一生的核心、關鍵信息。

    三是四柱結算。四柱結算法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結算方法,四柱包括舊管、新收、開除、實在等要素。各柱相互銜接,不但可以相互核對,還可總括表現會計核算內容的增減變動和結余情況。這種結算方法抓住了結算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和重要節(jié)點。

    以上三種方法的底層邏輯都是抓住關鍵、抓住重點:主要部位決定總體均衡,部分信息蘊涵整體信息,關鍵要素支撐整體架構。這啟發(fā)我們,對聯(lián)構思也可以從主要部位、部分信息、關鍵要素入手。三種方法成為筆者提出四柱構思法的重要理論來源。

    (二)現代管理理論。

    一是要事優(yōu)先。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認為,高效的管理者總是優(yōu)先處理那些需要優(yōu)先處理的事情,而且在某一時間段內只做這一件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一書提出要事第一,認為一旦確定人生方向,就應該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最先做最重要的事,少做、緩做甚至不做不重要的事。兩位大師都強調做事情要抓根本、抓重點,不能不分主次、平均用力。這與我們常說的要“抓牛鼻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道理相同。

    二是二八定律。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在《戰(zhàn)略預算——管理者的工業(yè)革命》一書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根據這種普遍存在的不平衡的現象,企業(yè)管理者可以用二八定律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三是飛輪效應。這個概念最早由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在《從優(yōu)秀到卓越》一書中提出,并由貝佐斯和亞馬遜發(fā)揚光大。作者用飛輪來打比方,說明一件事情剛開始發(fā)展比較費勁、緩慢,但只要方法正確,持續(xù)推動,就會越來越快速,越來越省力。柏拉圖所云“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國俗語所云“萬事開頭難”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理論給予筆者提出四柱構思法重要啟示。要高效完成一個對聯(lián)作品,可以抓住關鍵和重點,花費主要時間和精力,先完成最重要的部分和文字,不要為不大重要、次要的細枝末節(jié)而分心。記住海明威所云“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開動腦筋,馬上動筆,先寫下第一個字、第一個詞,你就有可能完成第一個分句、第一個版本。四柱構思法的要義,即是把找到最為關鍵的、支撐全聯(lián)的四根柱子作為優(yōu)先和第一要事,排除一切干擾和顧慮,集中精力和思力在四個詞語上,把四根柱子作為最初啟動的四個飛輪,帶動整個飛輪組件由慢到快高速、高效運轉。用80%的時間和精力,完成最重要的全聯(lián)20%的寫作量;用20%的時間和精力,完成不重要的80%的寫作量。

    (三)高效學習方法。

    一是整體性學習。斯科特·揚《如何高效學習》一書提出整體性學習策略,強調在信息和知識之間建立關聯(lián)與拓展。這一策略基于三種主要觀點:結構、模型、高速公路。結構是一系列聯(lián)系緊密的知識,模型是簡化和壓縮的結構,高速公路是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為了便于理解,作者把模型比喻成目錄、種子、地基和框架,并強調模型“是知識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將引伸出全部的知識”。

    二是框架學習法。框架本意為建筑工程中由梁、柱等聯(lián)結而成的結構,常比喻事物的組織、結構。框架本質上就是聯(lián)系,即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就構成了一個整體的框架。框架學習法,就是搭建大概的知識結構進而細化、填充、拓展成為一個完整知識體系的高效學習方法。常用形式有列圖表、打草稿、列提綱、畫草圖等。我們平常寫文章、寫書稿,一般要先搭好框架、列好提綱、編好目錄,這就是框架學習法。秋葉《寫作7堂課》講了高效寫作者的7個習慣,其中第一個框架式寫作,就是框架式學習法。

    三是圖層工作法。采銅先生《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一書,介紹了一種高效的工作方法——圖層工作法。它是一種對不同認知復雜度、認知類型的任務進行分層處理的工作方法。比如用Photoshop畫圖,可以把一幅畫切分成多個圖層,某一時間只專注繪制某一圖層,最后疊加合成。又如小說寫作,作家可以把敘述、描寫和對話三個“圖層”先分別寫好,后組裝成篇。

    以上方法為筆者提出四柱構思法提供重要理論支撐。根據整體性學習策略,如果把一副對聯(lián)視為一個由不同詞語等構件組成的有機整體,那么四個關鍵詞語或曰四根柱子就是模型。用《如何高效學習》中的比喻,四根柱子就是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就是地基,可以建筑參天大廈。根據框架學習法,搭建四根柱子,就是建立詞語與詞語、分句與分句、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之間的聯(lián)系,就是搭建整個對聯(lián)大廈的結構框架,簡單說就是列提綱、畫草圖。根據圖層工作法,可知構成整個對聯(lián)作品的各個構件,其重要性和語言構成是不一樣的。寫對聯(lián)先選定四根柱子,寫好四個詞語,其實就是按照寫作任務的復雜度和類型進行分層處理。要高效完成一個對聯(lián)作品,可以先搭建好模型、框架,建立詞語等對聯(lián)構件之間的關聯(lián)和連結,先寫好最關鍵的、最重要的部分,先寫好最先得到靈感、最有感覺的部分,而不必按照文字排列、讀者閱讀的先后順序,從第一個字、第一個分句寫起。

    (四)文藝創(chuàng)作理論。

    一是靈感思維理論。所謂靈感,是指文藝、科技活動中瞬間產生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突發(fā)思維狀態(tài),源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自“五四”時期引進中國后,靈感理論被文藝界廣泛使用,包括當代詩聯(lián)界。如徐晉如先生在介紹作詩的過程時說:“詩不必像文一樣細密理性,詩是感性的,詩人大多數時候,是先有了一點感興,一點觸動,由此而先得一句或一聯(lián),再擴充成整首詩。”(《怎樣學寫古詩詞之因聯(lián)成詩》)已故聯(lián)壇泰斗馬蕭蕭先生亦云:“在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第一閃念是很重要的,很可貴的,因為它最鮮明,最生動,往往是作品的靈魂所在。”所謂感性、觸動、閃念就是靈感。

    二是對偶對仗理論。劉勰《文心雕龍·麗辭》開篇云:“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支體必雙,是說事物的形體是成雙成對的。事不孤立,是說事物不可能孤獨形成。高下相須,是說文辭成對,前提是前后上下配置適當。文章后面明確提出對偶對仗的兩條要求:第一條是“言對為美,貴在精巧;事對所先,務在允當”,第二條是“理圓事密,聯(lián)璧其章”。為了具體論述,作者列舉了幾種需要避免的弊病,如相對兩方的優(yōu)劣不均、孤立無偶和對偶平庸等。作者不僅提出了對偶對仗的來源,更論述了對偶對仗的要義,即對稱、穩(wěn)當、均衡,同時提醒注意對偶對仗的常見問題,即失當、失衡、失重。后人亦多有論述。如向義《論聯(lián)雜綴》云:“聯(lián)語須出對勻稱,工力悉敵方妙。”林正三《詩學概要》云:“如運用典故或成語,則其中字面、型態(tài)亦須銖兩悉稱方為穩(wěn)當。”張西廂《閑話詩鐘》云:“出比、對比,須湊合天然,銖兩悉稱,若一比堂皇,一比纖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彼此失衡,謂之'跛腳鐘’。”又云:“出比用典,則對比亦須用典。而典故時代,不宜相距過遠。如以三代典故屬對三代典故固佳,即屬對秦漢典故亦可。若兩時代相距過遠,或引用典故之內容彼此失衡,均為小疵。蓋以吳道子之鐘馗與潘雅聲之美人,并懸于書室中,終覺不稱也。”三家均強調工力悉敵、銖兩悉稱,是說上下聯(lián)語力量和重量要大體相當、平衡,不能相距太大,否則導致整體失衡、不稱。

    三是矛盾均衡理論。在《對聯(lián)的本質是矛盾均衡》一文,常江先生認為,對聯(lián)是一種矛盾的藝術,是一種通過展示矛盾、統(tǒng)一矛盾而達到均衡的藝術,其本質特性就是矛盾均衡。文中列出多組矛盾均衡的關系,如對與聯(lián)、上與下、出與對、正與反、寬與嚴、平與仄、多與少、長與短、強與弱、雅與俗、古與今、難與易等等。同時強調,認識到對聯(lián)的本質是均衡具有重要意義,如可以具備一種較高層次的哲學思維方法。

    以上理論給予筆者提出四柱構思法重要啟示。在肯定靈感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四柱構思法認為,靈感不是非理性的、不可捉摸的,也不是偶然突發(fā)、稍縱即逝的,它一直就在紙面,就在眼前,是可以實操落地的。這一方法可以改變作者一味等待靈感來臨或以沒有靈感為借口放棄寫作的被動、消極寫作狀態(tài),激發(fā)作者從一個詞語奠基開始,遵循一定的方法搭建架構,最終實現整個對聯(lián)大廈的竣工。根據傳統(tǒng)對偶對仗理論,筆者在四柱構思法中強調了確保四柱穩(wěn)定均衡的要求,同時提出了避免和糾正四柱失衡、失重的方法。根據矛盾均衡理論,以四根柱子為喻,正是為了強調四柱維系全聯(lián)穩(wěn)定和均衡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醒對聯(lián)作者避免常見的失衡、失重的弊病。

    天下大道,萬殊一轍。以上各種理論和方法相互之間有共通之處。比如,四梁八柱、整體性學習和框架學習法,都主張先搭好框架,在框架基礎上建立關聯(lián)和連結,然后構建整體。圖層工作法和要事優(yōu)先、要事第一理論,都主張先集中精力完成部分工作,避免受到干擾。對偶對仗理論和矛盾均衡理論,都強調對聯(lián)整體的穩(wěn)定和均衡。這是它們可以共同成為四柱構思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的原因。

    三、四柱構思法的流程和方法

    下面介紹四柱構思法的具體實操流程和方法。需要說明,考慮到思維的發(fā)散性、隨機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些流程和方法不可能像流水作業(yè)那樣按部就班進行。為了便于闡述和理解,不得不分而論之。

    (一)操作流程。

    四柱構思法大致流程有三步:第一步,從0生1,選用聯(lián)料;第二步,從1生2,展開聯(lián)想;第三步,從2生4,構建四柱。

    1、從0生1,選用聯(lián)料。

    對聯(lián)寫作的第一步是什么?很多人說是立意,主要是確定主題,所謂意在筆先。筆者認為并非如此。拙見認為,意在言中,不能落實到言的意都是空的,意是言自帶的。所以關鍵不在立什么意,而在用什么言。言從哪里來?從材料中來。任何情境下的對聯(lián)寫作,首先都離不開對聯(lián)材料的選擇。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米就是對聯(lián)的原料,飯就是對聯(lián)的成品。所以,運用四柱構思法,第一步就是突破從0到1的瓶頸,選好整副對聯(lián)的第一個詞。第一個詞從哪里來?主要從對聯(lián)材料中來。借鑒詩料的說法,筆者把對聯(lián)材料稱為聯(lián)料。

    什么是聯(lián)料?顧名思義,聯(lián)料就是寫作對聯(lián)的材料。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聯(lián)料,涵蓋所有有關對聯(lián)題目的材料。狹義的聯(lián)料,僅指能入聯(lián)文的語句,即可供備選的語句,包括最終入選、未能入選以及經過轉化入聯(lián)的語句。這里主要講的是狹義聯(lián)料。

    哪些聯(lián)料是可以入聯(lián)的?從類型來看,主要包括四種聯(lián)料:重要因素聯(lián)料、特定標簽聯(lián)料、特色亮點聯(lián)料、專屬門類聯(lián)料。從功能來看,也主要有四種聯(lián)料:是一聯(lián)之星火、全聯(lián)因之燎原的聯(lián)料,是一聯(lián)之基石、全聯(lián)以之架構的聯(lián)料,是一聯(lián)之鎖鑰、全聯(lián)由之引控的聯(lián)料,是一聯(lián)之眼目、全聯(lián)為之生色的聯(lián)料。如果某一聯(lián)料同時分屬幾種類型,具備幾種功能,那么這個聯(lián)料不僅是地道、正宗的聯(lián)料,而且是以一當十、不可多得的聯(lián)料。提供一個小妙招,如果實在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聯(lián)料,就從題目中找。關于聯(lián)料,筆者另有專論,此從略。

    2、從1生2,展開聯(lián)想。

    選好了全聯(lián)的第一個詞,接下來就要突破第二個詞。這就要運用到聯(lián)想思維。聯(lián)想思維是人們經常用到的思維方法,是一種由一事物的表象、語詞、動作或特征聯(lián)想到它事物的表象、語詞、動作或特征的思維活動。我們常說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舉一反三就是聯(lián)想思維的體現。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哥洛萬斯和斯塔林茨曾經用實驗證明,任何兩個概念詞語都可以經過四五個步驟建立起聯(lián)系的關系。比如木質和足球,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聯(lián)想思維可以使它們之間產生聯(lián)系:木質—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這個理論給筆者對聯(lián)創(chuàng)作和教學很大啟發(fā)。萬物互聯(lián),萬字亦互聯(lián)。對聯(lián)構思的過程,就是一個詞語尋找另一個詞語的過程,一個詞語關聯(lián)另一個詞語的過程。任何一副對聯(lián),無論長短,都可以借由最初的那個詞語,通過聯(lián)想思維,跟其他詞語建立關聯(lián)和連結。對聯(lián)對聯(lián),對中有聯(lián),聯(lián)中有對,對聯(lián)的構思尤其需要聯(lián)想思維的深度參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聯(lián)想,對聯(lián)寫作寸步難行、只字難成。對聯(lián)構思的過程,就是聯(lián)想思維貫穿對聯(lián)寫作始終的過程。在對聯(lián)寫作中,聯(lián)想的對象主要有時、地、人、事、景、物、情、理等重要因素,聯(lián)想的形式主要有相同、相通、相近、相似、相反、相對、相關、相類等等。根據以上聯(lián)想方法,我們很容易由第一個詞產生第二個詞。比如,由媽媽想到母親,這是相同聯(lián)想。由蘆荻想到蜻蜓,這是相近聯(lián)想。由飛花想到夢,這是相似聯(lián)想。由天想到地,這是相對聯(lián)想。需要強調,這種聯(lián)想不是漫無目的、漫無邊際的,要緊密圍繞題目和主題展開。

    3、從2生4,構建四柱。

    由兩個詞發(fā)展到4個詞,聯(lián)想思維繼續(xù)運行,方法與從1生2相同。但此時構思重點應放在兩個方面:第一,搭建四詞亦即四柱的關聯(lián)和連結;第二,維系四詞亦即四柱的穩(wěn)定和均衡。這要求恰當處理四個詞語的組合和配對,確保四根柱子的材質、長度、重量等相同或相當。假設甲、乙、丙、丁四個詞語放置于對應位置,既要照顧到甲與乙、丙與丁之間的兩兩配對,又要照顧到甲與丙、乙與丁之間的兩兩配對,有時還要兼顧甲與丁、乙與丙之間的兼容和協(xié)調。要注意四根柱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恰當處理性狀、時間、空間、邏輯等組合及其關系。如寫人聯(lián)要注意人物的主次關系,說理聯(lián)要注意本體、喻體的虛實關系,寫景聯(lián)要注意意象的空間關系。

    (二)舉例演示。

    下面對四柱構思法的操作流程舉例演示。

    1、單分句對聯(lián)。

    (1)以筆者題柳州古亭山思柳亭對聯(lián)為例。

    此前我們都熟知柳宗元在柳州江邊種柳的事跡。借助材料進一步可知,思柳亭為紀念柳宗元而建造。相傳柳宗元貶官柳州刺史時,為便于體察民情,在古亭山搭建了幾座草亭,以后當地百姓沿用。為紀念柳宗元,現在當地在古亭山建造了思柳亭。

    第一步,從0生1,選用聯(lián)料。

    從材料中,筆者選用了第一根柱子——柳。為什么選柳作為第一個關鍵詞?前面講過,聯(lián)料有四種類型。柳這一聯(lián)料同屬于三種類型。第一,柳是重要因素聯(lián)料,是重要的人物(柳宗元)和事物(柳樹);第二,柳是特定標簽聯(lián)料,柳宗元是柳州文化名人中的頭部、頂流,是柳州一張閃耀的文化名片;第三,柳是特色亮點聯(lián)料,可以作為植物名詞與其他植物名詞形成小類工對。前面我們講過,聯(lián)料可以從題目中找。柳這根柱子就源于題目思柳亭。從功能來看,柳這一聯(lián)料,既是一聯(lián)之星火、全聯(lián)因之燎原,也是一聯(lián)之基石、全聯(lián)以之架構。

    第二步,從1生2,展開聯(lián)想。

    選好了第一根柱子——柳,現在我們要運用聯(lián)想思維,用它生出第二根柱子。根據前面所講的聯(lián)想方法,我們可以選用相近、相關、相類等形式,由柳聯(lián)想到其他名人和植物。當然,正如前面所說,聯(lián)想不是隨意的,要緊密圍繞思柳亭這一題目展開,圍繞歌頌美政這一主題展開。大家可以嘗試在稿紙上寫下三個詞:柳、人、美政,展開聯(lián)想思維,產生第二根柱子。

    事實上,在我們由柳宗元種柳產生聯(lián)想之前,柳宗元本人早就開展過這一思維活動。柳柳州寫過多首種柳詩,其中一首題為《種柳戲題詩》:“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陰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尾聯(lián)柳宗元自嘲自愧,說自己所種柳樹可以讓后人思念,卻沒有召公那樣為人傳頌的政聲。思人樹,出自《詩經》和《左傳》。《詩經》中有《甘棠》一詩,歌頌召公美政。《左傳正義》解釋此詩云:“思其人猶愛其樹,況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后來稱賢者或先人所種之樹為思人樹。召公甘棠是較早關于美政的著名典故。詩中柳宗元運用聯(lián)想思維,通過相近、相關、相類等形式,由自己想到召公,由柳樹想到甘棠樹。由此,我們輕易得到第二根柱子——甘棠。

    第三步,從2生4,構建四柱。

    根據前面提供的方法繼續(xù)展開聯(lián)想。由第二根柱子甘棠,自然生出第三根柱子——召公。同樣,由柳樹生出第四根柱子。考慮到和召公的對應關系,它必須是一個人物。還有誰和柳宗元一樣,因為柳樹而留下美政呢?筆者想到武昌柳、陶公柳的典故,即東晉名將陶侃在武昌(今鄂州)做官時廣植柳樹的事跡,遂確立第四根柱子——陶侃。最終找齊四根柱子:

    柳樹  陶侃 

    甘棠  召公 

    根據平仄、對仗的規(guī)則,經過簡化、組合、填空、調整,檢視關聯(lián)和連結、穩(wěn)定和均衡情況,定稿如下:

    關情陶侃柳,

    遺愛召公棠。

    (2)以筆者2021年一副五言春聯(lián)為例。

    春聯(lián)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回顧過去。在盤點2020年重大新聞時,筆者注意到兩件大事:一是中華民族書寫抗疫英雄史詩,二是我國全面完成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由第一件事,筆者聯(lián)想到抗疫英雄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由第二件事,筆者聯(lián)想到北斗七星。遂同時確定兩根柱子:北斗、南山。這兩根柱子,從類型來看,它們至少屬于兩類聯(lián)料。一是特色標簽聯(lián)料,北斗導航是年度標志性成就,鐘南山是年度標志性人物。二是特色亮點聯(lián)料,北斗對南山,可以形成小類工對。從功能來看,它們是一聯(lián)之眼目、全聯(lián)為之生色的聯(lián)料。第三根柱子來自題目春聯(lián),就是春字,一般春聯(lián)要有春字。春有生機之意,與長壽有關聯(lián),故筆者確定它和南山組合。當然,春也與北斗有關,所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最后一根柱子,由春、北斗展開相近聯(lián)想,共同指向第四根柱子,這就是夜字。最終確定四根柱子:

    北斗  夜

    南山  春

    聯(lián)文定稿如下:

    北斗長明夜,

    南山不老春。

    2、非單分句對聯(lián)。

    (1)以筆者題廣東韶關丹霞山聯(lián)為例。

    第一步,從0生1,選用聯(lián)料。

    在搜集丹霞山材料時,筆者注意到韶石山。傳說舜帝南巡,曾登上此山奏韶樂。韶關即得名于韶石山和舜帝奏韶樂的神話傳說。今天,韶石山是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一部分。因此,從0生1,首先選用舜帝這個聯(lián)料作為第一根柱子。從類型上看,和柳宗元之于柳州一樣,舜帝既是重要因素聯(lián)料,也是特色標簽聯(lián)料。舜帝是韶關得名的源頭性人物,也是帝王級別的韶關文化名人,是韶關一張厚重的文化名片。

    第二步,從1生2,展開聯(lián)想。

    由舜帝展開相近、相關聯(lián)想,筆者找到另外一個神話傳說人物女媧。由丹霞山的顏色“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當地人附會出女媧在此煉石補天的神話傳說,而且丹霞山還有采石處這一景點。遂得到第二根柱子——女媧。

    第三步,從2生4,構建四柱。

    由舜帝和女媧,分別展開聯(lián)想,找到另外兩根柱子:韶樂、彩石。這樣,我們就得到四根柱子:

    舜帝  韶樂

    女媧  彩石

    如何利用這四根柱子撐起整副對聯(lián)?可以采取拆解法。“韶樂”對“彩石”對不上,但可以把它們拆開。這樣,實際又分成六根柱子:

    舜帝  韶  樂

    女媧  彩  石

    有了六根柱子,大大方便了搭建框架。遂將后四根柱子放在前分句,將前兩根柱子放后面:

    韶□□樂,舜帝□□□□□

    彩□□石,女媧□□□□□

    根據對聯(lián)的平仄規(guī)則,又將前四個柱子的位置對換了一下:

    樂□□韶,舜帝□□□□□

    石□□彩,女媧□□□□□

    如何組成分句呢?筆者想到韶樂的別名——九韶。有數字,可以形成對仗上的亮點。九韶可以對什么彩呢?五彩。一組工巧的數字對就產生了。經過多次調試,定稿如下:

    樂奏九韶,傳為舜帝巡山上;

    石生五彩,疑是女媧留嶺南。

    (2)以筆者題濰坊自怡園聯(lián)為例。

    根據材料得知,自怡園初名南松園,系清嘉慶年間濰縣人陳迪耀私家園林。陳曾供職刑部,后還鄉(xiāng)隱退,為一方富戶。由歸隱、富戶展開相類聯(lián)想,想到兩位關聯(lián)人物:陶潛、范蠡。由陶潛想到柳,由柳又想到荷,由范蠡又想到水進而想到荷。它們兩兩組合,前兩者為隱士典型人物,后兩者為園林典型風景。遂確定四根柱子:

    陶潛  范蠡

    煙柳  風荷

    全聯(lián)定稿如下:

    小隱古園林,何異乎三徑陶潛,五湖范蠡;

    大觀新結構,好領取四圍煙柳,十畝風荷。

    3、寫景聯(lián)。

    用四柱法構思寫景聯(lián),四根柱子通常為意象。構思重點應放在營造意境上。如何造境?關鍵要處理好三種關系:一是處理好意象和主題的對應關系,熟悉意象的象征意蘊,根據主題精選意象;二是處理好情感與景物的相融關系,恰當運用借景抒情的各種藝術手法;三是處理好意象在性狀(顏色、形狀、感覺、動靜等)、時間(古今、早晚等)、空間(遠近、高低)、邏輯(主次、總分等)上的組合及其關系。歷代詩人創(chuàng)造了很多意象組合,營造了各種動人的畫面和意境,表達了各種思想感情。比如意象組合——芳草與夕陽、長亭與古道、離歌與濁酒,常見于送別題材詩詞,表達憂愁、思念之情。這些意象組合堪稱黃金搭檔,用流行詞來說就是CP,比如霍建華和胡歌。寫景對聯(lián)也可以借鑒詩歌造境的手法,精心選取四個典型意象作為四根柱子,注意構建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和連結,營造生動、形象、動人的畫面和意境。

    下面以筆者所作寫景聯(lián)為例。泰州南官河風光帶問蒹亭聯(lián)云:

    蘆荻白飛秋水遠,

    蜻蜓紅到夕陽多。

    此聯(lián)精選蘆荻、秋水、蜻蜓、夕陽四個典型意象,描繪了一幅秋江日暮圖,營造了壯美、靜謐、祥和的意境,表達了筆者對南官河美麗風光的喜愛之情。蘆荻、秋水、蜻蜓、夕陽,四根柱子,兩兩組合,相互關聯(lián)。我們來考察這六組組合。蘆荻秋水組合,蘆荻長在水邊,到秋變白,入暮最美,是秋江最典型的美景。蜻蜓夕陽組合,晚霞中的紅蜻蜓,也是黃昏秋江最典型的美景,蜻蜓是近景、小景,夕陽是遠景、大景。蘆荻蜻蜓組合,蘆荻是植物,秋天的蘆荻花是白色,蜻蜓是動物,黃昏最常見是紅色,蜻蜓停留在蘆荻上,有靜態(tài)美,蘆荻花被秋風吹動,搖曳多姿,又有動態(tài)美。秋水夕陽組合,秋水是柔弱的,夕陽是陽剛的,秋水是長形的,夕陽是圓形的。蘆荻夕陽組合,蘆荻是白色,夕陽是紅色,蘆荻變白,夕陽余紅,皆垂垂老矣。秋水蜻蜓組合,秋水是蜻蜓飛翔的舞臺,蜻蜓是秋水生養(yǎng)的孩子。六組組合有大有小,有紅有白,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圓形有長形,構成秋江日暮的典型意象,帶領讀者走進蘇軾評價王維作品所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均衡、和諧、圓融的藝術境界。

    4、寫人聯(lián)。

    用拉人作襯手法寫人物聯(lián),關鍵在兩點:第一,找到相比點,原則上有一個就行;第二,論身份、名氣、地位,所拉人物一般要高于所襯人物,可以對等相當,但不作硬性要求,當然兩者也不能相差太遠,這是確保全聯(lián)大體均衡的需要。前文所舉思柳亭聯(lián)即運用拉人作襯手法,下面再以筆者陶公(陶侃)墓聯(lián)為例。

    通過閱讀聯(lián)料,筆者最先確定兩根柱子:勤、廉。這兩柱也是相比點。寫能臣廉吏,大都可以選用這兩個聯(lián)料作為兩柱。為了更加切題,凸顯“這一個”,將勤、廉替換成惜陰、封鲊。以惜陰、名人展開聯(lián)想,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我們很容易找到一個人物。《晉書·陶侃傳》有云:“(陶侃)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大禹,就是此聯(lián)的第三根柱子。同樣,以廉潔、名人、魚展開聯(lián)想,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我們又可以找到懸魚太守羊續(xù)。事實上,正如前文所講柳宗元由自己種樹想到召公甘棠一樣,由陶侃想到羊續(xù)這種聯(lián)想,前人也做過這個思維體操。如明人陸釴《送范廷儀守廣州》有云:“陶侃功名惟運甓,羊公心事在懸魚。”正好把兩人相提并論。這樣,我們又確立了第四根柱子。四柱如下:

    惜陰(勤)  大禹

    封鲊(廉)  羊續(xù)

    經過調試,聯(lián)文定稿如下:

    惜陰希禹圣,

    封鲊并羊廉。

    5、嵌字聯(lián)。

    嵌字聯(lián)主要有兩難:一是難在自然渾成。大部分人寫的嵌字聯(lián),或多或少都有斧鑿痕跡。更為嚴重的是,強行生硬地嵌入,不管語句是否通順。二是難在切合主題。有的嵌字聯(lián)語句雖然通順,但和題目沒有多大關聯(lián)。如何解決這兩個難題?四柱法是一個利器。如何操作呢?和其他類型的對聯(lián)大致相同。首先,確定兩根柱子及其位置;其次,展開聯(lián)想思維,在兩柱與題目、主題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找到另外兩根柱子;最后,完成全聯(lián)。下面以筆者所寫濟南槐蔭區(qū)大金小學4副七言嵌字聯(lián)為例。

    (1)大學、金光聯(lián)。

    第一步,確定兩根柱子及其位置。圖示如下:

    大□□□□□□

    金□□□□□□

    第二步,展開聯(lián)想思維,在兩柱與題目、主題之間搭建關聯(lián)。

    以大為原點,圍繞小學、基礎、教育等關鍵詞搭建關聯(lián),根據相反聯(lián)想,找到第二根柱子——小,進而補足成兩根柱子:大學、小學。以金為原點,圍繞童年、時光、為學、惜時等關鍵詞搭建關聯(lián),根據相似聯(lián)想,找到第四根柱子——日,化用“一寸光陰一寸金”詩意,進而補足成兩根柱子:金光、日光。四柱圖示如下:

    大學  小學

    金光  日光

    第三步,完成全聯(lián):

    大學原從小學始,

    金光何若日光珍?

    上聯(lián)強調打牢基礎,下聯(lián)強調珍惜時間。與小學、學校、教育、讀書、為學、惜時等題目和主題密切相關,又絲毫沒有嵌字的斧鑿痕跡。

    (2)大圍、金色聯(lián)。

    第一步,確定兩根柱子及其位置。圖示如下:

    大□□□□□□

    金□□□□□□

    第二步,展開聯(lián)想思維,在兩柱與題目、主題之間搭建關聯(lián)。

    由金,根據相似聯(lián)想,圍繞小學、學生等關鍵詞搭建關聯(lián),找到第二根柱子——葵花。由大,根據相近聯(lián)想,小學所在地為槐蔭區(qū),因大槐樹而得名,圍繞立志、成材、升學、功名等關鍵詞搭建關聯(lián),得到第四根柱子——槐樹。最終確定四柱,圖示如下:

    大  槐樹

    金  葵花

    第三步,完成全聯(lián):

    大圍槐樹凌云起,

    金色葵花向日舒。

    上下聯(lián)都是寫立志。上聯(lián)強調志向高遠,下聯(lián)強調志向堅定。當然,還有熱愛、忠誠等主題。

    (3)大海、金刀聯(lián)。

    大海積泉流而闊,

    金刀就礪石則鋒。

    此聯(lián)大致步驟和前兩副一樣,圍繞為學關鍵詞,以《荀子·勸學》中的兩個名句“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金就礪則利”為聯(lián)料。由大聯(lián)想到小流,由金聯(lián)想到礪石,確定四根柱子:大海、泉流、金刀、礪石。然后根據平仄、對仗關系,完成一副用比喻說理的小學對聯(lián)。

    (4)大禹、季生聯(lián)。

    大禹惜陰輕尺璧,

    季生重諾值千金。

    此聯(lián)為魁斗格。從歷史人物中找到突破口,圍繞教育的兩個重要方面——為學和為人展開聯(lián)想。由大,想到大禹,想到禹惜寸陰的典故。由金,想到季布一諾千金典故。最終找到大禹、尺璧、季生、千金四根柱子,完成定稿。

    6、詩鐘。

    詩鐘最常見的格式是嵌字格,亦稱散珠格。嵌字格詩鐘可謂特殊的嵌字聯(lián)。它名目繁多,有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六字格、碎錦格等,每格之下又有細分。嵌字格詩鐘所嵌之字稱為眼字,亦稱題字,眼字組成的詞稱為鐘眼。鐘眼要求嵌得穩(wěn)妥、牢固,其創(chuàng)作要義可以概括為八個字:對整眼字、由眼生意。這與筆者提出的四柱法的原理相通。和嵌字聯(lián)相似,嵌字格詩鐘的基本作法就是以鐘眼為柱子,進而展開聯(lián)想,完成全聯(lián)。作為無須選擇的聯(lián)料,眼字直接入聯(lián)。或者單獨作為關鍵詞,或者與其他詞組合而成關鍵詞(亦即鐘眼),維系全聯(lián)的穩(wěn)定和均衡。所以,二字格的構思方法就是以兩根柱子為基石進而生成四根柱子,四字格的構思方法就是以既定的四根柱子為框架進而完成全聯(lián)。其他字格亦大體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嵌字格詩鐘的鐘眼數量不等,有的剛好有四個,有的沒有或者超過四個。此外,在立意方面,一般嵌字聯(lián)的主題必須緊緊圍繞標題,就是所謂切題,有一個大致限定的空間供作者發(fā)揮;而嵌字格詩鐘其實沒有標題(題字不算嚴格意義的標題),故其主題并沒有限定,可以在嵌字的框架內自由確定主題。

    下面以二字格中一唱鳳頂格、四字格中的雙鉤格為例,談談如何用四柱法構思嵌字格詩鐘。所舉例子出自張西廂《閑話詩鐘》,作者分別為藹士、毅成。

    (1)“人鳥”一唱鳳頂格。

    鳳頂格即將兩題字分嵌于上下比之第一字。題字(眼字)都是實物名詞,正好可以作為起關鍵、支撐作用的柱子:

    人□□□□□□

    鳥□□□□□□

    首先,確定一個主題。人和鳥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我們知道,很多關于鳥的成語典故都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如鷦鷯一枝、鵬程萬里、鴻鵠之志、笨鳥先飛、越鳥巢南枝、在天愿作比翼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等等。因此,我們可以圍繞某個主題,在人和鳥之間建立關聯(lián)和連結。比如我們可以以表現自強不息、追求不懈的精神為主題。由人和自強不息想到《易經》中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從而確定第三根柱子——健。由鳥想到鳥的最顯著特征飛,從而確定第四根柱子——飛。根據平仄規(guī)則,我們可以將二字格的鳳頂格轉換成四字格的雙鉤格。圖示如下:

    人□□□□□健

    鳥□□□□□飛

    之后,在文從字順的基礎上,分別在人與健、鳥與飛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先看下比。如何凸顯鳥兒高飛?可以從前人詩文中找到靈感。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鳥倦飛而知還”,我們可以反用其意,說鳥兒飛到青云之上,盡管非常疲倦依然奮飛不止。遂完成下比:

    鳥到青云倦亦飛

    上比思路同下比。如何凸顯人之健?依然可以從古人那里借詞借意。如陸游《初冬感懷二首·其一》“羸軀得霜健”,我們可以徑用其意,說人雖然身子骨羸弱,但因為還有一腔熱血,依然顯得精神勁健。根據平仄、對仗規(guī)則,復完成上比:

    人憑赤血羸猶健

    最終完成“人鳥”一唱鳳頂格詩鐘如下:

    人憑赤血羸猶健,

    鳥到青云倦亦飛。

    血對云,盡管略寬,但因為赤對青是小類工對,故總體看來對仗工巧。

    (2)“南北高麗”雙鉤格

    雙鉤格即將四個眼字亦即題字,對嵌于上下比首尾。我們以“南北高麗”雙鉤格詩鐘為例。首先確定眼字的具體位置:

    北□□□□□麗

    南□□□□□高

    前面講過,四柱一般為實物名詞。這四個眼字不能作為起關鍵、支撐作用的柱子,但它們可以指引作者找到這四根柱子。這就要發(fā)揮聯(lián)想思維,輔以網絡、案頭及頭腦中的搜索工具。在北和麗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使它們往實物名詞靠攏。由北,可以想到北闕(朝廷、都城),由麗想到麗人,進而在北闕和麗人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從唐人杜甫著名詩作《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中找到長安這個關鍵詞,以此作為第一根柱子。根據平仄規(guī)則,長安一詞的位置及組合關系如下:

    北□長安□□麗

    再尋找第二根柱子。這根柱子是和長安相對的,可見也應是一個專有名詞(地名或人名)。方法和上比相同,在南和高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讓它們往地名或人名靠攏。由南,可以想到南山(南岳、壽域),由高想到高山、秋高、登高,進而在南山和秋高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找到衡岳這個關鍵詞,以此作為第二根柱子。

    根據平仄規(guī)則,衡岳一詞的位置及組合關系如下:

    南□衡岳□□高

    剩下的任務其實就是填空:

    北□長安□□麗

    南□衡岳□□高

    到了這步,重點就是在文從字順基礎上凸顯對仗的亮點,同時體現“有我”。如何體現對仗的亮點?小類工對。從哪里找呢?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里的三月、三日、水邊都可以體現數字、方位詞的小類工對,但根據平仄規(guī)則,只能選擇三月或三日。哪個更能體現春天?肯定是三月。由此,又得到第三根柱子——三月:

    北□長安三月麗

    由三月,又很容易找到第四根柱子。三月是春,根據相對聯(lián)想,很容易想到秋。根據數字對要求,我們又可以想到第四根柱子九秋。至此完成此鐘的大部分文字:

    北□長安三月麗

    南□衡岳九秋高

    如何體現“有我”呢?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寫“我”的動作或活動。在北和長安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指向眼、足等身體動作。從“西北望長安”(辛棄疾《菩薩蠻·其二·書江西造口壁》)、“未解憶長安”(杜甫《月夜》)等句中,可以得到望或憶字。從“遙知兄弟登高處”(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句中,又可以得到登字。最終完成定稿:

    北憶長安三月麗,

    南登衡岳九秋高。

    關于用四柱法構思嵌字格詩鐘,強調兩點。

    第一,在眼字、鐘眼、關鍵詞、柱子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時,第一選擇是從古詩文中尋找靈感和聯(lián)料。古詩文是聯(lián)料的一大來源,在嵌字格詩鐘中最為常見。因此化用、用典等是嵌字格詩鐘極其高頻的手法。這是嵌字格詩鐘的特點所決定的。兩個原本毫無關聯(lián)的眼字被安放于不同位置,如何建立關聯(lián)呢?通常的做法就是考察前人的詩文成句。或借用其詞,或化用其意。以同比的兩個眼字為例。若這兩個眼字同時出現于一個詩文句子,則只需要根據平仄、對仗規(guī)則略作改裝即可。若只有一個眼字出現在一個詩文句子中,則須另找一句,然后在這兩句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相比一般的對聯(lián),這種嵌字聯(lián)語更具挑戰(zhàn)性,更有趣味,這正是嵌字格詩鐘的魅力所在。它不僅考驗記憶能力,尤其考驗聯(lián)想思維能力。如果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那么對聯(lián)就是聯(lián)想思維的體操,而嵌字格詩鐘就是難度、技巧性、趣味性都極高的聯(lián)想思維體操,遠超過飛花令游戲。

    第二,嵌字格詩鐘眼字不一定是關鍵詞,而眼字組成的鐘眼一般是關鍵詞。眼字對仗不工整、不相稱沒關系,只要起關鍵作用的鐘眼對得工整、穩(wěn)當,就能維持詩鐘整體架構的穩(wěn)定和均衡。如“千雪”一唱:“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膚南內太真妃。”“千”是數詞,“雪”是名詞,一般而言是無法相對的。但“千”“眼”組成“千眼”,“雪”“膚”組成“雪膚”,“眼”“膚”形成形體小類工對,對“千”對“膚”的不稱、失衡起到補助、扶正的作用。作者展開聯(lián)想,想到千眼千手的觀世音和“雪膚花貌參差是”(白居易《長恨歌》)的楊貴妃,遂以千眼、雪膚為兩柱,生出另外兩柱觀音佛、楊貴妃。千眼、雪膚、觀音佛、楊貴妃四根柱子,維系了整個詩鐘的穩(wěn)定和均衡。至于“千”對“雪”局部不工整,完全不影響全局的穩(wěn)定和均衡。

    四、四柱構思法的錯誤作法和修改辦法

    在指導和閱讀過程中,筆者自覺不自覺運用四柱構思法來修改和衡量對聯(lián)作品,發(fā)現一些聯(lián)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四柱失衡、失重的問題。主要有四種情況,可以通過修改和調整,達到穩(wěn)定和均衡。下面舉例,若非特別說明,作者均為學員。

    (一)四柱數量不全。即四柱不全,只有一柱,兩柱或三柱。

    如題知音聯(lián)初稿云:

    管鮑之交,胸懷寬廣;

    困難與共,世界清和。

    上聯(lián)用典,寫了兩個人物,管仲和鮑叔牙。下聯(lián)沒有用典,沒有人物。管仲和鮑叔牙,只有這兩根柱子,撐不起來。故筆者提出修改思路,找另外兩根柱子。修改定稿如下:

    流水高山,誰繼鐘俞絕響;

    翻云覆雨,何如管鮑貧交。

    找到兩個人物鐘子期和俞伯牙,與管仲和鮑叔牙兩兩配對。兩組人物,維系了全聯(lián)的均衡。

    又如題衛(wèi)夫人聯(lián)初稿云:

    瑤月生涑水,濯我清神,筆陣銀鉤長爛漫;

    流觴屬蘭亭,遺君秀骨,墨池春草自婆娑。

    此聯(lián)三個分句,總體感覺辭藻華麗,結構松散,找不出四柱所在。為了均衡文質,強化結構,筆者建議用四柱法,確定四個關鍵詞作為四根柱子。通過反復閱讀聯(lián)料,作者從后人對衛(wèi)夫人書法的評語中找到八個字“宛然芳樹,穆若清風”,遂把芳樹和清風作為兩根柱子。又從“隸書尤善,規(guī)矩鐘公”找到第三根柱子鐘繇。規(guī)矩鐘公,意即衛(wèi)夫人師法鐘繇。接著找第四根柱子。由衛(wèi)夫人的老師鐘繇展開聯(lián)想思維,考察師承關系,很容易想到另外一個名家王羲之。王羲之的老師之一就是衛(wèi)夫人,遂確定第四根柱子。作者以四根柱子為框架,修改定稿如下:

    宛然芳樹,穆若清風,筆陣銀鉤窮奧妙;

    度法鐘公,神傳逸少,墨池健骨自縱橫。

    芳樹、清風、鐘繇、王羲之構成四柱,維系了全聯(lián)的穩(wěn)定和均衡。

    (二)四柱關聯(lián)不強。主要表現為四柱之間缺少有機關聯(lián),勉強湊合一起。

    如題南京棲霞山楓林湖水榭聯(lián)初稿云:

    嵐氣半涵吞碧影,

    丹楓群起戰(zhàn)秋聲。

    此聯(lián)的四柱為:嵐氣、碧影,丹楓、秋聲。嵐氣和碧影關聯(lián)性不強,并非常見組合,即使符合實景,亦無美感,沒有感染力。修改辦法是,換掉嵐氣,保留其他三根柱子。當然其他地方也要作相應改動。修改定稿如下:

    白日孤頹沉暮影,

    丹楓群起戰(zhàn)秋聲。

    將嵐氣換成白日,和暮影形成關聯(lián),也與丹楓互對更為工巧。

    再舉一個多次修改的例子。題金熙樓會客室聯(lián)云:

    初稿

    山中鄉(xiāng)月和南曲,

    云畔林泉茗上賓。

    二稿

    入簾花氣縈南曲,

    鄰竹山泉茗上賓。

    三稿

    隔簾花氣縈南曲,

    繞鼎茶煙邀上賓。

    四稿

    隔簾花氣縈南曲,

    繞鼎茶煙留上賓。

    五稿

    隔簾花氣縈南曲,

    出屋茶煙留上賓。

    六稿(定稿)

    隔簾花氣縈南曲,

    浮幾茶煙留上賓。

    此聯(lián)的四根柱子,先后經過多次變換。初稿的四柱為:山、月、云、泉。雖然兩兩有關聯(lián),但關聯(lián)性不是很強,尤其是云和泉,并非常見組合,沒有意境。二稿的四柱是:簾、花、竹、泉。相比初稿換了三根,只留下一根柱子,關聯(lián)性更強。但從對仗工巧角度來看,花、竹相對才更合適。三稿的四柱,將前稿的竹換成鼎,但似過于古雅,不大符合實情。不過用茶煙換掉山泉,與花氣互對更加工巧。四稿只改了一個字,將邀改為留。五稿用出屋換繞鼎,和上聯(lián)的隔簾主要都是寫室外,缺少變化。定稿將四柱定為簾、花、幾、茶,兩兩形成關聯(lián),又有空間、感官等角度的變化,相比前面幾稿,顯得更加穩(wěn)定和均衡,也更切題。

    (三)四柱典型不足。主要表現為意象選擇欠精當,典型性和代表性不足。

    如題某校月泉音樂室聯(lián)初稿云:

    月追方外樂,

    泉伴夢中音。

    為了強行嵌字,作者選定月、泉、樂、音四個意象作為四柱構架全聯(lián),但樂和音意思相近,意象近似重復。建議保留月、泉兩根柱子,將音、樂換成其他更具象的意象,比如琴、松之類,構造出穩(wěn)定、均衡的四柱。

    又如題重陽節(jié)聯(lián)初稿云:

    把酒長吟,醉籬菊清香,茱萸紫艷;

    登高遠眺,喜三秋天碧,萬壑樹紅。

    此聯(lián)后兩個分句,四根柱子為菊花、茱萸,天、樹,其中三根是植物名詞,嚴重失衡。建議將樹換成其他,定稿如下:

    把酒長吟,醉看鬢角紫萸,樽前黃菊;

    登高遠眺,最喜一天云碧,萬疊山紅。

    定稿的四柱為:紫萸、黃菊,云、山,前組是植物,后組是天文地理,兩兩組合配對, 維系全聯(lián)的均衡。

    再看自怡園南大門建筑群聯(lián):

    園林甲濰縣之先,伴絳雪幽香、青筠雅趣;

    珠履遍齊疆以外,游碧荷湖上,綠柳亭前。

    絳雪是天文,青筠、碧荷、綠柳是植物,明顯失衡。

    律詩也存在四柱不夠典型的問題。如《踏青過桃花村小憩》云:

    身居鬧市厭時俗,策步春山趁雨初。

    吹柳情迷童子戲,鞭牛意醉稼耕圖。

    桃溪有幸環(huán)籬落,石徑無心入草廬。

    輕啟柴扉人不見,香茶未冷紫砂壺。

    筆者認為此詩意象欠精當。植物意象有柳、桃、草、茶,而與之相對的動物意象只有牛,嚴重失衡。

    (四)四柱虛實不均。或三柱虛、一柱實,或一柱虛、三柱實。

    如某名家題長沙市白沙古井公園茶藝館聯(lián)云:

    一園月色和茶煮,

    萬古泉聲帶韻流。

    四根柱子似失衡。月、茶、泉三個意象是實物名詞,韻這一意象雖然并非抽象名詞,但感覺輕、空、虛。從感覺角度上看,月是視覺、膚覺,茶是嗅覺、味覺。茶和月體現了感覺變化,但泉和韻都是聽覺,缺少變化。建議將韻化虛為實,將稍嫌虛空的詞換成更有形象的詞,修改如下:

    一園月色和茶煮,

    萬古泉聲漱玉流。

    月、茶,泉、玉,四根柱子體現了整體的均衡。泉,比韻更具象可感。將泉流漱石之聲比喻成擊玉之聲,既有聽覺又有視覺。

    五、問題討論

    下面,討論幾個問題。

    第一,構建對聯(lián)的框架為什么是四柱?能否用二柱、三柱、六柱甚至更多柱子?

    筆者認為,二柱、三柱也行,但并不常見,而且二柱、三柱最終也要形成四柱。六柱甚至更多柱子也行,不過更適用于長聯(lián),而且它也要從四柱基礎上發(fā)展而成。另外,四柱更加符合中華民族崇尚對稱、均衡、平穩(wěn)的文化心理。四字成語是最常見、最穩(wěn)固的成語形式,四言銘文是最端莊、最穩(wěn)重的實用文體。影視劇主角最好是兩男兩女四人。打撲克、麻將,最好是四個人,三缺一總覺得缺失什么。故從適用范圍和文化心理角度,筆者提出四柱,而非二柱、三柱、六柱。

    第二,對聯(lián)寫作要求工力悉敵、銖兩悉稱,和四柱均衡異曲同工。那么,工力悉敵、銖兩悉稱與四柱均衡意味著平均用力嗎?

    筆者認為,工力悉敵、銖兩悉稱與四柱均衡并非平均用力。工力悉敵、銖兩悉稱,只是就總體而言,并非每個字、每個詞、每個分句都要使用相同力量,承擔相同重量。四柱法主張抓住重點,重力放在四個關鍵詞上,由這四個關鍵詞承擔支撐全聯(lián)的重任。只要這四個關鍵詞能夠確保全聯(lián)大體穩(wěn)定和均衡,其他詞語在對仗上略寬亦可,在程度、重量等方面不相稱、不相當亦可。如金安清題三潭印月靜涼軒聯(lián)云:“半塔斜陽頹老衲,一池殘葉戰(zhàn)秋聲。”上聯(lián)寫頹敗氣象,下聯(lián)寫戰(zhàn)斗精神。上聯(lián)輕下聯(lián)重,上聯(lián)弱下聯(lián)強,同樣能夠達到總體均衡。正如書法上橫短下橫長,不但不失衡,反而能夠達到均衡。老衲對秋聲,一實一虛,似乎不穩(wěn)不均,但因為此聯(lián)的四柱是塔、斜陽、池、殘葉,加之“戰(zhàn)”字非常給力,振起全聯(lián)精神,故依然能夠保持大體穩(wěn)定和均衡。

    第三,前人是否提出過類似四柱法的構思方法,是否有聯(lián)作暗合四柱構思法?請舉例。

    前人沒有明確提出四柱構思法,不過有以柱子為比喻的提法,也有不自覺暗合的情況。

    首先我們來看詩歌中的相關論述。

    押韻是詩歌寫作的關鍵之一。明代李東陽《懷麓堂詩話》云:“詩韻貴穩(wěn),韻不穩(wěn)則不成句。”要確保全詩的穩(wěn)定,首先要選好韻部和押韻字,進而寫好押韻句。每個押韻字和押韻句,在結構上都擔當穩(wěn)定全句乃至全局的重大責任。只要有一韻不穩(wěn),就會導致一句不穩(wěn),進而影響全篇不穩(wěn)。為強調押韻之于全詩的重要作用,前代一些詩家把押韻字和押韻句形象比喻成柱石。如南宋戴復古《論詩十絕·其九》云:“作詩不與作文比,以韻成章怕韻虛。押得韻來如砥柱,動移不得見工夫。”元人楊載《詩法家數》云:“押韻穩(wěn)健,則一句有精神,如柱磉欲其堅牢也。”明人李東陽《懷麓堂詩話》云:“律詩起承轉合,不為無法,但不可泥。泥于法而為之,則撐柱對峙,四方八角,無圓活生動之意。然必待法度既定,從容間習之余,或溢而為波,或變而為奇,乃有自然之妙。”清人沈德潛《說詩晬語》云:“詩中韻腳如大廈之有柱石,此處不牢,傾折立見。”民國初年張廷華《學詩初步》云:“詩之有韻,猶柱之有礎。礎不穩(wěn)則柱必傾,韻不穩(wěn)則詩必劣。”以上論述都強調押韻字和押韻句具有關乎全篇穩(wěn)定堅固的基礎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李東陽認為律詩的常法是“撐柱對峙,四方八角”,雖然沒有指明柱石的本體,考慮到此處論及的是律詩,我們可以大致猜測出起撐柱作用的要么是押韻句,要么是對仗句。對聯(lián)不要求押韻,故韻腳柱石理論似乎對對聯(lián)寫作沒有多大指導意義,倒是非常適用于辭賦尤其是律賦寫作。但這個比喻可以啟發(fā)我們思考對聯(lián)中能夠支撐全聯(lián)的支柱是什么、在哪里,從而找到一條高效寫作對聯(lián)的方法。

    我們再來看對聯(lián)中的相關論述。

    金安清題蘇文忠祠聯(lián)云:“一生與宰相無緣,始進時魏公誤抑之,中歲時荊公力扼之,即論免役,溫公亦深厭其言,賢奸雖殊,同悵君門違萬里;到處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詩名,出守日潁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經宦轍便千秋。”《對聯(lián)話》編著者吳恭亨作案語云:“案此特宰相、西湖二個柱義綰合東坡,乃如許簇簇生新,豈非思想之效力耶?”意即蘇文忠祠聯(lián)只是以宰相和西湖兩個詞語為柱子切合蘇東坡,就能夠做到這樣新鮮脫俗,難道不是作者思想之功效嗎?柱義,筆者理解為像柱子一樣起支撐作用的關鍵詞。吳氏認為宰相、西湖就是可以支撐全聯(lián)的兩根柱子。綰合,本意指牽線撮合,引申為聯(lián)結。此處的思想,筆者以為并非指思想內容,即主題,而是指構思、想法。因為像“到處有西湖作伴”這樣的表達,前人早就有過,不見得有多么新穎、超拔。如有“東坡元是西湖長”(宋·楊萬里《惠州豐湖亦名西湖二首·其二》)、“東坡到處皆西湖”(明·張弼《西湖圖》)、“東坡到處有西湖”(清·丘逢甲《西湖吊朝云墓·其一》)的詩句。以宰相、西湖為兩根柱子展開聯(lián)想,可謂構思巧妙,故云“思想之效力”。下面嘗試用四柱法來還原作者構思的大體過程。首先,以人和地為聯(lián)想對象,與蘇東坡搭建起關聯(lián)和連結(“綰合”),確定兩根柱子:宰相、西湖(“柱義”)。其次,繼續(xù)以人和地為聯(lián)想對象,由宰相生出第三根柱子君門,由西湖生出第四根柱子宦轍。之后,以宰相、君門、西湖、宦轍這四柱為基礎和框架,充實血肉,豐富內容,構建起全聯(lián)。此聯(lián)也啟示我們,無論一副對聯(lián)有多長,都可以運用四柱法構思。

    吳恭亨《對聯(lián)話》另收錄田金楠題漁浦書院云:“漁雷澤屠朝歌,人之起賤貧,有為亦若是耳;浦鴛鴦谷龍虎,地與鐘靈秀,斯文不在茲乎。”此為嵌字聯(lián)。如何巧妙嵌入漁浦二字?繼續(xù)嘗試用四柱法還原作者構思的大體過程。首先,確定兩根柱子:漁、浦。其次,展開聯(lián)想思維,由漁想到人事,由浦想到地理,初步確定人、地兩根柱子。然后,想到大舜漁于雷澤,慈利舊時八景有鴛鴦浦。之后在漁、浦、人、地這四個關鍵詞與書院、教書、育人、為學、為人、奮發(fā)作為、鐘靈毓秀等題目和主題之間搭建關聯(lián)和連結,最終完成全聯(lián)。以上兩副對聯(lián),其構思過程大體暗合筆者提出的四柱法。

    第四,能否舉例用四柱構思法寫詩?

    在詩歌中,起支柱全篇作用的,除了押韻字和押韻句之外,還有對仗句。律詩一般是四聯(lián)八句,中間兩聯(lián)一般對仗。每句詩在全詩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中間四句,也就是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是最重要的,是支撐全聯(lián)的重要柱子。只要寫好了中間兩聯(lián),一首律詩成功了一大半。下面以筆者兩首七律為例略談用四柱法寫七律的方法。

    《題路遙》云:

    平凡亦有志凌霄,卓立高峰仰路遙。

    筆似礦機深處掘,思如煙草慢中燒。

    悼紅軒耐十年苦,白玉樓傳九闕招。

    開卷漸流成海淚,合書猶撼拍天潮。

    此詩最先完成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從大量材料中,筆者找到礦機、煙草這兩個典型標簽,作為頷聯(lián)的兩柱;發(fā)揮相似、相類聯(lián)想,找到曹雪芹、李賀這兩個著名人物,作為頸聯(lián)的兩柱。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分別運用比喻和拉人作襯手法。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襯托手法,突出體現了路遙的勤奮刻苦精神。

    《玄武湖懷古》云:

    五洲浮玉水茫茫,人物湖山萃一方。

    臺閣選文尋太子,樓船練武想周郎。

    煙籠碧柳六朝夢,月浸紅蓮萬頃光。

    莫與蓬萊仙境比,蓬萊原不管興亡。

    首先,明確中間兩聯(lián)的分工:頷聯(lián)寫歷史人文,頸聯(lián)寫山水風光。即一寫事,一寫景。選什么事?當然是大事、要事。從歷史人事聯(lián)料中,筆者想到玄武湖兩個典型人事——周瑜操練水軍和昭明太子讀書選文,遂選定文、武這兩柱。從玄武湖詩詞材料中,筆者又想到玄武湖兩種典型景物——柳樹和荷花,一春一夏,一綠一紅。昭明、周郎,柳樹、荷花,四根柱子不僅撐起頷聯(lián)、頸聯(lián),也撐起全詩。

    六、結語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筆者要說:給我四根柱子(關鍵詞),我可以搭起整個對聯(lián)大廈。《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筆者要說: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全聯(lián)。四柱構思法的實踐,拓寬了筆者創(chuàng)作、研究和教學的視野。除四柱法之外,筆者還嘗試運用跨界思維,引入當今盛行的高效學習方法,探索研究了思維導圖法、九宮格法、填空法等對聯(lián)構思方法。今后,這些對聯(lián)寫作高效方法將陸續(xù)推出,敬請聯(lián)友期待,歡迎不吝賜教,以幫助筆者不斷完善,從而為對聯(lián)作者尤其是初學者解決痛點提供更多樣更實操的方案。

    曾小云,曾聯(lián)惠對聯(lián)課堂創(chuàng)始人、講師,第三屆、第四屆中國對聯(lián)甘棠獎優(yōu)秀論文獲得者。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喷水高潮喷水在线观看COM|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免费|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少妇内射高潮福利炮| 国产成人8X人网站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 正在播放国产剧情亂倫| 国产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肥臀浪妇太爽了快点再快点| 三级三级三级A级全黄| 男女xx00上下抽搐动态图| 真实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美女MM131爽爽爽|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卡2卡3卡4卡5| 亚洲综合成人av在线| 饥渴的少妇2中文字幕| 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抽搐高潮喷水流白浆|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 人妻 日韩 欧美 综合 制服| 欧美韩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女上男下激烈啪啪无遮挡| 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孕妇|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米奇| 日日摸夜夜添狠狠添欧美| 嫩草成人AV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鸥美日韩精品久久|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