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采訪稿,是我去年根據采訪海明教練的內容整理而成,今天通過變現學院公眾號這個平臺發出來,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變現學院的創始人海明教練的經歷。通過借鑒他的成長方法,讓自己實現快速成長。 3.7日我看了《書都不會讀還想成功》這本書,里面講到了讀書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通過在100天的時間里閱讀33本書培養閱讀習慣;第二個階段,在一年的時間里閱讀100本與業務相關的書來提升業務能力;第三個階段,在一年的時間里閱讀365本書,來改變自己的思維。其中重點提到,如果要想快速成長,一年時間去采訪10位CEO。 這本書對閱讀的闡述非常精彩與詳細。現在我已開始踐行第一階段100天閱讀33本書的計劃。對于書中提到的采訪10位CEO,由于身邊還沒有認識的CEO,決定從采訪身邊的厲害人開始。 通過鏈接溝通,確定將易效能的蘇海明教練作為我的第一個采訪對象。3.13日上午,對他進行了半小時的采訪,以下是采訪內容全稿。 半小時的采訪,干貨多多,針對采訪提綱,海明教練毫不保留地分享了他的知識與經歷,讓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有效地刻意訓練實現快速長成的。 他的經歷與思維將對每一個看到此文的人有非常大的啟發。以下采訪中的“蘇”表示蘇海明教練,“我”表示我自己。 蘇海明 社群架構師 變現學院創始人 易效能時間管理合伙人/講師/教練 蘇:你的行動力很迅速啊,我看群里面開始接龍,說要集體來采訪我。 我:我這兩天我一直在想采訪牛人計劃,因為我打算做自己的公眾號,我在思考我的公眾號的內容,我就想先把這個牛人采訪先做起來。今天早晨又聽了你在變現學院的分享,覺得這個東西要馬上做起來了。 蘇:之前我也做過采訪。我采訪了易效能白金卡的尖子生,西南知識產權集團的董事長萍姐。萍姐下面有多家公司,我去采訪的時候,她邀請我去她公司給她們做分享,這個關系于是一下子就拉近了。向她請教了很多問題,她給我補了關于知識產權的一課,在此感謝萍姐對后輩的關懷與鼓勵。你會發現,其實這個是你積累高端人脈非常好的一個方法,也是特別好的一個習慣。那你開始你今天的采訪吧。 我:謝謝您,海明教練。您是我采訪的第一個對象。我想問一下你就是你剛開始出來工作的時候,當時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蘇:是做教育培訓。當時是沒有底薪的啊,所以過的非常苦逼。剛開始出來就做培訓這一塊,那個時候特別的難,說了都是一把心酸淚啊。 我:那是很多年前了嗎? 蘇:11年畢業的嘛,你想想你剛出來你什么都不會,什么能力都沒有,你又沒有底薪的話,每天都在生存線上掙扎。 02 從小白快速晉升銷售總監的經歷 我:你是11年畢業的,那太厲害了,我也是11年畢業的,甩我好多條街。那你今天早晨分享的從小白快速晉升銷售總監也是在你第一份工作嗎? 蘇:算來是三份工作了吧。因為這個期間我第一份工作那個時候做的是十大培訓名師之一的課程推廣。 大學期間非常喜歡聽講座嘛,后來去這個面試的時候,總經理問我,你是想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我說一定要成功!總經理又說,一定要成功那你就一定要快速的行動。我說要怎么快速行動我做就行了。他說正好現在老師要來重慶講課,這個門票有一般的也有高級的,你要要買一般的還是買高級的?成功的人都是買高級的。我說買高級的。票價2980,是現場刷卡還是給現金?我說,那就刷卡吧。這樣一下子就被他成交了,我幾個月的生活費都沒了,一下就被套路了。 當時沒有錢于是就去申請當助教,每一次當老師上臺時就去給他做特助,引領上臺呀,站在旁邊鼓掌啊這種,一鼓鼓一天,好在當時還能免費聽課。 那個時候,我們有三個人,經歷都不好,三個人擠一個小房間的一個床。還記得最好的一個畫面就是我們都是橫著睡的,比如那個一個單人床怎么睡嘛,我們就是橫著睡腳底下放一個凳子,頭上放個凳子,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就腰酸背痛那種感覺,我們當時有太多這樣的經歷,就是這樣一路坎坷走過來的。 當時就是特別喜歡學習,一路去學習。后來很多人說成功學沒有用啊,但是我會發現,其實成功學里面它也是有很多方法論的,很多人沒有打通這個方法論的邏輯,沒有把它形成系統,所以感覺沒有用。 那你如何把這個學習,做這種落地化的一種實踐,或者把別人沒有用的學習成果轉化成有結果,這個就是很牛的一種能力了。 如果沒有前面的第一步,我也不會走到現在的第二步、第三步。其實這一切經歷都是財富啊,這個這個觀念也特別重要。 我:關于成功學,我也是這么看的,很多人都覺得成功學是毒雞湯,是不是毒雞湯就看你自己怎么去提煉里面的精華內容。 蘇:對,就看你有沒有去升維,任何信息對你可能都很有利,就看你有沒有去轉化。 我:還是要看自己腦中的思維與認知。 蘇:那個時候我進的一家金融公司,教家庭投資理財,教別人如何零首付買豪宅買豪車,買商鋪寫字樓公寓,家庭資產如何配置。 最開始去了一個營業部,20萬的營業部,人很少,后來因為發展得很快,兩個營業部要合并成一個子公司,子公司就有30多個員工了。 因為合并之后不是要招新的銷售總監、市場總監、客戶總監。我是剛剛進去半個月,我就想去應聘一下,當時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認真做了課件還認真做了準備,其實當時我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在我講課的時候,下面坐了40多個股東。因為子公司要投資200多萬,那個子公司也是眾籌的,就是每個人出10萬20萬,是這樣綜合起來的,這樣的話也比較好做市場。 我當時有一個動作就打動了很多人,我去拿了我很多的學習筆記和工作筆記。因為我從大學出來之后,我在之前的那家成功學機構,最受益的一個習慣就是把每一天的學習都記錄下來,每天的感受都寫下來,然后拿了十幾個本子發給他們,我說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說不出來,但是大家可以看我是做出來的。 這是我出來的一年多的時間積累的東西啊,讀書筆記。很多人就很感動,后來就投我的票。投票我還是沒被選上,在我前面有做建材的,有做服裝的,還有做傳統事業做得很好的人,他們來應聘銷售總監。 但是后來由于他們自己有自己的事業,他們就認為做這個子公司的銷售總監他們不能全心投入,因為他們也是股東嘛,一看我很有沖勁啊,又這么愛學習,那就說可以當我的副總監,讓我當總監,他們當我副手。我這樣就一下子就被推上去做總監了。 我就像剛進一個新公司一樣,30多個員工,都在我前面,資格都比我老,他們不服氣嘛。不服氣怎么辦?那我就拼命的做業績啊,每天坐公交車啊,走路啊,我都拿著名單拿手機發短信。 然后,就想著公司出現什么樣的問題我可以解決。當時公司剛合并沒有系統,我就做了一個系統,我當時熬了一個月來做系統。有一天,50頁的手冊已經做到43頁了,董事長回來打印東西,看到我還在加班。問我在做什么,我就跟他講我做的東西。董事長當時特別感動,眼中都含有眼淚。 他沒想到有人居然跟他一樣操心公司的發展,他說正好有新的項目,需要人去負責整體的集團的架構,他說這個方面的業務就交給你來做,讓我去當總經理,于是把我提拔上去了。有的時候我們能力雖然不是很強,但是別人看重的不是我們能力,而是我們的特質。如果感覺到你的特質很稀缺啊,這個他一定會提拔你的。 我現在特別感謝當時的董事長濤哥的提拔和信任,幫助我成長,教會我很多運營的方法。我的第一家公司是在濤哥的推動下注冊的,我能夠接觸到易效能,也多虧濤哥帶我上課,所以他是我生命中的良師益友和貴人。 我:這件事說來其實是你站在一個更高維度,來思考整個公司的運營,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只是關注自己的事情。 蘇:因為我這個機會很少,所以我特別的珍惜。每次都很用心做,做事就怕用心兩個字。你只要用心就一定做得好。后來我們這個子公司,下面又發展了營業部和子公司,那時候我們開年會都是在會展中心開,有兩三千人那個規模。年度最佳貢獻獎,我們這個區域有三個,我拿了一個,我的銷售總監拿了一個。在35家子公司中,我們做的貢獻就有那么大。 03 如何成為易效能的講師、教練的? 我:這段經歷特別厲害!那你后來進入易效能之后,你是怎么快速地晉升為講師和教練的呢? 他:其實剛進入易效能的時候,它是特別缺講師的。第一批我想應聘的話其實很容易,當時我不想去,因為有自己的事嘛。后來第二次呢,因為他發展很大了,那時候已經幾千萬規模了。我想去應聘講師,那時候又沒有什么業績就被拒絕了。第三次的時候易效能業績都過億了,報名講師就更難了。當時報名的人很多,機構篩選了一批人。 當時開會,就讓這40個人每人三分鐘進行現場的PK,葉老師當時也在。葉老師說就這兩三個小時進行選拔。其它很多人都很優秀,但是有好多人還沒有展示自己時間就到了。還有一些人展示得特別好,讓我學到了很多。 高手論劍觀摩就有收獲,而我是競演選手,對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壓力和興奮。然后我上臺,我就講了一頁PPT,這一頁PPT呢,就是我在樊登讀書會時講了一場有多少人,講了當時成交了多少人,我講了兩分鐘就下來了,其它人都是三分鐘都不夠用啊,我只用了兩分鐘。 別人說你的時間沒用完,我說夠了。我當時就搞了一個差異化。因為這個,葉老師對我的印象就特別的深刻,我就被選上了。所以做事之前你前面要去布局,你要謀局啊,并且你要采取差異化這個策略,我這個講師差異化的策略當時是很成功的。 還有一個就是教練,剛剛開始,我也不知道怎么當教練的。其實只要你想當義工就有機會的,你都可以去申請。當時這個前面幾屆的主教練,我就給他提帶團隊的建議,我說這個教練團隊應該這么做,這么做。當時的總教練就說,既然你這么操心,你要不要來試一下,我說可以啊,我就上來了,就成為主教練了,當時的經歷就是這樣子的。 有些人他們看到了問題,但是他們在那里抱怨,不是主人翁心態。我看到了問題會去反饋,想方案給方法,然后又去嘗試。所以,這也是一個機會。 我:主要還是你的思維的差異化。 蘇:是的,主要是思維的差異化,這一點非常重要。你看我作為易效能的教練與講師,教練這一塊,五大區域主教練,我是一個;講師呢,我的成交率是名列前茅;機構合伙人,我那個時候回歸的時候是四月份,八個月我就做了別人一年的業績,一年就做了全國第三名(總部只統計了我一個名下的業績,其實當時多人名下都是我的業績),去年是全國業績第二。 而且我是做得很輕松,我自己還有其他事情,我也沒有全力以赴去做。有些人會雇助理雇人,這個支出成本就相當大。我用大量的義工來運營,幫助他們成長,所以節省了大部分成本,這其實就是我在變現學院里面分享的零成本思維。這些都說明了思維的重要性。 我:你做業績這么厲害,我想是你做社群這一塊做的特別好。 蘇:易效能的社群,最開始是葉老師帶著我們做百團大戰,當時我沒有參加上,錯過了第一次。但我算是中期社群運營最好的之一,我之前在易效能做過合伙人社群運營的班主任,無私分享給大家如何運營社群。 我們變現學院,有很多合伙人他們都是慕名而來,他說海明,我看到誰發你這個變現學院的招生海報,你也不跟我講呀,他們都是直接轉款就報名了。 我當時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易效能發展的短板在哪里,哪些問題是總部還沒有解決的。總部當時沒有多少員工,就那幾個人,他們也沒有時間來管理,我就研究死群如何激活,如何社群自動化運轉,在自動化運轉上我是比較有成果的,所以業績就做起來了。很感謝總部和一些有經驗的合伙人的分享,還有后面聯盟的思思、琪姐、冬姐的支持。 我:你做社群這塊特別厲害,并且我發現你的社群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社群活躍度特別高。 蘇:你看我在社群里基本都是不怎么冒泡的。都是群里的人自己玩,自動化運轉。 我:我看很多人做社群的,每天都要盯著社群操心。你的社群里面就是每個人都是自愿在里面輸出內容,所以社群用戶的黏度特別的高。 蘇:做社群關鍵是要設置的社群的底層邏輯,就是你做社群是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文化。很多人做社群打造的是牛人文化,就是我自己很牛啊。你要是只讓你自己去綻放的話,你這個社群很快會死掉。 我把社群定位是一個梯子,讓大家爬上來讓大家去綻放去共建,大家都往上面去爬。所以這個定位很重要,你要成就很多人、利他。社群不是我的大家都可以玩,管理員、群主我都可以不去做,大家去做群主管理員都沒問題。 我:你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大家自己來修煉,這一點做得很好,其它很多的社群他不是這樣子。進那個群之后,那個管理員一直在里面講講,其他人的就是沒有什么機會去展示。你的這個社群就是你提供一個平臺之后,讓每個人都能夠鍛煉自己,提升自己,所以每個人的參與度都特別的高。 蘇:是的,你看XMLY的知識大使,我和他們的員工說,可以給我管理員,我來幫你管個群,你看看我怎么管理,怎么樣。如果你感覺不合適請把我踢出來,所以我又混了一個群。 你會發現很多社群管理員他們都不是很擅長運營,管理員也沒有那個時間,只要你想的話你可以變成很多社群的管理員,獲取很多資源。你在社群里面服務,很多人會加你的。很多人認為你是這個機構的這個代表人物。 像我參加的那個何學林老師的社群也是一樣的。很多人加我向我咨詢很多問題,那我不懂的就問老師嘛,把它作為一個橋梁,并且還是這個主辦方在為你做背書。這一點很多人都沒想通,他們一直在群里潛水,潛水。只要你的思維維度和別人稍微不一樣的話,你會發現周圍全是機會。 我:我這兩天參加社群裂變營銷群里面,我也每天就在群里面不斷地做學習筆記分享,然后好多人,真的好多人加我。就像在變現學院里一樣,我在里面不斷地提問,好多人也加我。 蘇:對呀,這就是你的影響力,你未來你要做一個什么好的項目,這些人要是看到了的話,是不是都會轉化成你的客戶,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影響力變現的積累。 04 社群變現百萬的經歷 我:那你之前通過社群變現百萬的一個經歷就是怎么做的?是什么時候做的? 蘇:兩年前,當時有個節點是什么呢?就是當時我只有一個群,我群里人也很少。但是后來做天使班,最多的時候我做了93個。那我怎么從一個群做到93個呢?就是你的人品一定要好! 當時好多人就跟我講,比如說思思,你在線下課一定聽過思思的案例對不對,他就是葉老師前期事業中挺重要的一環,她給葉老師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咨詢和信息,比如易效能用zoom軟件開會,以及在喜馬拉雅上做節目。 當時思思去美國,她買葉老師的網課,買了2萬的網課,葉老師送了她一個群。思思就告訴我說她沒有時間經營,她能不能把群托管給我。然后這個業績五五分,我說沒問題呀,咱們關系這么好。 后來好幾個人都找我,他們的資源都托管給我,我就幫他們帶。剛開始一個天使班,我自己都帶不過來,后來更多的班級就倒逼著我不斷打破自己的能力邊界。因為責任和擔當,所以很感謝當時一起互相取暖的合伙人。當時我成交很多合伙人的學員我都沒有要這個傭金,我都幫他免費推。這樣你的口碑越來越好,越來越多人找你啊,愿意把資源放在你這里,這樣你就越做越大了。 我:最主要的還是你剛開始積累的那種口碑。 蘇:你可以一直積累口碑。比如說我后來又去了一家金融公司。這家金融公司,那個時候我去,前面有三任總經理都跑掉了,做不了。后來我就跟那個老大就講,那我先做員工吧,做半個月,熟悉一下公司的這個整體的文化繼承的東西。到時我提交一份方案給你,如果你覺得合適的話,我再做總經理。 首先我的策略和別人不一樣,別人當總經理直接高高在上,發布命令怎么樣。我說我先做員工,先深入到員工隊伍當中去,半個月之后我拿方案來和你探討,你再看我合不合適。后來我就做了一個策略是什么呢?就是以前他開這個課程都是小場,一場二三十個人。我一下就去弄了200人的大場,成交一場就相當于之前好幾個月了。 后來我又對接了一個人,是我之前剛開始出來工作時在教育培訓機構的那個總經理,他出去外面做事情了,但我一直在維護和他的關系。他又幫我在湖北搞了一個500人的大場。那一場就我一個人的業績,相當于是七八十個員工的總和,奠定了這個基礎之后,我就一下在新的公司立住腳了。 所以說你看,任何一個人他都可能是你的弱連接或者是你的業績增長的一個極。但是很多人都是一出來之后以前的同事像仇人一樣。我從一家公司出來之后,任何地方,同事也好、上司也好,關系都非常的好,傷害我的人和我關系也很好。傷害我的,他也可以幫助我,我也可以幫助到他。后來那個老大過來找我,向我推廣區塊鏈,我就投幾萬支持他,感恩他,就這樣,互相成就。 我:你這一點做得非常好,就是把弱鏈接轉化成強鏈接。現在很多人在交往的時候目的性特別的強。別人對自己沒有價值的時候,就一下子不去鏈接了,如果覺得這個人對自己很有價值,就一直不斷的去鏈接。 蘇:這里面就有一個投人的智慧。你想啊,你身邊像你這么愛學習,你肯定接觸到很多人,他目前還沒有爆炸式增長,那他未來一年三年五年等到爆炸式增長時,如果前面你對他好幫助過他,未來他爆炸式增長的話,一定也是你的一個機會。很多人他沒有用未來的視角來看,就是用一種功利的視角。所以她會失去很多機會。很多人輕視別人,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別人未來的成就可能會比他高很多。 像我之前做金融的時候一個主管,他當時做事很努力很用心,我也很看好他經常和他交流。他當時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去年的話就出來做外匯。一周掙8萬美金,一個月都幾百萬,他后來成立了一個百萬收入俱樂部。 后來和我 聊,看到我的變化,就主動來學習易效能,來了之后就報了白金卡和迪拜的商業效能課。他就跟我講,他說以前海明哥之前幫助過我,海明哥說的這些東西對他都很有幫助,口碑一直很好啊,海明哥做的事情一直沒錯,他就這樣直接來報課了。 我們生命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平白無故地出現,有些人當時可能名不見經傳,或者很普通,但最后這些人可能會成為我們的好兄弟,也可能會成為成就我們的貴人,所以要善待、感恩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緣分。 05 個人成長精進的核武器是什么? 我:在投人這一點真的是特別值得學習。海明教練,我覺得你特別的厲害,就是你成長的速度特別的快,你個人成長以及你個人精進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能不能分享一下? 蘇:成長的快與慢,取決于你自己用什么習慣去迭代。 最開始,出來做銷售的時候很笨也很慢啊。但是我比別人更努力,你比如說打電話,就是賣票,別人賣到6:00多就下班了,我一直打電話到晚上10:00我不走。那個時候我們總經理什么時候下班,我就跟他什么時候下班。因為我想讓他給我開小灶,我想讓他給我復盤。 當時你看我剛開始做銷售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啊,抽時間去讀書,但很多人就那樣消遣我,說我讀這么多書有什么用啊?一個書呆子啊,怎么樣的。因當時知識還轉化不了,而且你看咱們是大學生出來,村里唯一一個重點大學生,你第一年出來沒有工資知道嗎?什么錢都沒有啊,還沒有車費,回家五六百塊錢都沒有。 那你想一想家里人、父老鄉親會怎么看你?就是這種壓力啊!走出來就是第一年沒效果,第二年沒有效果,第三年沒有效果,它不可能一直沒有效果,他一定會爆發的。因為你是符合這種邏輯活動規律的做法,你一直在學習,你一直在精進,你一直在勤奮,你絕對會爆發的。 所以你走過來就會發現后來的成長是越來越快了,因為你前面的這種付出它都沒有白費。因為他都是這種習慣的疊加呀,就是這種思維的疊加。我當時每天都寫工作筆記,你讓我找11年的,12年的,13年的全有。每年都有好幾本,12年13年都很窘迫,還很窮,但是你這個能力早晚會爆發起來。 我:就是前期的積累,復盤,勤奮,是嗎? 蘇:對,你愛學習嘛。我有一次去蹭課,直接被門口的那個老師攔住,他說你一個臭賣保險的來混什么課。當時穿一個白襯衫,皺皺的,沒有熨燙,后來就知道原來形象這么重要。 就是你受傷了,每次受傷害很多人就感覺受委屈了,但我要把它化為動力,因為你自己身份形象不好啊,自己沒有氣質沒有錢了,你就甘愿受這樣的屈辱嗎?你一定要仔細想,你一定要用實力去掙,只有實力才尊重實力。慢慢地你就從這個情境當中就升華出你的成長方法論了,這個是很多人不具備的。好多人受傷了,就很害怕。 06 如何擁有與眾不同的思維? 我:嗯,就是提煉,不斷提煉。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海明教練我發現你的思維這一塊特別厲害,那你是如何擁有這種與別人不同的思維的,你是怎么訓練出這種思維的呢? 蘇:講一個普通的一個點,比如你要寫反省日記,可能很多人只反思三個點。從一件事情當中,我就強迫自己要反思10個點。當你每一次你都能迅速地反思出10個點的時候,總有一些事是別人想不到的。 這個就成為一種能力,剛開始可能你也想不出來,但是你把它訓練成了一種本能,一件事情你一下子就有多元化、多視角、多維度的去考慮,這就是一種思維的升維。 我:多元思考,就在一個點上進行發散,是嗎,然后再挖深? 蘇:嗯,對對。 我;就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之前也是這樣子,在一個點反思的話可能就局限于這個點,并沒有把這個點進行左右橫向聯系發散,前后縱向聯系發散,進行那種多元的發散。 蘇:對,所以接下來你也要從這個里面去形成你自己的成長的方法論。別人三條,我一定要十條。那你這個成長一定是別人的幾倍啊,因為你的要求,你對每一件事情的復盤都不一樣。 07 分享最實戰的個人成長建議 我:我自己對我自己的要求感覺就是太低了一點,所以一直都這樣子,成長比較慢。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海明教練,你可以分享一個你覺得最實戰,最有效,對大家最有幫助的一個個人成長的建議嗎? 蘇:在整個過程當中就是為人處事吧,你一定要感恩,一定要找到榜樣,而且一定要持續的去請教,請教之后呢你要反思,要形成一個閉環的學習系統。 舉個例子,你看很多人他也學了很多課花了很多錢,但是你問他學了什么他都分享不出來。其實他花這么多錢他沒有用的,因為他在學習的這個維度上太低了,他沒有去形成一個閉環系統。 但會學習的人就會發現他的身邊有好多高手啊,這些高手都可以成為他的老師,而且他也能把這些人的東西迅速地復制在自己的身上去做。 其實你看我的社群,最開始的啊,我也是模仿葉老師他怎么來打造教練團隊,我直接復制過來就好了。很多人都在里邊呢,都在局中,但是他們沒有拿來用,我直接拿來用了,效果就不一樣。這些不是我的原創,很多東西也是我在別人的基礎上再去遷移,再去升華,再去改變,這都是一個過程。 08 采訪總結 我:謝謝海明教練今天接受采訪。讓我總結一下今天你分享的內容。關于成長這一塊的話,要不斷地進行多元反思并精進,然后提煉多元思維,還有一個是要感恩。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就是復盤能力特別重要的,尤其是多元化的復盤能力,這是自己成長最快的一個方法。 蘇:你看你采訪十個厲害的人,把他們的什么絕招都學到了,用到你的身上你就比他們還厲害,這肯定是很正常的一個成長的過程。有很多人他沒有去做。很多牛人肯定都有絕招的嘛。那他是怎么走過來的,肯定都是使用了特別好的那種必殺技啊。 我:我之前在變現學院里分享自己的一個想法。我覺得里面有200多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我當時就在群里面提個建議,如果每個人把自己最厲害的一個招術分享出來的話,那我們一下子就可以鏈接他人的200個多個絕招了,復制其它每個人的優點為自己所用,這樣一下子就變得特別厲害了,這樣也可以把我們這個群的價值就是提升的最大。 蘇:對,但是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他能做出來,但是他不會講,不知道提煉。你會發現很多老師也是這樣,他做得很好,但是講不出來。所以你就發現,能幫助別人提煉,能把絕招提煉成可以簡單復制的方法論都是能力。 我:到時候關于變現學院有一些好的想法,再和你分享,和你溝通交流,怎么把變現學院玩得更好。 蘇:好的好的,你將來一定是我們最牛的標桿學員之一,我看好你哦! 我:到時候我還要跟著海明教練好好學習,把自己的思維打造得更厲害。 蘇:我們是亦師亦友,以后我們是朋友維度多一些,你也會成為我的老師。 我:今天采訪了您半個小時了,謝謝您愿意做我的第一個采訪對象,謝謝。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