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黃湯 作者/陳明 射干十三枚(9克)、麻黃四兩(12克)、生姜四兩(12克)、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各9克)、五味子半升(4.5克)、大棗7枚(2枚)、半夏(大者洗)八枚(6克)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煮取三升,分溫三服(現代用法:水煎兩次,溫服)。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六)
本方主治寒飲郁肺之證。外有風寒,內有痰飲,內外相引,搏擊于肺,則咳逆上氣,喉中痰鳴。《素問·臟器法時論》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辛瀉之。”故本方用射干、紫菀、款冬、半夏苦泄以降氣,麻黃、細辛、生姜辛散以發表,五味子酸收以斂肺,且半夏、細辛又可消痰化飲。全方散中有收,開中有合,誠為治寒飲咳喘之良方。 蒲輔周醫案:謝某某,男,年齡8個半月。因感冒咳4周,高熱4天,于1961年4月17日住某醫院。住院檢查摘要:體溫39℃,脈搏104次/分,發育營養中等,兩肺呼吸音粗糙,有散在中小水泡音。血化驗:白細胞總數11500/mm3,中性58%,淋巴41%,單核1%。尿蛋白(++)。咽拭子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試驗(+),少數綠膿桿菌,藥物敏感試驗:對各種抗生素均為陰性,咽拭子病毒分離為Ⅲ型腺病毒,補體結合試驗效價1:32倍。胸透:右上肺有片狀影。臨床診斷:腺病毒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