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021年中報業績亮眼,作為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車賽道的企業,該公司何以能屢屢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未來,比亞迪又將走向何方? 8月27號晚間,比亞迪公布了最新的2021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業績持續增長中,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5成,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15萬輛,同比暴漲1.5倍。作為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車賽道的企業,比亞迪何以能屢屢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未來,比亞迪又將走向何方? 從財報上看,比亞迪上半年營收增長亮眼,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908.8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0.22%,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增300億元。 目前,比亞迪主要從事包含新能源汽車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并積極拓展城市軌道交通業務領域。 具體來看,2021年前6個月,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仍占收入大頭,另外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分部也是公司另一主要的收入來源。 上半年比亞迪手機分部收入約人民幣431.32億元,接近總營業收入一半的水平;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錄得收入約為391.57億元,同比增長22.09%,占總營收比為43.08%。另外,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82.87億元,同比增長72.97%,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9.12%。 財報還披露,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了新突破,上半年累計銷量約15.46萬輛,同比增長154.76%。另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超過16%,較年初增長接近5%,銷量繼續領跑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并穩居全球前列,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最新的7月產銷快報則顯示,今年7月份比亞迪實現銷量50492輛,同比增長234.38%,高于行業平均增速,這顯示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迅猛。從具體車型來看,混合動力車型表現優秀,7月該車型銷量同比增長了463.31%,達到了25061輛。 比亞迪前7個月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了20萬輛(205071輛),同比增長170.62%。 雖然比亞迪上半年收入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大幅增長,但是凈利潤水平卻有些許下降。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4億元,同比下降近3成。比亞迪對此解釋稱,報告期內,因產品結構變化,公司毛利率下滑;同時,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上漲影響,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響。公司毛利率由2020年上半年約18.05%下降至期內約11.13%。 事實也的確如此,就汽車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鎳、鈷等鋰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推高了汽車終端成本,而相應的售價并未大幅提升,這造成毛利率有所下降。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的營業成本同比增近3成,期內毛利率為19.53%,較上一年同期下降4.4個百分點。 (圖表來源:比亞迪2021年中報) 總體來看,比亞迪業績保持穩健增長,受多種因素影響,短期內或給盈利水平帶來沖擊,不過比亞迪仍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布局未來。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為新項目增加了12億元的研發投入,同比增加超過3成。今年年初,比亞迪完成H股增發1.33億股,凈募集資金298億港元(約248億元人民幣),公司表示將持續加大對電動、智能化投入,保持行業技術領先地位。 市場同樣看好比亞迪的未來,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漲幅明顯。截止8月27日收盤,比亞迪港股年內股價累計上漲接近30%;A股期內累計漲幅更是達48.38%,總市值超8200億元人民幣。 就現有業務來看,手機代工和生產為比亞迪貢獻了最主要的收入,不過新能源汽車業務才是比亞迪的未來。在不久的將來,比亞迪或有望成為一家“新能源汽車一站式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包括整車制造、鋰電池(刀片電池技術等)、汽車半導體(IGBT)、三合一電機/電控技術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其地位或相當于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博世”。 以鋰電池為例,2020年3月,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技術,并搭載于集團旗艦車型“漢”。公開資料顯示,刀片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一系列優勢。 車主之家最新數據顯示,搭載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系列推出伊始銷量持續攀升,最高達到月均銷量2.4萬輛以上。截至今年6月份,比亞迪漢系列累積銷量突破12萬輛,目前月均銷量也穩定在8000輛以上。 刀片電池為比亞迪漢系列熱銷立下了汗馬功勞。王傳福在今年4月份的新品發布會上還表示,比亞迪旗下的所有純電動車型全面切換搭載“刀片電池”,相信公司其余車型也將受益于刀片電池的助力。 此前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基本以自供為主,自2020年開始刀片電池開始持續突破外供。 目前國內市場已配套長安、小康、北汽等車企,2021年比亞迪動力電池配套福特野馬以及紅旗則是該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重大突破。 比亞迪動力電池擁有極大的優勢,未來不排除供應福特、奔馳、特斯拉等全球知名車企,公司動力電池外供規模有望持續增加,從而進一步強化公司動力電池市場競爭力。 此外,比亞迪并未停止前進探索的步伐。在今年4月份,比亞迪還推出了全新純電平臺e平臺3.0,該平臺車型相比同級別車型百公里電耗-10%,冬季續航+10%,最大綜合續航最高可超1000km。 除了動力電池,比亞迪汽車芯片業務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據了解,自2004年開始,比亞迪就開始布局半導體業務。比亞迪半導體業務包括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IC、智能傳感器、光電半導體、制造與服務五大類,其中功率半導體是第一大主營業務,采用IDM模式,國內市場份額領先,部分產品性能優于國際主流廠商。2018-2020年,比亞迪半導體總營收分別為13.4億元、11億元和14.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6.4%、29.8%和27.9%。 比亞迪半導體作為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領導廠商,在技術積累、人才儲備及產品市場應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先發優勢,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海外廠商在技術上的壟斷。比亞迪半導體目前正尋求分拆上市,若成功登錄深交所創業板將助力汽車芯片業務邁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綜合來看,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優勢突出。展望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望繼續增長,比亞迪等強勢汽車品牌將迎發展機遇。 艾瑞咨詢報告預測,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30萬輛,屆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在2000萬左右。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逐步從培育期邁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也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目前,國內正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技術強、產業強、設施強引領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進程。得益于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深度參與,比亞迪長期優勢明顯,未來成長可期。 |
|
來自: 昵稱Re5Ravba > 《待分類》