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評出的我軍十大元帥,無不是功勛顯赫的開國元勛。在建國之后,十大元帥依然在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的領導作用,建國后貢獻最突出的元帥分別是哪三位呢?其中有兩人在55年評銜時的元帥排序并不靠前,我們來了解一下。
國防軍事領域貢獻最大的,非彭老總莫屬。彭總在十大元帥中排名第二。1950年10月彭總臨危受命,成為抗美援朝的志愿軍統帥,并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率軍連續打出五次大規模的運動戰役,穩定住了朝鮮半島的戰線,基本形成了停戰前的最終對峙狀態,保衛了國土安全和國家尊嚴,援朝之戰堪稱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令西方國家不敢覬覦我國。
其實彭老總的偉大之處,還不單純在于高超的軍事指揮水平。抗美援朝前,中國在近代的歷次國戰中都處境艱難,而面對世界頭號強國美國這樣的對手,很多人都信心不足。粟司令、林帥又先后因病無緣指揮大軍,彭老總敢于在危難時刻挑起大梁,體現的是國士擔當。在這一戰后,彭老總享有國內外的盛譽,被稱為“世界級的名將”。就建國后在國防軍事領域的貢獻而言,沒有哪一個元帥能夠和彭老總媲美。
軍工科技領域貢獻最大的,是曾經排名元帥第九位的聶帥。聶帥雖然在元帥當中排名不高,但是建國后的貢獻卻無人不服,超過了大部分的元帥。建國后聶帥一度擔任代總參謀長,負責中樞軍事工作,不久后便調任國防科委,負責軍事科研的領導工作,在兩彈一星及現代化武器裝備的開發建設方面,聶帥的貢獻尤為顯著,推動我國成為了軍事強國。
聶帥非常尊重科學家,為祖國引進了大量人才,并主持制定了正確的軍工科技發展路線,確保中國軍事水平的高速發展。有了完善的軍工科研和生產體系,新中國成為了現代化的軍事強國。聶帥為此投入大量心血,功不可沒。像錢學森、錢三強等尖端科學家,都得到了聶帥的大力支持和保護,確保他們能夠無后顧之憂,為中國的軍工科技發展貢獻力量,大幅度縮小了我國與世界強國之間的差距。
而在治國理政領域,成績最突出的自然是葉帥。葉帥同樣在55年的元帥授銜時排位靠后,排在十大元帥的末位。但是他在歷史上多次力挽狂瀾,建國前和建國后都有過關鍵的表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他曾經保護過受到錯誤批判的粟司令,而七十年代又在保護國家政權方面有著特別突出的貢獻。
葉帥是政治領域的奇才,眼光敏銳,行動果斷正確,已經在多個歷史時期得到印證。在七十年代后期,葉帥把鄧公推向了前臺,大力擁護改革開放的政策。可以說新中國有今天的建設成就,葉帥是最大的幕后英雄之一。人民不會忘記葉帥在建國后的突出貢獻。
由此可見,排在十大元帥第二位的彭老總、第九位的聶帥和第十位的葉帥,在建國后的功勞是有目共睹的。其他幾位元帥有一些去世時間比較早,比如羅帥、賀老總、陳老總,還有的一向比較低調,如劉帥、徐帥和朱老總。就建國后的成就而言,彭總、聶帥和葉帥三位相對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